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效应,食髓知味,偏好的塑造

文摘   情感   2024-04-24 19:23   上海  

本篇纯闲聊 


1


我发现,人越看什么,越关注什么,就越能发现环境里的什么。


早年我没这么关注帅哥、就算关注也没到现在这个程度时,经常在人群中看美女看得应接不暇。那时我关注自身的身材和容貌,也关注穿着打扮,羡慕很多女生的腿型和身材。所以在人群里我总是能一眼看到美好的女性,她们身上有太多我关注的点。我很少能发现人群中的帅哥。


后来有段时间我和两个gay友走得很近,我说哥少,他俩都是瞪大了眼睛表示你眼瞎吗?满大街都是啊!于是在我们去的任何场合,他俩就开始播报,左前方多少米有个什么什么样的帅哥;你的几点钟方向又有个什么什么样的帅哥;你看前面那个后脑勺和侧影,那人肯定帅……

一开始他们报完我还很久找不到人(就像现在我报完,我的女生朋友也常常找不到人一样),后来渐渐地,我开窍了,看多了后视网膜效应形成了,我也有了帅哥雷达。


加上差不多同时,我越来越不关注女性外貌了,低外貌焦虑后的松弛让我不怎么关注女性的身材打扮妆容等等了,不看这些内容久了,也就让我越来越看不见路上的漂亮女生了。美女看不到了,但角落旮旯里的帅哥都能被我侦测到,50米开外根本看不清脸的时候一些气质特征就能让我感知那会是个帅哥。于是我和朋友的画风变成了:

我:前方有帅哥。

朋友:哪?哪哪?

朋友:刚才那姑娘好漂亮啊。

我:啊啊?我没注意到。


我觉得这个改变和体验挺好玩,人的可塑性太强了,人也真的很难客观,越看什么环境里越有什么。


还有喜欢的类型也能塑造和有迹可循。


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更喜欢白男或者拉丁等等其他族裔,但是现在完全提不起劲,我现在就非常专注地爱日系。

这是有迹可循的,我第一次感受到真实男性肉体带来的荷尔蒙冲击是2002年看韩国世界杯的时候,那届世界杯的颜值水平太高了,帅哥太多,看不过来完全看不过来。我和我爸都在电视前看得很带劲,但他肯定不懂我的点。虽然那时看漫画也会很有感觉,但3D具象非纸片人还得是那届足球运动员。

(再吐槽一下我爸把我当儿子养的表现,他不让我看电视剧,但带着我看球和看F1倒是很起劲……看的也都是老外。)


上大学后我终于自由了,大量看剧看电影,整体还是美剧看得多,电影从数量的角度也是西方的占比比较大。于是就让我的审美和当年的西方主流审美很一致,喜欢晒成小麦色的皮肤、运动感、很man…… 加上后来人又在国外,所以衔接得很好,审美在这个体系里,又在这个体系里落地,看得见摸得着,循环加强这个体系里的视网膜效应和审美偏好。


回国后巧了,某个时期在做00后人群项目、都是和他们打交道、研究他们喜好的时候,又受我妹影响,一起看男团小偶像,这个风格很容易和小时候看的漫画结合,看着看着,我审美转向了,我喜欢日系小男生了…… 审美换体系的同时,上海又适合落地新的偏好,再次走向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循环加强审美偏好。


我一度担心,等我老了还喜欢年轻小男生怎么办,可能不太体面,画面也不和谐。但再一想,人的可塑性太强了,到时我就多看看成熟男性为主角的戏嘛,看多了就会喜欢的~

也看看到时我在哪个国家,身边有些什么族裔和人群可选,有啥人我看啥剧,主打一个灵活和视网膜效应塑造。



2


最近身边有3例分手样本,女生都有点念念不忘,说对方哪哪哪特别合她心意。可是啊,这些合心意的点都是她们一开始根本不知道的,是处着处着发现这点适合我、这点我也喜欢的,甚至有些点是分手后才发觉自己喜欢的。

然后这些点就成为了锚点,如果新认识的人身上带有这个锚点特质,那能迅速获得好感,相反没有的话,对方将很难获得机会。


我觉得,这叫食髓知味。

有很多的优点,在我们没有真正受益过享受过的时候,我们是不知道的,而经历后就食髓知味地知道重视了起来。所以人总是容易在新的人身上找寻前任的优点。


其中一位朋友在分手后和别人都做不下去,一度很绝望说性生活被毁了。这种情况有些人会说,看,人还是感情动物吧,性和爱还是不能分离吧。但这位朋友显然不是这种人,所以我很好奇她的点是什么。

她说,只是和前任的性体验太好了,阈值刷到了巅峰,一切都是她最理想的样子。然后和别人做的时候,会在很多的时间点脑子里冒出来,这个时候他怎么不这样呢?那个时候他怎么不那样呢?然后就会走神比较,无法投入。


我说我太懂了,这么说来狗崽也毁了我的四爱,在这个形式里,他的所有表现、所有反馈、所有互动,视觉、声音、味道等等,都是我最理想的样子,所以和其他人我也会有提不起劲的感觉,会对比他怎么不怎么怎么样。但是好在只是毁了四爱,好在我的形式够多,最喜欢的橙子没有了,我还有苹果、葡萄、香蕉…… 我最近在常规一爱范畴挺开心的。


一个月后,朋友找到了新的高峰,她很开心,是和之前的点不一样的新的高峰,快乐的性生活又回来了,原来还是可以超越的嘛。


此外,虽然有些自己偏爱的点往往要在感受过之后才明白,但其实还有一些点,并算不上优点,充其量无功无过,但因为习惯、喜欢过这个人、怀念等情绪,会把这个人身上的一些不算优点、自己本来也不见得会喜欢的特征,也一并打包成自己的偏好了。



3


如果是一道口味完全未知的菜,看着图片,我们几乎无从想象,也不会多馋。

而如果是吃过的好东西,看着图片我们可能就开始流口水了。


我觉得恋爱或性的经验都是如此。

人在经验丰富的时候更易感。


记得经验少的时候我非常难被撩拨,在很有性张力的人旁边我也很淡定。而现在,隔着三五米远我都能感觉到荷尔蒙了。


以上种种。

偏好和锚点是可以塑造的,这种可塑性好像反而让我松弛。

也不用太执着于拥有过的。


多吃点。要去吃,才会知道味道,才可以想象。而吃着一个菜系觉得好,也不要觉得自己的口味就是如此了,就一定偏爱这个菜系了。很多菜系都很好,把可能性放大一点,恋爱和性的经验也是,越丰富,越不会局限自己,越不会在下一任身上找前任。





相关阅读:

橙子,苹果,喜欢,爱,性

情欲的起源与锚点(四爱样本)

Alpha101x的人类观察
活成一个人类样本,观察其它人类样本。爱,自由,快乐。关于自我主体意识、如何自在地活的探索记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