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在地活:一切为我所用的主体建设

文摘   2024-09-04 20:06   上海  

我走过了漫漫长路。
我现在的自由、轻盈和快乐不是我天生或者我的成长环境赋予我的,而是我拼命自救,多年后慢慢达成的。

回想起来,我15-25岁这十年,我努力的重点是自救,不要长时间处在抑郁状态里,要有生的动力,要从虚无的状态里走出来感受生活的真实,要能提得起劲去做一点事情。
在25岁的时候,我才能做到用忙起来、强制填满生活的方式,来不再时不时被消极情绪吞没,达成了有初步动力活着这件事。

接下来才是,那要怎么活,活成怎样?
25-35岁这十年,我好好探索了这个问题,在俗世里摸爬滚打,尝试了不同方向,从顺应原生家庭到反抗原生家庭,从尝试融入主流世俗到坚持独立自我,在35岁时我才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答案,自由、轻盈、快乐,并在随后的这两年里愈发如此。

这个自医的过程我能总结出不少经验和方法论,其中就包括一切为我所用。写出来供参考,希望别人的路径不要像我这么漫长。

初中时最抑郁、最没有求生欲的我,自我觉察我的内心是一栋独立小屋,它是冰冷阴暗的毛坯房,都是光秃秃的水泥也没有家具,极不舒适。我的内心痛苦而不安宁,我在我的内心里呆不下去,我要自救,而我的原生家庭提供不了任何帮助。
所以我必须从外界拿,我要用一切方式方法,把我内心的小屋打造舒适。
最快的方式就是抄抄改改他人的装

我初三时喜欢过一个女生,她看上去阳光开朗又会交际,是无论男女都想和她一起玩、很受同学欢迎的一个女生。不管是阳光开朗还是会交际,都是我当时最缺最向往的品质,最想往这个方向靠。因为座位靠近的原因,我们从搭上话到成为朋友,我没想到最后还可以成为她当时最好的朋友,我觉得很幸运。
可真正走进彼此内心后就发现了,她的阳光只是表面,她内心的小屋是破败的,阴暗程度可能比我更深,而且她似乎向往下坠,而我才开始向阳自救啊。所以我回避了。但总归学到了一些开朗表象和初步交际。

我的第一个全方位的恩师就是高中好友beta007,她也是看上去阳光开朗会交际很受欢迎,而越了解越发现,她的内心比外表还温暖。不管是如何和人打交道,还是她所有的思维方式和角度,善意地解读这个世界和人类、她积极地肯定他人和自己、她乐观地看待未来和人生,她就是这样全方位地对我产生了积极影响。
虽然同时我也观察别人,也交到了其他的朋友,但就内心小屋这件事,别人也没有什么全面的样本让我心生向往,只有beta007的太棒太温馨了,她墙刷奶白色我就刷奶白色,她装的是什么窗我就配什么窗。(从她的角度大致是,你这个阴郁风毛坯房挺别具一格的嘛。)
看到好的样本就依样画葫芦。至此,我那毛坯房初装了一下,我没那么难受了,能稍稍正眼看看自己内心了。

大学后、尤其是出国后,更是进入了广泛的学习借鉴期。
每一种文化、每一种生活、每一个个体……有什么能启发到我,我能抄袭借鉴些什么,来装修我的小屋,让我的小屋更舒适。

如果我是一栋小房子,那我经常从这个人这里拿点这个、那个人那里拿点那个,拿回来装点自己;遇到特别喜欢的人类就像是从人家那里淘了个心仪的大件;长期朋友不仅时不时就塞给我点什么还帮我一起布置,我这栋小房子里充满了她们的印记;治愈的前男友们就像是帮我刷过墙、修补过房顶的对象……
最终都是沉淀成更好的我自己。

Alpha101x,公众号:Alpha101x的人类观察主体思维:从别人身上找构建自己的一砖一瓦


关于和人的接触交往,无论关系,20岁左右的时候基于当时对人性的了解我给自己定了两个规则,不是什么大事也没有严格执行,但现在看来收获颇丰。

1、不要看人缺点,遇人只看好的一面
没有几个人经得起细看,我又很能看穿人。如果抱着一种挑剔的窥人心态,那我就没必要社交了,谁都不完美,谁都有丑陋和局限。可是,大多人都不会在你生命中太长时间,大多人和你的交集都会非常有限,TA不好的那一面又能给你带来多大负面影响呢?

