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2月,毛主席在公安部长罗瑞卿、中央副秘书长杨尚昆的陪同下,乘坐“长江舰”从南京一路向武汉巡视,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谈谈,对长江沿线的情况做到了了然于心。
毛主席一行到安庆时,突然想到这儿是“五四运动总司令”陈独秀的老家,便询问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陈独秀家在什么地方?他家里还有些什么人”
图|毛主席(旧照)
陈独秀绝对是中国近代不可不提的革命开拓者,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先锋,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他是中共一大到五大期间党的最高领导人。
虽然后来做了一些不明智的事情,可他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是巨大的,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功勋是巨大的。
傅大章在安庆任地委书记,自然不可能不关注这位前辈家的情况。
到1953年,陈独秀已经去世了11个年头,而其长子陈延年和次子陈乔年都是中共党员,为了革命先后于1927年、1928年牺牲,长女陈玉莹1928年病逝于上海。
图|陈独秀先生(旧照)
仅余陈松年、陈鹤年两个儿子,另有一女陈子美与一养女潘凤仙(随陈独秀第三任配偶潘兰珍姓),这四个活着的先烈后代中,却只有陈松年仍居安庆,其他的都不在。
傅大章回答毛主席:“他有个儿子陈松年,在窑厂做工,生活比较困难。”
思忖片刻,毛主席这样说道:“陈独秀后人的生活,还是要予以照顾。”
傅大章立即表示,一定会尽快落实。
正是因为毛主席的这次特殊关照,陈松年从原来非正式的窑厂工人得以转正,还被安排了一个比较轻松的技师岗位,统战部每月还向其发放30元生活补贴。
图|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资料图)
后来政府又给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庭纪念证”,凭借着这份特殊荣耀,在十年时期得以安然无恙。这些让陈松年及其家人对毛主席感激不已。
一代革命巨人陈独秀,他晚年究竟经历了什么,而他的家人又遭遇了什么?
三子陈松年按理来说,不该如此落魄。在毛主席的关照下,陈松年的生活到底有了多大的改变?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这个革命之家中,来看看革命先辈们为了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付出了多少心血与牺牲!
图|陈独秀(旧照)
陈独秀在22岁之前的经历就非常之坎坷:幼年丧父后随祖父学习四书五经,考中秀才应江南乡试落第,紧接着戊戌变法与八国联军侵华,严重颠覆了他的精神世界。
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开始研究救国图存之道,并投入到革命活动之中,为此或出于学习,或被当局所迫,五次离开中国远赴日本。
这儿需要点明一下,陈独秀出生于1879年,较1866年出生的孙中山低了一辈,较1893年出生的毛主席则高了一辈。
陈独秀确实在中国革命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具体表现出来就是把三民主义秉承下来,并吸收进了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得以出世的重要一环。
图|《觉醒年代》中的于和伟饰陈独秀(剧照)
从19世纪末,一直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三十年革命生涯中,陈独秀绝对是中国革命的标杆人物之一。
其所主编的《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开端,五四运动中他是中流砥柱般的人物,建党之初的筹备工作得益于他与李大钊先生通力合作。
中共一大到五大期间,他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袖。
在陈独秀的带领下中共也得以蓬勃发展,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真正站住了跟脚,成为了后来蒋介石集团的腹心之患。
从1927年到1932年,陈独秀逐步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轨道,向右派主义倾斜而去,不赞成成立工农武装,只期望着能在国民党的余荫下苦苦求存。
图|于和伟饰陈独秀(剧照)
这自然只能让他一步步远离党组织,从而被历史所抛弃。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让东北大片领土与大批百姓,沦为了日军的掌中之物。
但凡我中华稍微有点见识、有点气节的人物,无不对其失望与愤怒,陈独秀这个曾经的革命巨人自然不会例外。
他发表了众多态度鲜明、言辞犀利的文章,诸如《抗日救国与赤化》《此次抗日救国运动的康庄大路》等,指出蒋介石妄想依靠国际联盟来解决日本侵华的问题,是一种“奴性”表现。
陈独秀还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在和平谈判的掩盖之下,实行其对帝国主义投降”。
图|于和伟饰陈独秀(剧照)
他的一腔爱国热忱一如既往,并不是有些人所谓的“投降主义者”,准确来说只是受限于思想认知,没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而已。
陈独秀这样的举动,在那样一个白色恐怖极其严重的年代,自然讨不了好。
没过多久,在上海活动的他便被国民党特务抓捕,这是他一生中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被捕入狱,被当局以“危害民国罪”判处十三年有期徒刑。
危害民国,毋宁说是危害蒋介石集团更准确一些!
