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长春”都知道
在老机车厂的厂区里
孤零零地矗立着一座红色的建筑
已不知多少年头
附近的居民
给这座建筑起了个亲切的名字
“大红楼”
寒来暑往,岁月更迭
很多人已经不知道这座“大红楼”
曾创造过这座城市的许多个“第一”
曾经历过一段多么跌宕起伏的岁月
……
1898年
为了攫取东北富饶的资源
沙俄开始在中国境内修建中东铁路
在长春的北部
随着“宽城子站”的修建
这座城市也随之踏上近代化的轨道
1903年
伴随着这条铁路的全线通车
大量的中外移民也聚集在这里
塞尔维亚裔的沙俄工程师苏伯金
就是其中之一
这名工程师
发现了一个重大的商机
当时的长春,盛产小麦
而中东铁路沿线的沙俄侨民
对于面粉有着巨大的需求
于是,他从德国引进了相关机械
在宽城子站西北方向300米左右的地方
建立起了“亚乔辛制粉厂”
而厂址,就是今天的这座“大红楼”
在此前
中国的面粉加工
都是以人力或畜力驱动磨盘的
而这座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工厂
一经落成
便在长春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人们把装备了这种机器的工厂
称之为“火磨”
这座工厂是一栋四层建筑
带有一座地下室
建筑采用红砖修筑
顶部采用红砖垒砌的方式
构筑了独特的造型
这座建筑的诞生
创造了长春的一系列纪录:
第一座近代工业建筑
第一座框架结构建筑
第一座拥有电梯的建筑
第一座拥有地下室的建筑
当时层数最高的现代建筑
……
这座工厂的建设
使得面粉加工的效率大大提高
日产面粉800袋
满足了长春境域一带对粮食消费的需求
不过,这座工厂刚刚落成不久
1904年
日俄战争便全面爆发
亚乔辛制粉厂被迫停工
苏伯金逃往哈尔滨避难
并把工厂委托给生意伙伴王荆山照管
日俄战争结束后
工厂重新开工
为了报答“护厂之恩”
苏伯金把面粉委托王荆山包销
王荆山开设了一座“裕昌源”米面店
专门销售亚乔辛面粉
几年下来,获利颇丰
王荆山 资料图片
1914年
奥匈帝国大举入侵塞尔维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急于回国的苏伯金
将制粉厂低价出兑给了王荆山
接手这一工厂之后
王荆山将其改名为“裕昌源火磨”
战争期间
为了满足军事需要
沙俄在中国东北大量收购面粉
裕昌源火磨的收入也节节攀升
当时的报纸
更将其称为“亚洲第一火磨”
在获取了“第一桶金”之后
王荆山趁机扩大规模
将“裕昌源火磨”扩建为
拥有15台机器加工设备的现代化大工厂
成为长春近代第一家
拥有现代化设备的民族工商业企业
到了1917年
“裕昌源火磨”已经建立起了多处工厂
每昼夜可磨小麦4.5万公斤
每天可以生产面粉1.5万包
产品远销海外
不过
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王荆山丧失了民族气节
投身于侵略者的麾下
1945年
随着日本投降、伪满垮台
名噪一时的“裕昌源火磨”
也由繁荣走向了衰败
逐渐消失在了浩瀚的历史中
新中国成立之后
这片一穷二白的国土之上
百废待兴、百业待举
在那个时代
东北地区的铁路机车总量占全国一半以上
但是检修工厂却非常稀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
要在东北建设一个机车修理工厂
经过考察与论证
铁道部长春机车工厂
就此诞生
包括“大红楼”在内
昔日中东铁路宽城子站周边的大片土地
都被划归为机车工厂的厂区
此后的几十年里
这座坚固的建筑
俯瞰着一辆辆机车在身旁接受维修
各种机车诞生在脚下的厂区中
更见证了脚下这片厂区
从最初的铁道部长春机车工厂
发展成为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遗憾的是
由于生产结构的调整、厂房建设的需要
这座建筑曾被部分拆除
只留下半部残躯
依旧顽强地矗立在这片土地上
幸运的是
这座阅尽风雨的建筑与周边的历史遗存
已经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
2009年
亚乔辛制粉厂旧址
被列为长春市第八批市级保护文物
2021年
伴随着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启动
“大红楼”和周边的历史建筑、工业建筑
也将迎来新的历史使命
根据规划
中车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项目
将探索长春历史文化街区
活态保护、永续利用的新模式
时至今日
在周围拔地而起的楼群环绕之间
它的身影已经不再巍峨
但它仍将矗立在近代长春的发展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