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若有千磅英金,中国可以全数支取;我若有千条性命,绝对不留下一条不给中国。不,不是为中国,是为基督。我们有可能为上帝做太多吗?上帝的工作如果照上帝的吩咐去做,绝对不会缺少上帝的供应。上帝一定会供应我们一切所需要的。
2. 顺服上帝,即使看起来有危险,也是最安全之途。
3. 如果我们肯顺服主,则该负责的是他,不是我们。
4. 有时,极小的事能左右生命的方向。
5. 神要我们在患难中学习(和认识)的(东西),比在患难中发生的(事情)更重要。
6. 沉重的苦难代表更深的祝福,试炼不能阻挡我们的工作,反而会使它开展得更宽广、绵延。
7. 四十年来我将圣经反复试验,今天我的信心比四十年前更坚强。圣经里所有的应许都是真实可靠的。
8. 对神完全的信靠就是福;神常常试验,却从不遗弃。
9. 如果你想走信心的道路,不要期待你能透视未来。在旷野,神用云柱火柱带领以色列人,但他们不知道云柱火柱何时升起、升起之后往哪里走。我们的情形也是如此。
10.我们跟主的十二门徒一样:了解得很慢、很小信、很容易失望。可是他们没有离开他,继续与他同行。今天,主也要同样在我们身上作工。
11.依靠主,只要你信赖他,他必眷顾、带领你的此生和永生之事。不信的人只看到难处,但我们的信心却教我们向主仰望。
12.自从神教导我,忧虑是他的事情之后,我就不再知道忧虑为何物,我的责任只是在讨他喜悦,如果我在他的光中与他同行,我就不觉有何重担!
13.无论何事都信靠他,你就永不失望。如果我们能将所有的忧虑卸给他,凡事满足他的旨意,全心全意信靠他的爱和智慧,我们的生活将会如何的充满了喜悦、平安和赞美啊!
14.上帝是一个行动的爱。
15.那位为我们的,比一切反对我们的更伟大。
16.只要是与神有关的,没有一件是小事。
17.若不是神的圣灵日夜浇灌我们,我们周围不信的环境,早就把我们往下拉了。
18.我们要的不是一个伟大的信心,而是一位伟大的神。
19.如果我有一位无所不能的父亲,我又何求于一位一无所能的人呢?
20.即使你毫无知觉,神也在带领你。
21.那位看不见的领导者,常以我们事先不能预料的另一种方式,行另一途径,带我们到达目的地。
22.信靠他的人,神永远给他出路,也不将超出他能承担的试探加给他。这就是神信实的一个明证。
23.没有任何一件患难,神不亲自处理。
24.神预备将我们所要的一切赐给我们,只要我们需要它。
25.上帝花了多大的力气,才让我们知道,没有我们,他也能成事。
26.耶稣与我们距离之近,远超我们的想象,他从不使我们失望。
27.撒但极其强而有力,但是上帝更强、更有力,哈利路亚!
28.上帝绝不犯错。
29.所有的艰难都是上帝显示他自己的据点。
30.神不会将他的圣灵给那些渴望为之充满的人,他只将他给那些顺服他的人。
31.上帝是一个极慈极善的父亲,他绝不忘记他的儿女。
32.上帝的爱保守我们,赐福给我们直到今日。他的爱是不变的,因为上帝是不变的,对于未来,我们毫无所知,但是我们认识昨日,今日,直到永远都是一样的那位,我们将双手放在他的手中,并祈求:请带领我们!
33.在神所说的及由圣灵默示所写出来的每一个字上面,我们都能建殿堂。
34.神与我们同在,只要我们谦卑的与他同行。
35.我们的神,为我们预备了一切,我们只跟他有关系,只对他负责。我们的能力在于他,因着他,我们能坚守困苦,若非有他的双手,我们将沦在悲苦中承受反击、忧伤、失望,他赐给我们的喜乐,是双倍的喜乐。
36.一天当中,没有任何时刻比得上清晨更适合与主灵交。清晨,就该将竖琴的弦为这一天调好。
37.我们一定要腾出时间朝见上帝。我们念再多的圣经,还不如从深部挖掘,以得资源。另一方面,我们所念的也不能太少,逾越节的羔羊必须完全被吃掉,神的话语也是一样,也唯有如此,神的话语才有用处。
38.每天早晨,我从神的话语当中吸取新的信息,然后把这信息传递出。
39.事无分巨细,只要你对他有信心,上帝必垂听、应允你的祷告。
40.真实的祷告要求能力。
41.只有与神的旨意一致的祷告才能蒙垂听。
42.我们唯一的需要就是建立与主的关联,每个人与他有真实、活泼的沟通。如果我们能将此事牢记在心,则几乎所有的困难都能避免或减轻。
43.祈祷对于形成我们性格之助,更甚于外在的环境。试想我们外在的经验,有多少与我们带到神面前最深刻的祈求相符合?