面对这虚无其事的罪名,陈独秀坚决不认,义正言辞地回击道:
图|陈独秀(剧照)
“予固无罪,罪在拥护中国民族利益,拥护大多数劳苦人民之故而开罪于国民党已耳。”
这番回击当然很给力,也可以说很打蒋介石集团的脸,痛快人心确实是痛快人心,可对于改善自己的处境助益却并不大。
但这是陈独秀所不予考虑的,相比不久前的中共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后的表现,陈独秀已经表现得不能再好了,一如《觉醒年代》中所演的那般卓绝不凡。
陈独秀不仅在政治、文学等方面颇有见树,在书法一途上也是近代少有的名家,入狱后曾有国民政府要员何应钦前来求墨宝,并承诺可以代为转圜减轻刑罚。
图|陈独秀(左一)在候审室(资料图)
陈独秀欣然应允,可所写下的内容却是赤裸裸地在打脸,打何应钦的脸,打国民党的脸。
陈独秀写了一句:“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如此顽固不化,蒋介石哪里愿意放其出来,打算一直关着,却不成想一场《西安事变》被迫放弃了清共成见。
而不久后日寇全面侵华,汹汹大势之下容不得他不妥协,与中共展开了第三次合作,陈独秀这才得以提前出狱。
图|陈独秀(剧照)
出狱后的陈独秀,本来依靠他的影响力足以生活得很好,可生性孤傲、倔强的他就如竹子般,决不愿意为了个人利益就低下头颅。
面对蒋介石抛出的巨大诱饵,出任劳动部队,或出资十万助其另立中共中央,陈独秀严辞以拒;周总理前往邀请去往延安,陈独秀如此回应:
“李大钊死了,延年死了,……我也落后了,年纪也大了,中央开会,我怎么办呢?我这个人又不愿被人牵着鼻子走,我何必弄得大家无结果而散呢。”
曾经的革命战友胡适,提议他移居美国写自传售卖,陈独秀也不答应,倔强地留在重庆江津,过着清贫困苦的生活,直至1942年5月27日离开了人世。
图|陈独秀(剧照)
哪怕晚年生活如此清贫,可陈独秀一腔爱国之心却依旧不减。
时常写文章号召更多国人加入到抗日的行列,身体情况允许的话,还会上街参加到游行队伍中,与众多革命后辈一块为抗日而奔走。
受父亲陈独秀的影响,他的长子陈延年、次子陈乔年,很早就接触到了革命思想,是与毛主席、周总理等人一个时期的革命英才,在革命早期都是党的重要领导人。
与父亲陈独秀的妥协主义不同的是,他们两兄弟都是无比坚定的马列主义者,而且都是忠诚无比的共产党员,坚持工农力量才是中国革命的重心,而组建武装则是必不可少的。
图|陈延年(左)、陈乔年(旧照)
陈延年曾公开批评父亲:“不相信工农群众力量,在行动上始终不敢同国民党右派作斗争,将会把革命断送。”
为了践行这句话,陈延年于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后,奉组织指示秘密回到上海重建党组织,与反动派进行坚决斗争。
被捕后,面对敌人的种种残酷手段,如乃父一般极尽刚烈,被反动派于同年7月4日晚残忍杀害,时年仅29岁。
而陈延年临死的那一刻,身子站得笔直端正,高声呼喊:
图|刑场上的陈延年(剧照)
“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
陈乔年与大哥的人生轨迹基本相同,少年在上海读书,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并加入法国共产党,回国后即转为中共党员,被组织不断委以重任。
对于父亲在大革命中的表现,陈乔年与大哥一样,不因为陈独秀是自己父亲就曲意维护,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坚持革命真理对父亲的所为进行严肃批评。
会议结束后,按照组织的指示去到江苏从事秘密工作,务求尽可能恢复被敌特破坏的当地党组织。
图|《觉醒年代》中的陈延年、陈乔年(剧照)
面对大哥的前车之鉴,陈乔年的选择是兄去弟随,而结局很不幸,两兄弟都倒在了敌人的屠刀之下。
1928年2月被捕后,四个月的牢狱生涯中,面对敌人的种种残酷手段,陈乔年如乃父与乃兄般顽强而坚定,这让反动派最终还是决定将他处决。
6月6日是行刑日,特务将他押出牢狱时,狱中的战友们很难过,陈乔年却十分乐观地安慰他们:
“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吧!”
