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钟山文学馆

文摘   2024-09-24 20:58   江苏  



从明孝陵去往紫霞湖有两条路,靠近明孝陵的西面一条为大概两米来宽的水泥路,东面离明孝陵稍远的一条则是青石板配石子路,路的一旁,掩映在万木丛中的除颜真卿碑林,又遇见了今年刚挂牌的钟山文学馆。

钟山文学馆门脸不大,比路面落低几层台阶的青砖白墙显得含蓄而又低调,好像在说这就是读书人应有的样子。钟山文学馆的牌匾之下楹联为“性灵镕匠,文章奥府”,出自于刘勰《文心雕龙·宗经》,它在告诉我们读经书不仅培养人的精神,而且是文章的巨大宝库。正对着大门的院内,正是刘勰的半身铜像,跟门口楹联上他的文字相得益彰。

院内左则为回廊,门头上书“钟山书院”,左右两侧楹联:“盛世作人伊多士升堂入室芸窗修己此数间敬业乐群。”

回廊上悬挂着《钟山书院肇建历史图片展》,包括书院的历史沿革,历任山长、主讲以及书院延请名师介绍比如钱大昕、姚鼐等。回廊边俏立着一座雪竹亭,亭旁芭蕉跟竹子争绿。

陆务观(陆游)书“定林”

进院右侧为陆务观(陆游)书“定林”。南朝宋元嘉元年(424),僧人慧觉在钟山创建下定林寺。元嘉十年(433年),罽宾国入华高僧野摩多创建钟山上定林寺,下定林寺逐渐荒圮,北宋时为定林庵。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二次罢相后归隐钟山半山园,常到定林庵中读书,建书斋“昭文斋”,匾额由米芾题写。昭文斋即在刚才所述回廊的尽头。

雪竹亭旁有一座书室,馆内的志愿者小姐姐热情地邀请我们进书室歇歇,稍坐片刻。里面有许多作家签名相赠的书供游客阅读,书很新,紧致平整的书页显然是没有人翻过的样子,要不是离得太远交通不便,我很想天天来,把徐则臣的《北上》和乔叶的《宝水》读完。

漂亮的志愿者小姐姐跟我们聊王安石被贬后居住半山园,常来钟山读书,后来苏东坡也曾来看望他。妮老师好为人师的恶习顿起,干脆跟她们也聊开了,那一刻,也不知道我是志愿者还是她们是志愿者。

同行的陈老师给我们来了个即时抓拍。

1084年,结束贬谪生涯的苏东坡离开黄州沿长江往东,来到南京拜访王安石,写下了《次荆公四韵》,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是其中的第三首:“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他说王安石劝他恳请皇帝允他在南京得三亩地,跟王安石做邻居。后悔迟了,怎么早没有这么做?其实,这还不是最惨的。更惨的是十年后,1094年,苏东坡再一次成了官场斗争的牺牲品,被贬惠州,他乘坐南下的船只前往惠州,过南京时,在长江上遭遇暴雨,根本无法下船。他在乘坐的船上遥望钟山:“独望钟山唤宝公,林间白塔如孤鹤。宝公骨冷唤不闻,却有老泉来唤人。”那一刻,他一定在想:“我早该听王安石的话,留在江南,别再卷入官场的是非当中的。”可是,此刻,王安石已离世八年,再也听不到苏东坡无奈而又悲戚的呼唤。

扯远了,说回到钟山文学馆,馆内墙上挂着王安石在南京写的诗,据说多达七十多首,待我哪天有时间,专门去看看那些诗。

对于王安石来说,从1076年被贬到南京到他1086年离世,这11年的时光,或许是他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拗相公不需要再执着于官场的那些纷争,骑着小毛驴悠哉悠哉地穿行于钟山的青山绿水之间,终于可以获得一份内心的宁静,安心下来读书,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9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走过王安石曾走过的这一片天地,莫名地多了一种亲切感。顺便说一句,上周六我在社区作关于杜甫分享的时候,说到“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我当时还跟坐在下面的听众说,说不定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当年杜甫也曾走过呢。杜甫也许到不了金陵城北这么远,钟山文学馆座落下的这一片土地,王安石是真的到过,且多次到过。数十年后,陆游也曾两度来寻访过。

隔着几百年的时光与先贤对望,那种感觉真的非常奇妙。

不信,你也来试试。

感谢你的关注、点赞、在看和转发!

苏小妮
来啦,请坐,上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