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关系的基石和时机、偷腥、多元关系的恋爱感讨论

文摘   2024-06-26 20:20   上海  

记录一下近期对开放式关系open-relaitionship、多元关系polyamorous relationship的思考和与不同朋友的讨论。


两者大致的区别是,开放式关系是基于一段1v1主关系,两个人深度绑定、互相承诺,这段主关系是唯一的。基于此,两人达成一致可以允许对方去做哪些探索。最常见的就是性上面的开放,我们是彼此唯一的伴侣,但允许对方有其它的性关系。

多元关系也是多偶关系、多边关系,没有唯一的1v1主关系,而是平等地拥有不同的伴侣关系。也就是,我拥有不同的伴侣,每个关系我们都可以彼此承诺,我的每个伴侣也会有不同的互相承诺的伴侣,我们是在一个大的关系网络中,自由构建关系。


长文先上提纲:

I.开放式关系的基石和时

II.开放关系不如偷腥?为什么有些人无法走向共赢

III.多元关系如何保持恋爱感



I.

开放式关系的基石和时机


我见到的好的开放式关系中的伴侣,他们一定也是对方最好的朋友,他们享受跟对方分享自己的人生体验,并在讨论和交流中碰撞出更多,找到更多可能性,并发自心底地希望对方拥有更多。好的伴侣会彼此助力、让彼此活得更广阔,而不是更狭隘拘束。

Alpha101x,公众号:Alpha101x的人类观察一个开放的人是为什么不碰已婚或非单身


我发现能不能理解和操作开放式关系这件事,大致取决于人们在下面这些点上的不同看法。


1、自我物化和物化他人

很多人走不出对自我和他人的物化和工具化,并在这个框架内找到了爽点。比如喜欢自己是忠诚的,身体专属于一个人,比如喜欢对方的身体是仅仅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此外,人很难完全走出对特权和优越感的追求,对伴侣的独占和支配是一种简单的特权实现形式。

2、关系是否深刻、是否有安全感

越是灵魂层面深度连接的关系,越有安全感去接受肉体只是一个体验工具。我们有更深度的共鸣,我们在灵魂层面彼此拥有特权。基于我们之间真实的特别和无可替代,我们双方都没有不安全感,所以,我们愿意给到彼此更多的自由去探索,让人生更快乐更丰富一些。


Zoey纸皮: 那如果男生说我就是喜欢36D波霸的感觉,然后出轨了,那可以接受吗? 

Alpha101x: 如果是公开透明的,我觉得很好接受啊,说好就行。如果是我的伴侣,我们感情很好我又没有36D,那他有这个愿望,我很希望他的人生圆满,不要留遗憾。如果我有这种很确定的想法的话,我也不会为了伴侣委屈自己不去实现。真正相爱的人是会希望对方愿望达成的。

Alpha101x,公众号:Alpha101x的人类观察爱情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亦或无事生非


3、主体性和人性

有主体性也顺应人性的人,才有真实的独立的自我去探索和体验,才不愿意压抑和糊弄自己的人生,也才有开放的需求。常见人把自己当成神或者奴而活,他们活在严苛的标准里或者别人的审视里,他们对自己的判断来自外界,比如有些人的成就感来自于被称颂的完美正确和隐忍的牺牲付出。

我不压抑我自己,我能自我觉察,活得像个人,接受人性的欲望、弱点和倦怠,所以我也更容易理解人性之下的一些追求。


所谓文化和环境的开放或保守,开放一定是和不压抑人性、活出主体性、减少工具人属性挂钩的。所以越开放的环境,越能理解个人对自己肉体出于个人意志的支配,而不是用来顺应规训和约定俗成的使用。而开放也一定是和自由意志挂钩、增加控制成本和变量的,所以永远不会被国情下的主流鼓励。


4、新鲜感和稳定感的双需求

只想追求新的探索的人,可以不用停下来经营一段长期稳定的关系,所以没有开放式关系的刚需。而对有些人来说一段熟悉和稳定的关系已经能满足他了,再在这上面花费时间精力有所不值。我有观念开放的朋友实际并没有做出开放的事情,就是懒得,就是在这个方面没有太多追求。

