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国||文促会深秋稷山行

文摘   2024-10-18 06:55   山西  

河东人讲河东轶闻丨运城人听运城故事

冯建国

文促会

深秋稷山行

今年运城秋天很美,虽已深秋,却无寒意。而稷山更美,蓝天白云,秋高气爽,给人不尽的愉悦。近日与运城中华文化促进会几位同仁一起,随同安雅文主席赴稷山调研农耕文明,归来后想用一个“美”字来表达这次的收获。稷山的美,不仅在于她的名字,更在于她的内涵。稷山亦叫稷王山、稷神山,因华夏农耕始祖后稷而名,是一座有文化的山,一座有故事的山,一座孕育了农耕文明的摇篮山。而以她命名的稷山县,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文资源,繁多的名胜古迹以及诱人食欲的特色美食。

千年守望,只为枣你。走进枣林公园,这副充满温馨、充满浪漫色彩的宣传语映入眼帘,即刻让你入围。其感染力、诱惑力、浸透力、扩张力,不约而同地攻占你的灵魂,不由得会生出三个感慨来,即震惊,震撼,振奋,并演化为一个期待,就是稷山枣的振兴,农耕文化的振兴。稷山县文化的根在于农耕,是否可以这样表述呢?两座山,铸就了半部华夏文明;一条河,篆刻着满篇农耕史诗。而一片枣林,更是天地造就、山环水绕,绿叶与红果共勉、风景与经济同赢的绝佳境界。如此,谁能说稷山人不积(稷)富而山,枣(早)丰而园呢?


稷山之美,美在山河地利。走进稷山县怀抱,北为吕梁山尾脉,南有稷王山傲耸,蜿蜒曲折的汾河从中穿过。其地貌荡荡然,成中间低、两边高马鞍状,给你极富想象的画面空间。老天爷赐予的两山一河,构成了稷山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上山青水秀、土地肥沃、物产丰饶,难怪被后稷选为农耕之乡。而稷山曾经的水旱码头,为经济繁荣、交通便捷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那百帆竞流、驮铃叮当的景象,依旧回响在汾河岸边。

稷山之美,美在历史悠久。稷山县表里山河、美丽富饶的地理优势,使她很早以前便跻身于华夏文明的重要区域,历史沿革多变而独特。唐尧、虞、夏、商时稷山属冀州,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秦时属河东郡皮氏县。一路风雨兼程,摇曳走来,分分合合,直至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绛州变为绛郡,改高凉县为稷山县,1400多年以来县名至今未改。后稷教民稼穑,北方五谷杂粮问世的史诗,也让这个与农耕文化密切相关的名字传播遐迩,傲然于世。

稷山之美,美在人文荟萃。一个地方的精彩,自然风景只是一个载体,更深层次美的灵魂在于人文气息。山水相宜的环境,勤劳质朴的乡风,哺育了这片沃土上丰厚的人文氛围,地灵人杰蔚然成风。在稷山历史上,先后诞生了唐朝名相裴耀卿,金末著名谏官陈规,段氏二妙段克己、段成己,元初名臣姚天福,明代书法家“神笔”梁刚,清代钦点“探花”王文在等。几年前别世的姚奠中先生,也为华夏国学涂抹下壮丽多彩的一笔。这些人物各领风骚,众口皆碑,为稷山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增添了不尽的光彩‌。

稷山之美,美在名胜众多。走在稷山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可以说是遍地珠玑,随处精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信手拈来,可谓蔚为大观。稷王庙里的木、石、琉璃“三绝”,宋金古墓群的砖雕戏韵,青龙寺的腰殿壁画,还有大佛寺的唯一,法王庙的房梁,以及玉壁古战场、北阳城砖塔、古村落马跑泉等,每一处名胜古迹都注满了文化因子。更有稷山国家板枣公园,全国唯一的“万株千年”板枣古稀树龄的聚集地,被誉为中国最古老、最名贵的板枣见证处。

青龙寺壁画

稷王庙

大佛寺

千年枣树

稷山之美,美在非遗传承。如今运城喊出了“国宝第一市,天下好运城”的诱人口号,告诉人们非遗文化是点亮一个地域魅力的璀璨明灯。稷山县也不例外,他们的高跷走兽,高台花鼓,传统面点、金银细工制作技艺,以及工艺细腻考究的螺钿漆器髹饰技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无一不闪烁着夺目的光彩。不仅展示了稷山县丰富的文化底蕴,也是稷山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通过代代相传,成为了稷山县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稷山之美,美在佳肴诱人。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这是一个地方特色最原始的见证。稷山经纬适度,气候宜人,小麦品质优良,成为美味佳肴最好的基因:麻花精细小巧,状如双龙盘绕,色泽金黄油亮,味道酥香脆爽;饼子外皮金黄酥脆,内馅鲜美可口。还有双黄鸡蛋、甜蜜板枣,以及酿菜、猪卷子、臊子面、酿茄子等。稷山美食琳琅满目,丰富多彩,每一道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方特色。来到这片土地上,无论是传统小吃还是家常菜肴,每一道都会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稷山四宝

高台花鼓


“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的高度评价,这一次文促会的调研活动,就是紧紧围绕后稷农耕文化这个主题。县委书记吴宣,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润,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钊,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寒梅等同志陪同了调研活力,运城中华文化促进会李云峰、王振川、陈照明、杜仰彤、赵超等以及稷山县当地专家学者们,就稷山县的美与新,如何扩大文化知名度、正确处理好农耕文化与三善文化、研学基地打造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发言,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措施和对策,使调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此次稷山农耕文化的调研,一天时间虽短,但并无大碍。自上个世纪末登上稷王山顶后,几十年来无数次的踏访,早已将农耕文化印记于胸。那一片片山色水光,那一粒粒肥沃土壤,无不浸透着农耕文化的故事。稷山之美,美在自然的天设地造,美在人力的鬼斧神功。四千年前的那个背影,至今依然赫然在目,用他的智慧与勇气启迪着他的后人。大视角,大手笔,大气象的枣业文化园告诉我们,稷山县是一片神奇美丽的土地,稷山人是一众勤劳智慧的精灵。华夏农耕文化从这里走来,筚路蓝缕,天道酬勤,将会更加灿烂辉煌,生机盎然。



END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删!本期责编:冯韶华)

作者简介

冯建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醉心文化,热恋故土。一个自知无为却要为之的痴人,曾做文案,如今闲客。平生略喜孤独,能涂两笔草鸦,有二十几本残书问世,约500万余俗言。最心仪者《千年河东》,最尽力者《走遍河东》(13卷)。最受读者欢迎者《万世人极关云长》,最令乡人添堵者《祸起大河东》……道路还须前行,愿读者岁月静好。


往期回顾


吉秀珍||茶山遇见陈记庄园

冯建国||景海鹏,四次飞天运城人

杨金社||卓氏银杏源 我还会来的


了解古运新城

运城网信备案A00555


喜欢本文就给我点个赞吧!



古运新城
平台宗旨:欢迎原创作品,传播运城文化 打造沟通平台,服务运城企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