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东北孩子都会有这样的童年记忆,那就是每每回忆起农历春节,除了喷香的年夜饭、热腾腾的炕头、辞旧迎新的爆竹声和雪打灯笼的沙沙声之外,往往还有做为背景音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二人转小帽《小拜年》——“正月里来是新年呀,大年初一头一天啊,家家户户团圆会呀,少的给老的拜年呀……”。这首曲子在东北毫不夸张地说已经到了人人能哼唱几句的程度,从初一到十五,黑土地上的场院地头、街头巷尾、广播电视、剧场戏台,都会听到这首经典的二人转小帽。有一种说法:二人转流传最广的有“一大一小”,大的是《大西厢》,小的就是《小拜年》。
小帽《小拜年》不是长篇大戏,它小,仅有二三十句、三四百字,却有着浓郁的东北地域特色:欢乐、喜气、有情有趣,表现了小两口过年回娘家的情景,它作为“小帽”这个二人转艺术独特形态中的经典曲目,有着非常典型的代表意义。
二人转“小帽”是唱正戏前加演的载歌载舞的小曲小调。老艺人们常说“小帽小帽,唱戏的白搭,听戏的外捞”,在最早的演出活动中,艺人们有时会在每个正戏开始前来这么一段,称作“小帽”。它是“头行”,是“开门通”也是“开场炮”,起到定调溜嗓、调动气氛、准备演出的作用。它起源于东北秧歌的秧歌帽和河北莲花落的合书,大量使用、借鉴来自田间地头的俗词俚曲、民歌小调,形式上短小精悍、诙谐幽默、火辣直白、别具一格,是地道的黑土地的味道。“小帽别小瞧,处处用得着”,经典的小帽曲目演出率极高,无论角大角小,都有那么几个拿手的曲目,老乡们也喜欢这种短小的易学易唱的曲子,传播范围也相当广。比如和《小拜年》风格类似的《茉莉花》《小看戏》《放风筝》,还有给正戏铺垫的《啰嗦五更》《张生游寺》《游西湖》,也有《大烟叹》《小看牌》这样的说教警世的曲目。
小帽《小拜年》普遍认为源自辽宁营口的民间小调,后被二人转演员传唱,和部分二人转小帽一样,因为演出的随意性和传播的宽泛性,其流变几乎不可考证。而与之对照的是同名二人转正戏《小拜年》——它从最早的20世纪初梨树县“齐家蔓”老艺人双菊花版本(最初叫《小两口串门》)到20世纪80年代大火的吉林省民间艺术团版本(取名《夫妻串门》),整体传承清晰有序。两个曲目一个是小帽一个是正戏,一个小一个大,虽然都讲的是小两口到丈人家串门的故事,却因为篇幅不同、体例不同,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演剧形式以及传播、传承形态。两相比较,小帽《小拜年》却并没有因为它的“小”而在艺术特征和文化价值上稍显逊色。
1957年史连元、李世兰演出《小拜年》
从小帽《小拜年》的艺术特征来看,它的唱词非常生活化且紧凑欢快,拜年的小两口、笑哈哈的丈母娘,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一派十足的东北味,并且通过重复性衬词的应用,增强了旋律的流畅性。为了体现作品的欢乐气氛,小帽《小拜年》大量借鉴东北民歌小调的音乐特征,它以十六分、八分音符相连缀的节奏型贯穿全曲,来突出东北风格,绘制出一幅具有中国东北传统特色的“春节拜年图”。而且现场演出中两个演员边舞边唱,还有时会根据演出时间、地点,穿插应景的说口,表现了东北二人转特有的诙谐幽默和自在洒脱的艺术风格。
文化价值本质上是一种两两对应的关系,它需要能够满足文化需要的客体和具有文化需求的主体,只有主体产生了需求并占有客体时,才会产生文化价值。作为客体的小帽《小拜年》有着浓郁的东北地域艺术特色,是二人转小帽歌、舞、乐三者高度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完美代表,所以它成了作为接受主体的东北老乡的心头好,历经百多年的演变成为东北年文化的代言曲目,使小帽《小拜年》产生了深厚的文化价值,也因为这种文化价值,让《小拜年》又有着广泛的传播空间和传承长度。这种人人竞相传唱的喜爱,好像东北老乡对好年景的期盼和欢喜,年年唱年年新。
参考文献:
1.苏景春.锤炼百年的《小拜年》——二人转传统剧目流变考证[J].戏剧文学,2011(01):86-89.
2.苏景春.二人转传统剧目流变考证[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
3.乔建中.小拜年(名家说民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1-26.
作者|李松松
来源|吉林省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