构建好自我边界,拒绝和隔离来自环境和他人的不好影响,在此基础上,过于看见个体的负面于我无益,大多情况都没有必要去评判人,看穿人丝毫不是值得得瑟的本事。
TA能给我带来些什么好的,能让我借鉴些什么、启发我些什么才是重点,而不好的一面,关我屁事。很多人的小屋我都并不喜欢,但只是参观一次总是值得,总有些什么我可以借鉴的地方。当反面教材了解一下房子不能这么装修都好。

这也是我常年享受陌生人社交、一直在用社交软件的原因。别说是找一位好的恋人了,哪怕只是找一个愿意多往来几次的搭子,都大概率挫败,但如果像我上面的心情,大概率都有所收获。而我的小屋在这家抄了个壁炉设计,在那家学了点花园养护,越来越舒服,我的装修灵感也越来越多、世界越来越大。

2、不要说谎
十多岁时我喜欢测试说谎这件事,然后发现,只要你愿意说,别人就会信。谎言没那么容易被看穿,或者没人想深究你的表述。把谎说得天衣无缝并没有多大挑战性,这事挺没劲的,我逐渐发现,说真话才是更有挑战性的事情。

说事实、表达真实的自我感受和观点,需要强大的底气和自我认同,可以坦荡不粉饰地把真实的自己给别人看,这是第一层挑战。第二层是,哪怕你愿意,很多时候都表达不好自己,在成长环境里不被鼓励向内探索和表达自我的人们,需要多练习才有表达内心的能力。

在有意识尽量不说谎、不粉饰自己的这些年里,我收获巨大。越表达真实的自己越能收获真实的反馈和被看见;越表达真实也越能正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剖析、发现问题、疗愈和成长。
这是走向坦荡从容的必经之路。

在我选择不用言语糊弄他人的时候,他人并不见得在乎(有些情形下的他人反而希望被糊弄),受益者只是我自己,最终是我没有糊弄自己。


说回内心的小屋。
虽然很早我就在潜意识里把内心比做小屋,但是在后来我才能描述小屋到底是什么。小屋的建设象征着一个人主体性的建设,小屋的风格反映出它主人建设的方向,小屋被打理的程度反映出它主人的自我修炼程度。

小屋里有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我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我喜欢中式还是西式的风格,我喜欢简约舒适还是富贵奢华,阳光房还是哥特风。
20岁前我没有出过国,但我的小屋却没有什么中式风格,因为我不喜欢就没有照搬。而接触到更受自由主义、人本主义、女性主义等影响的生活方式时,我却迅速大量认同,借鉴得非常多。
我要在我喜欢的生活方式里、我喜欢的风格里,才能自在地活。

什么是我喜欢的生活方式、我有什么可选,我们很难靠想象去构建完全没有见过的东西,通过书和电影、阅读和研习是一种方式,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互、真实人类间的互相启发也是一种方式。一切为我所用。

小屋被打理的程度就是一个人自我修炼的程度我怎么和自己相处,我的脾气和个性怎样,我在我的内心里是否自在。自洽,这间小屋才会呈现出宜居的样子。有些人不追求宜居,就喜欢阴郁哥特风调调,那也是自洽,人家就是在往这个方向布置。但我喜欢阳光洒进小屋,温暖的感觉。

近年我内心的小屋愈发舒适,自在、自洽,所以自内而外、外在看上去才有了点自由、轻盈和快乐的感觉。
而我知道这屋子的建造和硬软装,都是从不同人那里学习、借鉴、启发而来。所以现在我也很乐意把我的小屋给别人看,互相启发,多样性本身就是意义。

一切为我所用,人与人之间就是要互相用起来啊,这是再积极不过的事情了。不管是自我修炼还是寻求更多的发展、人脉或资源,都是一个逻辑。

自我和宜人是完全不冲突的事,自我在前、宜人在后。在确定能维护好自己的自我、接纳个体的自私的情况下,自然会去看怎么在不妨碍自己的情况下宜人一点。就像飞机的氧气面罩说明,要给自己带好了的情况下,再看怎么帮助他人。 
先活出自我。当我把自我这块照顾得越好,我越松弛而有余力,我的宜人性也就越高。而且由于我的宜人性是完全不委屈自己的,所以我还很能从中获得快乐,享受其中从而走向正循环。
人要在拥有绝对的自我之后,才能不压抑生命力地宜人。

