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茶面、猪肉包、烧肉粽…厦门本地人私藏老字号小店

美食   2024-10-02 21:02   山东  

*本文转自「三联生活周刊」

『友生风味小吃的老板李厦生总是白衣白裤白鞋白袜。


作者|驳静

摄影|蔡小川


“海鲜大叔”陈葆谦祖上都是渔民,到了他父亲陈复授这一代“开始送去读书”,成为研究厦门渔业史的专家。陈葆谦小时候住在沙坡尾避风坞,这块地方从前是渔港,他家后门打开就是港,他看着渔船进港出港长大,后来对海洋和渔业的理解逐渐集中在海鲜上。陈葆谦日常是上班族,做一份与渔业毫不相关的工作,下了班就沉湎于渔船、海鲜市场和饭桌,对照渔船上的品种,哪些出现在批发市场和终端市场,哪些品种最终进入什么类型的餐馆。


厦门有一家名为上青本港海鲜的餐馆,老板吴杰货源多渠道广,陈葆谦在他那儿拍到200多种海鲜品种。海鲜餐厅讲究“不鲜不食”,以及“不时不食”,所以到手的鱼鲜、活,状态良好。“比如,所有鱼鳍要张开,触须和颜色都生动活泼,这种状态下拍照片,有时连专业人士也未必有机会。”对比来看,许多专业书刊或网站的图片,多以冰鲜状态下为主。

▲榜西扁食民的陈阿伯已经半退休,店铺交给女儿女婿了


陈葆谦研究“哪些鱼可以食用,肉质口感如何,适合什么料理方式”,有一段时间还热衷为网友答疑,成了海鲜博物君,“海鲜大叔”这个名号逐渐成为他行走厦门的代号,本名反而鲜有人知。


颜靖又是另一种风格,他从小爱吃,对味觉敏感。他起初只是纯粹的吃客,儿子出生后,本能地想要保护孩子,在吃这个层面,他感到“可靠食材最要紧”,挖掘整理了不少他能放心给孩子吃的食材。


厦门可说是移民城市,饮食和文化原本就受南洋华侨影响至深。而海港给本地人造成的最大影响是,人们心态开放且随缘。即便在困难时期,也能依赖海、吃海,所以厦门人很少焦虑。比如,“70后”奶爸颜靖还玩抖音,他把在“八市”(第八菜市场)拍到的一段视频上传,有超过2000万人看了。“很厉害吧!”二位又带我和摄影师去逛“八市”,一路上颜靖就没少拍,“抖音狂魔又拍啥呢?”大叔在旁调侃。


一趟下来,我们除了感受厦门人吃海的热情,听到二人随口讲出的早餐店推荐,也看到摊贩们对海鲜的现场整治,对“厦门”这一城市概念也更有所感触。


以下店铺主要来自颜靖和“海鲜大叔”陈葆谦二人的推荐。

▲佘阿姨装到杯子里的花生汤卖起来很快


1

佘嫂花生汤:花生汤、油条

佘阿姨告诉我,她汤里的花生得长在沙地,这种花生水分少,如果是水田花生,会影响浓郁感。从前糖是金贵东西,所以花生汤跟面线糊一比,有点钱才吃得起。一锅20斤花生,花生和砂糖配比是1斤花生兑6两糖,“我公公做花生汤那会儿,是8两糖,现在人没敢吃这么甜”。而且,只要一加糖精,花生就会沉下去。


花生汤绵软的口感,让我想起炖得很烂的红豆汤,只不过花生脂肪比例高,入口还更细腻。吃花生汤,总会配油条或炸枣,因为这些淀粉制品不甜,但香、酥脆,正好用来跟花生汤的甜和绵软形成反差。不过这个店晚上8点才开门营业。

