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在加入省作协的会员培训会上,认识了宋娃。
宋娃给我的第一印象,白晳的皮肤,留着一头披肩长发,见人浅浅一笑,说起话来轻言巧语,看着文文静静的样子。
前段时间,曾经敦促我报名加入省作协的晓阳说,她们那一届加入省作协的会员中有人非常热心,时常组织活动,但是她是个i人,基本不参加此类活动。跟她一比,我就更i,我们那一届加入作协的,会下,其他人忙着跟领导一起拍照,忙着彼此加微信,我是照也没拍,微信也没有加,宋娃是我参加那次会议唯二加微信的人,另外一位是培训时跟我同住一屋的孙峰大姐,还有一位苔米老师是在参会前不久加的微信。
开一次会,认识了三个人。
就这么多,没有更多了。我自己写公号,写文章,都没有想着多加些好友去宣传宣传,就是这么i。
扯远了,说回宋娃。
作协培训会,吃饭是采取的自助餐的形式,i人如我,取了餐,自然选择坐在临靠窗的没啥人的桌子旁,看着那些坐在中间桌子的人谈笑风生。就这样,认识了同在一桌吃饭的宋娃,她安安静静地吃着饭,像邻家女孩,让人心生喜欢。我不知道是我先主动还是她先主动,我们俩到底还是加了微信,看来还没有i到极致,i到极致的人,大概连同桌吃饭都不会相互加微信,各自埋头吃饭便是(一笑0。
后来,在朋友圈看到宋娃在做培训,做得还不错,现在想来,她那时候应该刚刚大学毕业没多久,看她朋友圈发的地址离我上班的地方不远,有一天我跟她说我要上门跟她取取经,于是有了第二次交流。交谈中得知她还有自己的文化公司,小小年纪,看着不声不响,却志向高远。
临走时,她送了我她的第一本书,短篇小说集《对面的人》。
再后来,我们有了稍稍多一些有交流,感谢她在排课和发稿的时候想到我。五年后,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桃艺》出版,这部小说写出了非遗项目桃核雕手艺人的生存状态,他们对匠心艺术的追求,他们情与爱、恩与怨的抉择,他们生活和事业中所面临的困境……宋娃以她独特的视角把目光投向了她这个年龄都市女孩不太会关注到的角落。
正像范小青老师在序言中说的那样:“《桃艺》不同于通常所读到的年轻作家写的长篇小说,它是朴素而激烈的。一个传统的故事,一种传统的写法,去有着浓烈的现代感、时代感;两男两女爱恨情仇的情感纠缠,在通俗故事的外表之下,呈现出的却是生命的倔强和无奈;在传统简朴的叙述背后,是人生的惊心动魄,是人性的多番考验,是行业的跌宕起伏,是社会的繁复背景的时代浪潮的奔涌向前。”
二十多岁的年纪,出版了两部书,同时还做着编辑和培训的工作,长此以往,必是前途无量。祝福宋娃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