44.一个宣教士的生活中,最困难的就是规律、持续、伴以祷告的读经。撒但可以找出任何比读经更重要的事来做,即使那是最微不足道的一件事。
45.代祷上的松懈,无疑是为敌人开了一扇门。
46.在神的国度里,最大的危机制胜因素是祷告。
47.人在独处中,常会以另一种方式认识神。
48.如果我们真的愿意走在神的光中,真的愿意与世上可怕的争战正面交锋,我们要学习想得更广,祷告的更深。
49.无神的人常常有许多属世的智慧,但是神的儿女却必须当心他们给我们的忠告。神的话语比这些忠告者能给我们更多的智慧。
50.心灵的关怀是什么?你如果了解的话,心灵的关怀就是借着祷告、圣灵的力量、爱与行动、深虑和忍耐,在我们犯错时,唤醒我们的良知,把我们从迷途中带回正路。
戴德生以他对中国文化的敏锐,对传教的热忱而闻名。他也在只有很少的传教士穿唐装的时代已穿起中国服装。在他领导下,内地会成为一个突出的非宗派差会,从所有基督教团体和劳工阶层、单身女性、不同国籍的个人吸纳成员。由于内地会的反鸦片贸易运动,戴德生被西方视为19世纪以来最瞩目的来华欧洲人[3]。历史学者褟嘉路得(Ruth Tucker)总结其一生[4]:
1860年7月18日(咸丰十年六月一日),他从上海启程回英国,一方面是休息,因为他身体累垮了,另外,他希望充实医学的训练,学到像是有毕业证书的水准的程度。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戴德生的旷野时期,他经常祷告,到处传递对中国宣教的负担,并深刻的思考在中国宣教的策略和方向。
1865年6月下旬,戴德生在英格兰南部的布莱顿海滨度假。6月25日,戴德生在海滩上散步,再次想到中国那亿万需要拯救的灵魂,忧心如焚,得到神的安慰与启示,于是他求神为他预备24位传教士,与他共赴中国。从布莱顿回伦敦后,以中国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的名义将十英磅的小额款项存入银行,标志著中国内地会的成立。1865年10月25日,戴德生出版了一本小册子:《中国属灵需要的呼声》,指出中国每天有三万三千人死亡,每年有一百万人死亡,他们灭亡是因为没有基督救恩。中国虽然签订了北京条约,传教士可以自由到内地传教,但大部份的西方宣教士仍然集中在中国沿海的五个通商口岸,中国内地11个省份未有宣教士踏足,所以,中国内地会原则是呼召愿意到中国内地的宣教士,他们最初的目标是希望中国每一个省份都至少有一对宣教士驻点。
1865年9月,戴德生参加苏格兰基督徒灵修大会,引用箴言24:11-12:“人被拉到死地,你要解救;人将被杀,你须拦阻”,向会众分享信息。10月,又在密尔美灵修大会(Mildmay Conference)上分发他的小册子《中国属灵需要的呼声》,影响颇大。1865年10月,戴德生差派差曹雅直(George Stott)与范约翰范明德夫妇(John & Ann Stevenson)前往浙江宁波,与此前已在那里的宓道生夫妇(James & Martha Meadows,1862年,次年宓师母病故)、乐曼小姐(Jean Notman,1864年)、白克敌(白保罗,Stephan Paul Barchet)、江郎笔(甘比治,George Crombie)、施金娜(Anne Skinner)等5位男女宣教士会合,至此中国内地会已有8位传教先驱先行进入中国。
1866年,戴德生选取了倪来义夫妇(Lewis & Eliza Nicol)、童跟福(George Duncan)、路惠理(William David Rudland)、蔡文才(Josiah Alexander Jackson)、卫养生(James Williamson)、史洪道(John Robert Sell)、巴爱梅(Emily Blatchley)、福珍妮(Jennie Faulding)、包玛莉(Mary Bowyer)、包玛丽(Mary Elizabeth Bausum)、班苏珊(Susan Barnes)、贝玛丽(Mary Bell)、夏安心(Louise Desgraz)、麦克莲(Jane McLean)、劳莉莎(Elisabeth Rose)等16名应征的男女宣教士,5月26日,戴德生夫妇带著四个孩子,率同这16名宣教士,乘兰茂尔(Lammermuir)号帆船离开英国,称为兰茂密尔团队(Lammermuir Party)。1866年10月 (同治五年九月) ,第一批内地会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选定的第一个传教站是浙江省会杭州,以此为基地,迅速扩展到浙江许多城市,特别是南部的温州。内地会在中国建立的第一所教堂——崇一堂位于杭州清泰街新巷,近年易地复建,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礼拜堂。
内地会后来成为“信心差会”跟世界内地宣教的榜样,西方宣教史以他作为分界线,可以看到戴德生在宣教运动上的重要性跟地位。内地会的“信心原则”(Faith Principle),就是凭著信心按照神的呼召去做要做的工作。经费上有困难的时候,他们不公开向人募款,而让神感动人来帮助他们的需要。
1868年8月 (同治七年七月),戴德生抵达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的战略城市江苏扬州,计划以此为基地,将福音扩展到华中和华北。8月22日,扬州皮市街的内地会传教站受到上万名暴徒的攻击、抢劫、放火,戴德生怀孕的妻子玛莉亚也在跳楼逃生时负伤。这就是著名的扬州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