一边需要长期稳定的人生伴侣,一边还想探索更多的人,才会需要开放式关系。而同时想要这两者,是再正常不过的人性。


这4个点是相互交织的。

简单来说就是,开放式关系的基石是,在开放作风、互不物化、自我觉察的环境里,双方更认同灵魂共鸣、依恋共生、共同利益等等才是一段关系的核心。肉体只是体验工具,独占也没有更多收益,而不独占的话,反而能收获更多体验之下灵魂更丰富的伴侣和更健康的主关系。

共识之下才有共赢。其实能达到上面这样的伴侣不少了,所以简单的只是开放一下肉体的开放式关系越来越常见了。


还有就是开放的时机也很重要,早了不行,还是要到后期才适合开放,成功率会比较高、矛盾会比较少。

一方面是初期彼此的信任和默契还没建立起来,要等双方构建完成了各类专属特权链接、彼此给到的安全感和信任满溢的状态下,才适合去各自经历更多,才有心情为对方的经历和收获感到高兴。

另一方面是热恋期对专注度的要求比较高,开放得太早容易削弱主关系的浓度和体验。而两个再丰富的人,几年后也会陷入平淡,到时再开放关系更顺其自然。


上面这些,就是我对身边好的开放式关系的总结。而没有经过专注期打磨、一开始就是开放式、还经营得很好的长期关系的例子我暂时还没有。短期关系的话其实谈不上什么开放不开放的。


就我个人当下来说,如果很喜欢的话,我是需要专注期的,因为专注才容易营造特别感、互相赋予特权的感觉,越有特权感越有恋爱感,关系才够迷人和深入,才够建立深刻的羁绊。而当关系走向长期,肯定不是靠恋爱感来维持了,情绪上进入平淡稳定期、信任和安全指数又非常高的时候就很适合开放了。


II.

开放关系不如偷腥?

为什么有些人无法走向共赢


单说事实上作风已经很开放的地区和人群,大家对私生活和性关系的态度表面上已经很随意和不评判了,但东亚文化下,开放式关系还是少很多。我总结了下面这些原因。


1、物感>人感

文化下对人性的长期压抑,长期把人工具化、角色化的态度,导致无论男女、无论是看待自己还是伴侣,都物化感严重,人感不足。

我都不把自己当人,谁不压抑着憋屈着呢,你怎么就那么把自己当人呢?我们从不被鼓励在意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屡见不鲜的样本是男方的性能力跟不上女方的需求,女方提出了开放式关系,仅开放身体,两人还是彼此唯一的伴侣,但被男方否决,他不能接受。我知道的其中两个例子还是彼此深爱为前提的,男方很爱、在其它层面也很愿意付出,但仍然觉得女方应该选择自我压抑。最后因为不能达成一致导致分手/离婚,也仍然不能妥协。

所以哪怕爱,也仍然跳不出他们对伴侣的定义是,先是物品和角色,之后才是人。


当然,上面样本中的女性已经很进步了。也很常见女性自我物化严重,无法理直气壮地去追求性愉悦。


2、他们不想和伴侣做朋友

哪怕两人各自出轨也根本不相信有人能长时间专一,他们也不会坐下来好好谈开放式关系。因为他们,不想跟对方做朋友。

他们都只想要各自尽到各自角色下的任务,只想有有限的交集,而不想跟对方多沟通交流,尤其不愿意多交流体验和感受等虚的层面的东西,他们并不真正对话。太多人这样说;“TA可能也在外面有点什么吧,但不要让我知道就好。”


文化下的我们本来就不被鼓励表达自我感受,本来能力上就有所匮乏,还要和有复杂利益交集的伴侣来沟通情绪和体验层面的东西,对于擅长追求实用和喜欢打压情绪的人群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3、他们不希望伴侣好过