这一年,这位年轻的革命者仅26岁。
图|刑场上的陈乔年(剧照)
两位爱子的丧生,让陈独秀心里很痛苦,可是他仍没有真正清醒,意识到自己当下已经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最初成立的初衷愈行愈远。
至于第三子陈松年,出生于1910年,与两位兄长都是陈独秀与发妻高晓岚所生,可以说陈松年的成长旅程,正是陈独秀革命风生水起的那十几年。
那一段时期的陈独秀大概是中国最忙碌的几个大人物之一。
陈松年便跟随生母在安庆老家生活,见到父亲的次数很少,也正因为如此才没有走上与两位兄长一样的道路。
图|陈独秀与陈延年、陈乔年(剧照)
侥幸在那个乱世里活了下来,可这对陈松年来说,也意味着他将要承受更多生离死别与人间难处。
1927年7月,大哥陈延年被残忍杀害后,时年仅17岁与大姐陈玉莹赴上海,想要收敛其尸骨运回老家落土为安。
但反动派竟然不让他们收尸,姐弟二人只好在路边焚香烧纸钱,痛哭一场以送长兄。
仅仅半年后,这样残酷的事情再度发生了一次,陈乔年被残忍杀害,姐弟二人心中承受的悲痛无以复加。
图|陈玉莹(旧照)
陈玉莹的身体本就不多好,这两番亲人罹难的悲痛连续压来,让她一病不起,没有多久也离开了人世,时年仅28岁。
这还不算,1930年生母高晓岚在安定老家去世,享年54岁。
继母高君曼(高晓岚的同父异母妹)帮着陈松年料理完后事情,过了没多久陈独秀被捕判刑的消息传回,高君曼带着陈松年前去南京探望。
这时,在陈松年的记忆中,父亲的样貌已然有所模糊,只微微记得他的眼神很亮,精神气十足。
图|陈独秀(剧照)
不过,此间的陈独秀被反动派折磨多时,整个人很是狼狈,陈松年心疼得流下了眼泪。
一向对子女严厉的陈独秀,要陈松年不要哭,说这是没出息的表现,作为男子汉要经得起挫折。
继母高君曼久病缠身,眼见丈夫如此,更是失去了支撑下来的力量,探望过后身体状况迅速恶化,仅仅月余便在南京去世,时年仅43岁。
从1927年到1932年,仅仅5年光景,陈松年就痛失了五位至亲,父亲还被拘押在狱中,家中还有年幼的弟妹,现实逼迫得他不得不尽快成熟起来,否则偌大的一个陈家就要散架。
图|高君曼(旧照)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这是中华民族的灾难,无数中华儿女的命运,在这场国难中被彻底改写,陈独秀与家人均是如此。
他得以被释放出狱,晚年获得了自由身;而日军却在不久后兵临安庆,陈松年不得已之下,只得收拾不多的家财,带着祖母和妻小赴重庆来投奔父亲。
陈独秀一如既往地清高孤傲,不愿接受那些大人物的叵测好意,平时只能靠卖一些字画,陈松年担任教师的所得,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后来,他身体状况愈发糟糕,如果不是一位德国医生免费诊治,怕是他早已离开了人世。
图|陈独秀(剧照)
那一段时间生活十分艰辛,幸而有北大师生不时地接济,否则怕是陈家人会在重庆沿街要饭呢!
