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百姓听一方戏。二人转作为有着三百余年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无可比拟的巨大影响力与感染力。二人转经典剧目众多,题材多数来自于古代戏剧作品或民间传说等,描写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才子佳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近日在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吉林省民间艺术团承办的“乐在吉林,转动吉祥”综艺演出中,再次将二人转经典剧目搬上戏剧舞台,让更多的观众体会到经典剧目的艺术魅力。其中《代代传唱大西厢》这一节目,将经典剧目予以重新编排,选取了二人转传统剧目《大西厢》中《莺莺观花》《红娘下书》等几个家喻户晓的唱段,在吉林省民间艺术团的六位优秀演员的精彩表演下,实现了旧调新唱,收获了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让观众深刻体会到二人转这一古老艺术所焕发的恒久生命力。
《大西厢》是东北二人转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剧目之一,又名《西厢》。主要讲述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丫鬟红娘的帮助下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全剧分为《张生游寺》《莺莺观花》《莺莺听琴》《莺莺写书》《红娘下书》《西厢观画》《拷打红娘》等七折演叙(有的也分六折或五折)。亦可分唱,亦可连演,每折均是成章成篇。《大西厢》的故事源头,要追溯到唐代元稹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作的—篇集叙事、议论、诗歌于一体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莺莺传》问世之后,以其为题材编写的演唱作品陆续出现。金代董解元创作出5万多字的长篇说唱文学《西厢记诸宫调》。直至元代,戏剧家王实甫又以董本为底本创作出元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今称《西厢记》,又叫《王西厢》。明代杂剧家贾仲明在《录鬼簿》(凌波仙 )吊曲称:“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由此可见《西厢记》深受广大市民阶层和无数后世读者的喜爱。
二人转《西厢观花·听琴》
表演:韩子平 郑淑云
二人转《西厢写书·观画》
当这部经典之作历经岁月更迭、跨越千山万水,唱响在辽阔的东北大地时,其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美学内涵也在极富地域色彩的“关东文化”的整合下,进行着变异、重构与再创造。《大西厢》作为二人转当之无愧的“四梁八柱”之一,可谓是元杂剧《西厢记》这一经典作品本土化再创造的成功典范,它力求淡化故事背景与精简情节,通过弱化礼教与反礼教这两种力量之间的冲突,使崔、张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与性格冲突更加鲜明立体,从而达到以简驭繁的美学效果;并且一改其他版本崔莺莺含蓄、矜持的性格特点,创造性地赋予其直白、泼辣等极具地域特色的“东北式”性格,以此投射出敢爱敢恨、积极争取的东北女性形象,寄托了东北人民对爱情的美好期许;此外,化典雅秾丽的庙堂诗句为俚俗素朴的民间诗剧,语言风格轻松幽默,多用调侃打趣的歇后语、俏皮话等东北方言,来褪去原作高雅的外衣,用通俗演绎经典。传统剧目《大西厢》能够传承至今,靠的就是其丰富的内蕴与朴素的哲理,因此有人说,三千六百句大西厢,有人读的是工整对仗,有人听的是流水唱腔,有人探的是花园私会窃玉偷香,也有人看的是春秋大义道德文章。
二人转《大西厢》
二人转《大西厢》
《大西厢》在当代二人转的传承与发展中仍旧处于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无论是街头卖唱亦或是赛事演出,随处可听到《大西厢》熟悉的旋律与唱词,这些都在向世人彰显着《大西厢》这一经典剧目所具有的时代价值与艺术魅力。“探古寻新意,古道新思量”,二人转的发展与传承任重而道远,因此更亟需文艺工作者大力挖掘、整理与改编传统剧目,不让优秀传统剧目这粒“真金”埋没在时间的“沙砾”中,使经典剧目成为宣扬吉林地域文化与民风民俗的鲜活“名片”。
参考文献:
苏景春.二人转传统剧目流变考证[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
李大博.从《西厢记》到二人转《大西厢》的审美变异[J].戏剧文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