很多人都在关系里不情不愿、有所不满,都觉得自己吃亏,都觉得对方付出不够。很多人是被环境裹挟而选择的婚恋,而不是出于到位的感情和主观上想要如此生活。在这些委屈和怨念下,不互相打压已经是客气了,不可能还有心情希望对方更好过。


如同之前说的,开放式关系的出发点是发自心底地觉得对方可以拥有更多,活得更丰富更不压抑,双方都是如此,这样“我们”这个利益共同体就会拥有更多,一起活得更舒展。

而在上面3点存在任何1点的时候,就没有谈开放式关系的基础了。这些自我压抑的人需要用暗戳戳的方式达到心理平衡和释放人性,偷腥才是他们的选择


开放式关系是先争取权利,然后坦荡地去拿权利赋予我的东西,而腥就是要去拿我权力之外的东西,我有这个权力了那也就没有意义了。重点是我得了不该得的,这才能满足人的幽暗心理,才有占了便宜的感觉越是环境压抑,越想要背叛规则、突破禁忌,这样才有报复感,从而心理平衡。

背德本身就是目的,偷腥似乎是都市人代价最小的叛逃的方式之一。


活在笼中才会感受出笼子的快乐,而我这种自由惯了也不被规则束缚的人,就感受不到偷感的快乐。对我来说单身的人那么多,我碰不单身的干嘛呀。

但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比如同样条件的人,一个单身一个不单身,对于一小撮人来说,搞那个不单身的能获得更丰富的情绪体验,有些人就是喜欢偷感和占了便宜的感觉,还有些人喜欢竞争和争抢,喜欢引入输赢概念较劲,还有些人潜意识里喜欢找机会刷情绪巅峰,破碎和伤痕累累才带感。都是满足幽暗。


如果说开放式关系还有个框架,那多元关系就是完全抛开了框架,得完全靠自己探索,每个人都在构建不同的模型。



III.

多元关系如何保持恋爱感


友友A,她在成功的开放式关系后继续探索,选择了建立多元关系。她明确想要不同的伴侣,平行关系,都有承诺,没有主次。她喜欢复杂而丰富,太简单的关系模型不够匹配她的丰沛。


对比其中的两个伴侣,1号男生是一位内向的人,他之前只是常规恋爱并没有多元经验,在关系期间他也没有其它并行的关系。

2号男生是一直都在多元关系里的,他有不同的伴侣,他的伴侣也有不同的伴侣。他在这样的关系中习惯而自在,日常也会聊及和更新其他伴侣的情况,就像互相说起家人一样,如果有大家都感兴趣的活动也会很自然地一起行动。


对比之下,A感觉和2号男生相处得很融洽,关系松弛有度,对于未来的计划和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能达成一致,没有任何矛盾,可是那种感觉就是很朋友、很标准的优质人生伴侣,但缺少了些热烈和激情。

而1号男生完全相反,他只是暂时地被带进多元关系里,他并不想往这个方向深入发展,所以两人的大矛盾很多。但是,1号男生带给她的体验更好,更有恋爱感,俩人之间有一种专注的小氛围。

一个是彼此懂得和合适上的好,一个是激情和恋爱感上的好。她一度迷惘这两件事情是不是就是冲突的,是不是只有在单偶制的模式里才能出恋爱感的氛围。


对我来说是的。因为恋爱感这种文化属性的东西,是被定义的,我们很难跳出已经接受的概念去重新定义。恋爱感的重要构成是专注,我们要给到对方特权和优先级,他只对我这么好,只有我有这样对他的权利,我们有属于我们的专注小世界。

而当我和别人平行、权利和待遇相同的时候,特权感消失恋爱感也就消失了。


对A来说也不一定,她后来有遇到其他多元关系中的人,他们约会的氛围非常专注而浪漫。对她来说只要相处的时候专注,恋爱感就出来了。


除了恋爱感,A还有过一个迷茫阶段,是和1号男生分手的时候。分手后她陷入了一段很彻底的悲伤失恋期。她说,这个难过影响到了我和其他人的相处,如果说原来有设想多元关系就像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风险是降低的,那现在看来不是,其他伴侣的存在并不能舒缓我的失恋情绪,该多痛苦我还是多痛苦。失恋期里和其他人相处的时候我根本提不起劲,反而影响我的其它关系。


