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莲三岁被拐,为什么还能识很多字
乐活
2024-11-01 19:46
江苏
某条上有人问我说,英莲三岁被拐卖,随后一直过着非人的生活,为什么还能识很多字?细读《红楼梦》你会发现,书中人物的年龄一直是一个谜一般的存在。曹公在写作的时候明明有着鲜明的时间线,可落实到具体的人的时候,经常是一会儿年龄大了,一会儿又小了,前后对不上的地方却数都数不清。《红楼梦》中人物有时候相对年龄特别精准,比如说神瑛侍者下凡,绛珠草听后决计要下世用眼泪去还他,对照书中,黛玉比宝玉小十个月,恰好就是母亲怀胎的时间,宝玉的生日是四月,黛玉是来年二月(这个细节你关注到了吗)。有的相对年龄又特别令人疑惑,比如说宝玉比大姐元春小了一岁(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这就奇了,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偏又在书中说宝玉小时候读书识字都仰仗大姐教育。暂且抛开这些疑惑不管,对于英莲的情况,大概可以作这样的分析。
首先,英莲被拐的时候应该不止三岁。
《红楼梦》第一回,英莲首次出场的时候作者介绍她是三岁,但是,等她被拐的时候已经到了第二年(也有可能是第三年),那么英莲被拐应该是四岁或者五岁才对。这和后来门子跟贾雨村的介绍也能对上:“这一种拐子单管偷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
其次,书中的优秀人物大都早慧。
黛玉母亲去世的时候她才六岁,比英莲被拐的年龄大了一岁,在那之前也就母亲手口相传,雨村偶尔传授。可是,黛玉后来的诗词功底,甚是了得。再看宝钗,也是小时候用功读书,作者说她读书识字,比乃兄竟高过十倍。还有宝玉,书中说他小时候得贾妃言传手教,四五岁上识得三四千字。家有四五岁的小宝贝的,可以对照一下,你家娃有没有学到宝玉识得的那么多字词。字词容量不够,课本里的字词默写还老有错别字的,写作文时多半也不会出彩,因为不会换词。好吧,大观园里,不是优秀的儿女如何能聚集在一起?正如作者在书中第一回所说:“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还有第五回,出自警幻仙姑之口的“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描写,无处不在告诉我们,这些女子们的优秀。作为“金陵十二钗”副册中唯一写明的人物,香菱当然不会例外。再者,香菱自小有着很好的家学渊源。
香菱的父亲甄士隐,跟贾雨村完全是两类人,他“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神仙一般人品。”甄士隐酌酒吟诗,对香菱来说直接就耳濡目染,香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早慧如她,不用教也会跟着吟了。其实,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是最好的教育,而这个过程中,身教又重于言传。孩子会专注于某一件事,会模仿学习。如果父母是反面形象,同样孩子也一并学了去,想改都改不来。说到这里,妮老师的职业病又犯了,那些总是问我“我的孩子为什么不爱读书”的,想从我这里支招的,先想想你自己是不是整天捧着手机,从来不读书?
另外,香菱的执着精神有得一拼。
香菱为了学诗,可谓是卯足了劲。她不怕碰壁,先去求宝钗,宝钗说她得陇望蜀,她不以为然。跟黛玉学习,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香菱她不但自己学,还敢于尝试,但凡遇到园了里的姑娘见面就开聊。史湘云来了,她就逮着史湘云聊诗,跟她请教。以至于宝钗说,你们找什么诗人,这里现成放着两个诗人:“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这些都足可见,香菱为了学好诗,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倘若现在的学生能够有香菱这样的执着精神,还读不好书吗?我倒不信了。顺便说一句,我要开聊《红楼梦》了,我这从此公号最早写的时候就是聊《红楼梦》的文章。接下来准备好好聊,争取一周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