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 | 国学 |艺术 | 哲理 | 养生 | 视觉 | 美文 | 杂谈
智慧 | 国学 |艺术 | 哲理 | 养生 | 视觉 | 美文 | 杂谈
文化提升品位,阅读改变生活
自然界万物都有其自然天寿,人也不例外。
然而,为什么人类达不到自然天寿呢?
《内经》第一篇,名为《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主人公黄帝就曾向他的私人顾问岐伯,提出了一个我们至今还面对的问题:“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我听说上古之人,都能活到百岁以上,而且动作还能保持灵敏不衰;而时下之人,才年过半百,动作就变得迟缓衰弱起来了。这是时代不同造成的呢,还是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造成的?
足以可见,长寿、健康不是现代人类才希望拥有的,而是在进化过程中世世代代的人们从生到死都在面对的一个重大命题,所不同的只是追问的方式、方法而已。
从根源上说,人是从哪里来的?
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和其他生物一样,都是天地的产物。万物之源在我们中国文化中叫做“道”。
道生一,这个“一”是太极。太极是阴和阳的有机结合体。“二”是什么?《内经》讲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就是阳气上升形成了天,阴气下降形成了地,这样就形成了我们说的“二”。
二在中国文化叫天地。有了天和地,是不是就有了万物?其他的星球有天和地,为什么没有地球上的生物呢?比如说我们的太阳系中的火星。
按中医文化的观点,“三”是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就是地气上升与天气的下降构建了地球的一个特殊环境,这就是“三”。
三就是因为地球上有了“三”,才有地球上的万物。这个“三”,叫运动着的气。运动着的气表现的就是我们的春、夏、秋、冬,就是四季变化。
要想养生就得了解四时。运气,是从地气上升和天气下降形成的,是从这个理念引申出来的。
动物的天寿是成长期乘以七,例如马的自然天寿是四十岁。人和其他动物一样有其自然天寿。
为什么人达不到自然天寿呢?
《内经》第一篇记载了黄帝对于生命的第一个问题:古今健康长寿的重大差异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时代不同了,还是养生之道失传了?是天道的原因,还是人道的原因?
岐伯回答:“远古时代能够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会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而起居生活,会遵照正确的养生方法来调养、锻炼,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过度操劳,所以才能身心健康,从而活到人类自然寿命的期限,即百岁以上。现在,许多人不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办事,把酒当作饮料来喝,酒醉后行房事,纵情色欲而耗竭肾精、耗散真气,不知道保持自己的正气强盛,不知道调养自己的精神,只图眼前的快乐,违背了养生之道,所以50岁就已经衰老了。”
岐伯提出了传统养生方法的总原则,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所谓“法于阴阳”,就是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四季的变化而适当增减衣被等。所谓“和于术数”,就是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如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限酒、不过度劳累等。
人是“握拳而来,撒手而去”,婴儿握拳是握着精气神,不让它外泄,可是我们成年以后却是千方百计在握钱、握权,握那些有形的东西,丝毫不放松。等到撒手的时候,才意识到实际上什么都握不住。
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就是看自己手中掌握的是什么。
养生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要“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神俱备”。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就是说饮食要有规律、有节制,日常的活动、休息要有常规。“不妄作劳,形神俱备”,就是说劳动、运动应不过分,要适度,另外要形神共养,形是神的依托,神是形的主导。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在养生学中强调“治未病”,防重于治,提出了“天人相应”的整体理论。
诸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又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再如《灵枢·岁露篇》载:“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以上都道出了“天人相应”的养生依据,提出了养生要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
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要适应外在环境,人体内在环境必须要统一,这就要求五脏六腑机能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保持相对平衡和协调。
人体正气,来源于五脏,五脏坚强,血气充实,卫外固密,外邪无从侵入,疾病则不发生,健康则有保证。
总的来说,要顺应春、夏、秋、冬的变化,与所处的节气和谐,始终保持融入自然的状态。
所谓“三分调七分养”,即保持和谐的心态随遇而安,保持健康的心理,及时调理身体失衡之处,使人体在变化的时空中处于平衡状态。
往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