这一段清贫的生活,大概是陈独秀自1927年走上歧路后,过得最为安稳幸福的一段,母亲、妻子(潘兰珍)、儿女、孙子孙女陪伴身侧,热热闹闹的聚在一起。
在重庆江津的这段日子,除过为抗日而奔走外,陈独秀不再参与任何政治事宜。
面对各方或好意或恶意的邀请,他都不应允,平平淡淡地陪伴了家人几年,然后不声不响地离开了人世。
图|陈独秀致胡适信札手迹(资料图)
那是1942年,先是祖母病逝,随之就是父亲,陈松年却连让两位最敬爱的长辈入土为安都办不到,只因为他想要让两位亲人落叶归根葬回安庆老家。
这时安庆却仍在日寇之手,陈松年只能将两位亲人的灵柩暂厝江津,有朝一日国土光复后,扶灵回家让两位亲人得归祖地。
1945年8月,中国军民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可当时局势并不稳定,直到1947年陈松年才准备妥当,将祖母与母亲的灵柩拜托一位福建木材商,沿将而下运回安庆老家。
陈松年这时候已年近四旬,经历了许多大小事情,思虑得十分周全。
图|陈独秀先生之墓(旧照)
考虑到自己父亲的身份,若是反动派发现了棺木上自己父亲的名字怕是会有不利举动,就灵机一动用上了“陈乾生”这个父亲当年参加科举的名字。
回到安庆老家后,也没将父亲葬在祖地,而是在集贤关附近的深林寻了一处隐蔽所在,尽量减少父亲坟地被发现,而破坏的可能。
作为革命巨擘之子,陈松年成年之际其父亲已经被时代淘汰,他并没有享受到所谓的余荫,与当时众多苦难的中国老百姓一样,艰难的为了生计而奋斗。
解放前生计艰难,陈松年从事会计、老师等还算体面的工作,可所得根本不够养活一家人,幸有妻子窦珩光勤劳贤惠,帮助着他分担了不少生活的压力。
图|四十年代工人(旧照)
正是靠着夫妻的相互扶持,通过糊火柴盒、修铁路、给窑厂抬土来补贴生活所需,艰难清贫的日子这才维持了下来。
解放后,由于陈独秀当年对党确实造成了很大损害,陈松年受到波及不能再当老师了,只能去到当地窑厂做临时工。
干着最底层、最辛苦的活计,诸如胎土、搬砖等,拿最微薄的薪水,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更加艰难。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近三年,到1952年初毛主席巡视到长江安庆段时,专门关照过当地政府说:
图|毛主席视察(旧照)
“陈独秀这个人,是有过功劳的,早期对传播马列主义和创建中国共产党,是有贡献的。他是五四时期的总司令,其后人的生活,还是要予以照顾。”
正是得益于毛主席的这番关照,由当地政府进行落实,陈松年从窑厂的临时工转为了正式工,岗位也由最底层的普通工人升为技师。
统战部每月还补贴给陈松年一家30元,这让他们的情况很快就得到了改善。
据陈松年后来回忆,自己当年第一次拿到30元补助金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对着窑厂办公室正墙上悬崖的毛主席画像,虔诚的三次鞠躬......
1953年的30元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图|左二为陈松年(旧照)
当时普通人民教师的月工资就是三四十块钱,30元钱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五六千元,这对于当时境况很是不佳的陈松年来说,自然是很大的帮助,而这种帮助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两年多后,国家的各项事务已然彻底步入正轨,对于那些曾为了革命而牺牲的同志,以种种的形式将他们的英雄事迹保存下来,而对于烈士们的家人则尽可能予以抚慰。
人民政府就向陈松年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庭纪念证”,其上清楚地写着:
“查陈延年、陈乔年两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不朽,其家庭当受社会之尊崇……”
图|陈延年(旧照)
毛主席的特殊关照,以及人民政府颁发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庭纪念证”,都肯定了陈松年一家对于革命的非凡付出。
这让他们在十年混乱中,没有因为陈独秀的缘故而遭致迫害,陈松年与家人自然更对毛主席感恩。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新中国新的篇章,一个伟大的时代就此迈开步伐,而陈松年也由此更为人所知,被选为安庆市政协常委、市文史馆馆员。
后来又去到安徽省文史馆任馆员,以一个重要历史见证者的身份,为人们重述那些光辉的故事。
图|陈独秀(剧照)
1990年,时年81岁的陈松年,追随着父亲去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那儿还有他许多的至亲,半生分离终于得以团聚。
对于陈独秀这个近代历史中的革命巨擘,各界争议一直都很大。
可毛主席却非常客观,一方面严重指出他曾经犯的错误,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而另一方面也从不虚掩其功劳,多次公开说道:
“当我在北大的时候,他对我的影响也许比其他任何人的影响都大。”
图|毛主席(旧照)
“他创造了党,有功劳。”“关于陈独秀,将来修党史的时候,还是要讲到他。”
……
其实仅凭“五四时期的总司令”的头衔,便注定了今日我们将会永远铭记那个意气风发、满腔热血为新中国寻找出路的先辈陈独秀!
-完-
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涉及人物侵权、图片版权、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