2

小李鲜包坊:猪肉包

包子铺在厦门不多见,这家店老板从小李做到了如今的老李。我看了一会儿他包包子的过程,几秒钟一个,速度快,又很有韵律感,这手上是20多年的功夫。老李告诉我,“厦门人爱吃葱,所以包子馅儿里的葱比其他地区搁得多”。面是传统发酵,每天剩一块面疙瘩,用于第二天发面。老面疙瘩配新鲜肉馅,包子一蒸出炉,店里的人会突然多起来,“大家都是算准了时间来,买了带走”。精肉包3块一个,也有甜包和叉烧包,要是真想坐下来吃,还可以配一碗面线糊。

▲小李鲜包坊的包子出笼啦


3

友生风味小吃:沙茶面、猪脚面

除了乌糖沙茶面,位于“八市”其中一个入口的这家店也有不错的沙茶面。我坐在小凳上,扯着嗓子跟老板聊天,一位吃完的男士站起身,忍不住跟我说:“这家店,我从这么小开始吃。现在有好多装修精良的店,都比不上这儿。”猪脚一锅,大骨清汤一锅,卤面一锅,沙茶汤一锅。想要什么配料从铁架子往各锅里下。丸子、虾仁用大骨汤头,米血、大肠、小肠、猪肝等这些猪杂在第四口锅。

▲友生风味小吃的沙茶面


值得一提的是,这儿的丸子不是鱼丸,而是肉丸,肉包肉,在大骨汤头里煮。“早上中午各一锅大骨,每天光是大骨就是300块。”最早十几年,李厦生只在下午1点到晚上11点开,老有人问,早上怎么不开。1989年,厦禾路拆迁扩建,客源一下子增多,从那时开始,早班也开始营业。

4

榜西扁食民:扁食汤、烧肉粽、芋包

榜西扁食民这五字念起来还挺拗口,榜西是街道名,“民”则是老板陈阿伯的名字。陈阿伯的老婆林大娘原来在厦门本地酒楼“好清香”当调料师,这家酒楼的烧肉粽到新加坡拿过奖,如今,也是店里的招牌,所以陈阿伯会开玩笑说,“我是我老婆的徒弟”。


糯米事先炸过,所以蒸后并不黏。除了烧肉粽,芋包也是陈阿伯自己的心头好。相比其他店里使用芋泥,他做的芋包,先用大颗槟榔芋先刨出丝,制成芋包后再蒸,因而表面并不平坦,吃上去也更有弹性。

▲榜西扁食民的烧肉粽和芋包


5

原豆香小吃店——面线糊、油条

原豆香的灶台右角还摆着一碗金黄色碎末,那是捣碎的蒜末煎完后的状态。厦门大半年时间都有时鲜海蛎,再加上猪血和大小肠,都有腥味,蒜末就是很好的调味品。原豆香的阿婆煮面线糊用的也是大骨汤,汤浅下去了就往里添,卖到午间收工。离它两条街处,还有一家“阿玲面线糊”,也是街巷居民常去之地。

▲“原豆香”店里的客人


END
本文作:驳静
   本文摄影:蔡小川
   微信排版:布雷克

微信审核:同同


三联美食征求读者投稿。

你的家乡有什么美食呢?

如果你也想分享自己舌尖上的最爱,欢迎随时给《三联美食》微信投稿!

原创投稿发至:haochi@lifeweek.com.cn,此邮箱长期开放。

投稿需保证原创,且从未在任何公开平台发表过。请作者保证投稿作品为自己的原创作品,未在任何公众平台(包括个人公众号)发布过。作品(包括图片)不含任何伪造、抄袭、洗稿及其他侵犯他人财产权、肖像权、知识产权问题,不涉及国家机密及他人商业秘密。若作品发生侵权或泄密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自负。如因作者侵权等事项给本刊造成直接间接经济损失,本刊保留向作者依法追偿的权利。

一经投稿,即默认由《三联美食》编辑修改及发送。20日之内未收到回复者,可另投他处。

来稿请写明联系方式,标题注明“稿类型+章标题”。

稿件字数2000-3000字为佳。

一经采用,我们将提供有竞争力的稿酬,真的特别有竞争力!

期待你的文字。





欢迎来到「三联美食」





长按二维码关注



天南海北 一起吃喝


投稿邮箱

haochi@lifeweek.com.cn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美食







三联美食
天南海北,一起吃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