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常见又特殊的建筑物
作为城市供水曾经必不可少的一环
它曾经占据各个城市、乡镇
最为显眼的位置
却又随着时代的发展
一座又一座地废弃、倒塌
仅留下少数的幸存者
成为一个时代的纪念碑
在长春的西广场
就有两座“姊妹塔”
幸运地穿越漫长岁月
留存至今
罗浩/摄
1901年
长春的第一座火车站:宽城子站
建起了这座城市的第一座水塔
作为这座车站的附属设施
这座水塔的规模并不大
仅有10米高
不过,这座并不起眼的水塔
却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此后的几年里
一座座水塔开始在这座城市拔地而起
长春的西广场
则更是格外“阔绰”
因为,先后有两座别具特色的水塔
矗立在这个区域
在此后的漫长时间里
成为这座广场的“名片”
从前,长春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
“宽马路、四排树、圆广场、小别墅”
西广场
就是这样一个“圆广场”
日俄战争结束后
日本以胜利者的身份
获取了中东铁路南支线上
宽城子站以南的铁路及附属权益
日本控制的满铁
开始修筑长春火车站、规划周边区域
依照规划
一条笔直的大街正对车站,向南延伸
成为城市主轴
(也就是今天的人民大街)
长春早期城区规划图 资料图片
城市主轴路线两侧
则以两座圆形的广场为基准
发散出多条道路
连接起成片街区
分别作为商业中心与生活中心
长春市西广场
就是当时规划的居住、生活中心
长春站前老城区,依旧保存着百年之前的框架
这座广场连接着四条道路、七个出口
周边分布着学校、住宅等区域
是一座“中点交会式”街心广场
更是当时长春重要的交通节点
1912年
为了满足长春火车站
以及周边“满铁”附属地的用水问题
长春城区的第二座水塔
在西广场开始了建造
1914年的西广场水塔 资料图片
1914年
“西广场水塔”正式竣工
成为当时长春城区
最高、最大的一座水塔
水塔矗立在地势较高的广场中心
高30米、容积300立方米
由于周围的城区还未开始全面开发
大片的荒地
让这座水塔显得格外高大
上方由水泥浇筑
下部由钢板支撑
没有过多的造型修饰
让这座建筑显得硬朗而粗犷
西广场水塔旧照 资料图片
西广场水塔的建成
标志着长春城市使用自来水的开端
不过,它的受益者却非常有限
当时长春市的人口为12万余人
但能够使用自来水的,仅有2.6万人
且大多集中在日本“满铁”的居住区域中
为了取水
满铁在今天台北大街、九台路交会处附近
打下了三眼浅水井
井水通过地下供水管道
运输至西广场
通过水泵把水储存在水塔之中
再由水塔向周边区域供水
水塔构造图 资料图片
不过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
这座水塔很快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西广场周边区域
开始不时出现断水现象
1933年
在西广场水塔不远处
一座新的水塔开始了建设
由于靠近“敷岛通”(今汉口大街)
这座水塔便被人们叫做“敷岛通”水塔
1934年的敷岛通水塔 资料图片
这座水塔的落成
刷新了“姐姐”保持的各种纪录:
38.15米的总高
比“姐姐”高出两层楼还要高
1000立方米的容积
几乎是“姐姐”的三倍多
相较于西广场水塔的粗狂简洁
敷岛通水塔则显得细腻了许多
通过精心设置的造型
让这座更加庞大的水塔
丝毫不显得笨重
不过
这些高大的水塔之下
是长春城区呈现的严重“分裂”
供水区域集中于日本人群居的区域
而大多数中国人
只能远远望着这些高大的水塔
依旧从井中打水
至1943年
长春城市人口之中
日本居民用水普及率高达95%
而中国人用水普及率仅为29%
从1901年
宽城子站建起第一座水塔开始
直至20世纪40年代
长春这座城市的城区
一共建起了七座水塔
中国百姓们把这些建筑
罗浩/摄
这些水塔终于回到人民的手中
西广场的这两座水塔
被划归铁路系统使用
为蒸汽机车段和周边住宅供水
在漫长的岁月中
这对“姊妹塔”
成为周边居民记忆之中
不可磨灭的一个符号
曾在长春生活多年的作家萧军
曾在自己的小说中
这样描述当时的长春
超过那灰色的高峻的围墙
可以望到远方日本租界一些比较高耸的建筑物
长长短短粗粗细细的烟囱
三脚古炉形的白色的水塔
再就是那没有什么变化铅色的远天
考虑到萧军在长春居住的年代
以及文中提到的水塔外形
小说中的水塔“原型”
很有可能就是西广场水塔
20世纪80年代,西广场水塔与有轨电车 资料图片
它们的身影
也刻在小学生的脑海中
出版于20世纪90年代的一本作文集中
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
曾在作文中描写了这样的情节——
老爷爷指着前面的水塔说
“那不是西广场的大水楼子吗?”
接着又惊异起来,自言自语地说:
“怎么水楼子也变小了?”
我连忙说:
“老爷爷,水塔还是那么大,
可周围都是六七层的大高楼,
它就显得矮小了。”
不知有多少老人
曾把这些水塔作为识别方向的标识
也不知有多少孩子
曾把这些水塔写进自己的作文之中
1982年的西广场水塔 资料图片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
水塔们的命运
也迎来了转折
毕竟,这些传统的水塔
通常只能为十层以下的楼房供水
伴随着建筑越建越高
楼房开始普遍在楼顶安置水箱供水
盛行一时的水塔
逐渐被更为先进的储水模式所取代
自然而然地
水塔开始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2000年
随着永春路水塔被拆除
长春城区近代史上建起的七座水塔
只剩下了三座
围绕西广场姊妹水塔的命运
也曾有过保存或拆除的争论
幸运的是,在世纪之初
它们被列为长春市文物保护单位
从此走向了生命中崭新的一页
罗浩/摄
近年来
作为长春的标识
西广场的水塔
也屡屡出现在热映的影视作品中
出现在外地游客精心规划的路线里
影片《末路狂花钱》中的西广场水塔
面向未来
西广场上姊妹水塔的故事
还将继续书写下去
昔日,它们所承载的
是洁净而甘冽的净水
现在,它们所承载的
是厚重而绵长的记忆
姊妹水塔及周边的建筑群
参考资料:
《长春市志·城市供水志》《长春近代建筑》《长春市供水事业发展历程展·掌上展览》等
作者|郭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