Alpha101x,公众号:Alpha101x的人类观察旅行,磨合,与第一次谈开放关系


内心小屋建设得足够好后,会有很多不一样。
个人最明显的感觉是,我可以放空了。放空和发呆状态的我,内心自然升起美好和愉悦,人是开心的。而以前,我不能停下来,不把自己填满就担心负面情绪找到空隙涌上来把自己吞没,我之前是主动选择在职场里做牛马卷,甚至还能同时创业,我需要忙到没精力空想。
这是一种回避和自己相处。

后来闲了,我发现放空的自己怡然自得,阵阵快乐上涌,淡淡的愉悦感充盈内心,我简直舍不得多安排事情。于是我知道,我脱胎换骨成功了。放空会呈现一个人的底色,所以之前我放空会被阴郁吞没,而现在,我的底色是快乐了,我自救成功。



上面的感受在先,在那之后就是人际上心态的转变。任何接触我的人都像是被我邀请来家里坐一坐的客人,大致会有这样一些情景:
无论关系,认识新朋友还是约会对象,有些人一看我的小屋就觉得太温馨太舒适了,我具象化地构建出了TA的理想,所以想向我靠近。就像当年我想靠近beta007一样,都是被对方内心的小屋吸引。把自己建设好了,很多好的都会随之而来。

也有些人难以认同我的小屋,比如不用华丽装饰啦,不预留儿童房啦,不符合主流装修风格啦,那我们也不用勉强往来。
而有些人喜欢我的小屋,但我不喜欢TA的,我们也很难礼尚往来,总归串门是得相互的。有些人的小屋不见得就布置完善了,但已经可以看得出风格和方向我会很喜欢,那我也很期待。

他们都是客人。
常年的朋友都在我这拥有房间了,恋人也会在小屋里或长或短地住下,但他们都是客人。尤其是在性缘关系上,会有很明显的这种心态,就是你帮助打扫小屋,习惯良好,对我有积极影响,那我就欢迎你来往,你对我有不好影响了、减少我的开心了,我就把你赶出去。
我不觉得我要找一个人共同构建小屋,那样太麻烦太低效又太多风险了;我也不觉得我会享受长期寄居在别人的小屋里,因为对方随时可能把我赶出去,再舒适那也不是我的,舒适是因为对方构建得好,不如我把他的这个能力学去那才是我的。

一个新鲜的例子,一位友友在关系里处于下位而不自知,她说,我们都很开心啊,他很喜欢我。我说,因为你说你们开心主要是因为他,他又帅气又会来事又脾气好,你只是配合,你和别人不见得有这么开心,而他和谁都可以处得很开心的样子。
这就像他把自己的小屋打理得很好,谁住都舒适,而你没有具备同样的能力,所以他对你来说更不可替代一些,很多时候都不是被喜欢得更多的那个人有更多的主动权。
甚至喜欢人也是一种能力,有些人很寡淡没什么感情,而有些人的感情丰沛热烈,热烈是他的能力。深情的人经常深情,很少有人会深情却只深情一次。

我也是如此,我很清楚经营好一段关系是我的能力,我的小屋足够舒适足够吸引人,我想让谁住让谁住,主动权明显在我手上的时候,我反而放心大胆地愿意喜欢对方更多一点。

不管买不买真实的房产,都逃避不了要建设好自己内心的小屋啊,都是加安全感和主人翁意识的。而自己内心的小屋建设好后,不可能没有强大的主体意识、不可能不自我维护的,我这么辛辛苦苦弄的,谁敢来撒野。

这篇说的小屋的心态,主要是帮助建设自我的主体性。我这个主体可以具象化为一幢小屋,从外界搜刮一切,为我所用。以这样主体性的心态看自己,建设自己,然后再延伸到与他人的关系。

更简单的说法是我是一棵树,我吸收环境里给予我的一切茁壮成长,阳光、雨水、土壤里的养分,都为我所用。但建设小屋的心态更具体,我觉得是一个挺好用的模型。



更多参考:
情绪机制:TA们为什么拿不起也放不下 (九宫格情绪分区)
主体思维:从别人身上找构建自己的一砖一瓦

Alpha101x的人类观察
活成一个人类样本,观察其它人类样本。爱,自由,快乐。关于自我主体意识、如何自在地活的探索记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