对我来说也是,如果是一段真实的彼此看见的关系,我很知道他是怎样、我们是怎样,分开时的难过程度只和我们感情的深浅有关,和我有没有其它关系、有没有其他人爱我关系不大。

A说,我也在思考,如果是这样,那搞多元关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我当下的粗浅思考:

1、多元关系挺适合淡人的,就是一个独美的自由人,有爱但只想要浅浅淡淡的共赢关系。不想去经营大范围的重叠生活,不想和任何人建立彼此负全责的传统伴侣关系,但又想要一些稳定有爱有承诺的长期关系。


2、多元关系也适合喜欢折腾的浓人,就是一两个人或者简单的关系模型不够他折腾的,他有足够的爱、能量、精力想要在这上面多探索。之前聊过爱在当下是奢侈品,很多人没有心力和条件去追求爱,但贫富悬殊,有些人就是有过剩的能力想要去搞大模型。

理论上也是很适合高需求宝宝的,但事实上高需求宝宝往往喜欢自己是专注的、喜欢专逮一个人作,这样自己才带劲。


3、不管是开放式关系还是多元关系,都是在搞关系,只是关系的规则灵活了起来、可以自定义了、更人性化了,无论如何都是适合喜欢承诺、喜欢互相绑定、喜欢建立关系的人。对于不喜欢搞这些、全靠感情和情绪推动、走哪算哪的我来说,哪种方式都不想要,我不刻意建立关系。


我在和人的互动中走哪个路线是根据具体对象来的

a) 对于一般喜欢的人,就是我愿意接触往来但没有多爱,这类我比较佛,我很难有想要去约束对方的心情(约束也是要花心思的,对方不值得我这个心思),而我也不会接受对方的约束,会说清楚。

这样的关系不会有太多情绪,也不费神,同时处几个叠加起来的浓度正好,也是不错的平衡方式。


b) 对于很喜欢的人我就很有占有欲,我会约束对方,我自己也没有那么多能量可以高浓度地多爱一个

单身体层面的开放关系吧,理论上可以,但我之前只有过单边开放的机会,就是说好对方不可以、我可以,所以我并没有实际感受过平等的开放式关系。理论上可以接受,只是需要过了专注期,但事实上不好说,毕竟我喜欢的权利游戏就是带占有欲的,而对方也往往乐于接受出于性癖的物化只是两个人的小游戏,就像女权主义和女m属性不冲突一样。


一般喜欢的人想约束我,那不行,我不接受。我很喜欢的人想约束我,行行行,听你的,你开心就好。够喜欢是小概率事件,值得倾力纵容


最后。

不管是开放还是多元,我觉得都是人探索自我、脱离工具人属性的方向。搞这些的前提是,解放自我,维护自我亦维护他人的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主体性很强,同时还愿意兼顾他人的利益,不自我牺牲,也不要求他人牺牲。

当单身是一个选项、没有必婚主义后,我们越来越不愿意为了组队有所牺牲,只能拥有更多,不能放弃原有。所以开放和多元都是在探索怎么减少压抑,少牺牲、多共赢地组队



相关阅读:

人在感情里成熟的标志就是能把关系处舒服了,不委屈自己,不勉强对方,进退有度,追求共赢。如果我们都以自己为先,再以同理心去对待对方的感受和尊重对方的利益,这样的关系不可能会走向极端。我们不可能陷入一错再错,不可能被对方一而再伤害,不可能经营到双方面目可憎,也没有那么多的委屈和隐忍,也就没有那么多的老死不相往来。

Alpha101x,公众号:Cloroom可洛如的客厅买卖不成仁义在——共赢思维



Alpha101x的人类观察
活成一个人类样本,观察其它人类样本。爱,自由,快乐。关于自我主体意识、如何自在地活的探索记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