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金刚经》告诉我们,法在哪里?法在你心中,就是“善护念”三个字。
“阿耨多罗”这四个字是梵文,中文勉强译为“无上”,至高无上。“三”这个音就是正,“藐”是等,平等。菩提是觉悟,连起来就是说要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
如果就其意义翻译成禅宗的大彻大悟,还是不能包括完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包括心地法门,明心见性,由世俗超越而达到成佛的境界;在行为上是大慈大悲菩萨心,是菩提心,入世救一切众生;在理上是大彻大悟,超越形而上的本性之心。
佛法既认为一切众生个个是佛,平等平等,但是,为什么众生不能成佛呢?因为他找不到自心,迷失了。如果自己觉悟了,不再迷失,个个自性成佛。
要发什么样的心?度化的对象是什么?度化众生的目的为何?菩萨行者如何检验自己的发心是合乎正知正见?
一、广大心平等观
二、灭度无住涅槃
三、众生本性寂灭
四、菩萨心无四相
广大心平等观
首先,欲成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必须是具有大心的摩诃萨,这大心即菩提心。
如《华严经》云:“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十方三世诸佛如来,皆从菩提心而出生故。”
《佛藏经》亦云:“菩萨为因,佛为果。”从经典中可以印证,发菩提心是三世诸佛成就的根本。
发菩提心者慈爱护念的对象是什么?
《金刚经》言:“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都是我们拔苦予乐的对象,这就是菩萨发心要具备广大心平等观。这一切众生之类,横为三界,竖为九地,是一切众生依存的所在。此三界之果报,虽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仍属“迷界”,系难免生生死死轮回之苦,为圣者所厌弃的。
因《法华经化城喻品》云:“能于三界狱,勉出诸众生。”亦即令三界众生勿以三界为安乐,当勤求真正的解脱。
对于发广大心平等观,慈爱一切众生之类,我们在佛陀本生故事中,看到佛陀因地修行时,不论为人身,有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的悲怀,纵使为鹿王、鱼王身,遇众生有难或有所求,都能广大平等的布施。欲发起“广大心”,必须具有平等的正观,才能不分怨亲、人我一切喜舍。
灭度无住涅槃
经文中云:“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人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依溥畹大师之注解,涅槃之义有四:
凡夫为性净涅槃——谓一切事物之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之理。
声闻为有余涅槃——烦恼虽断,但业报之身尚存,仍未解脱饥寒老病之苦。
缘觉为无余涅槃——无学罗汉舍身悟入法性,不再有自他、物我、身心等质碍。
佛菩萨为无住涅槃——了知生死涅槃,体本如一,没有烦恼的生死相可断除,也没有菩提涅槃处可证入。因此不住生死涅槃二边。
经文云:“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这无余涅槃实乃佛菩萨方便之用,先设有无余涅槃之乐,令众生生起欣羡慕求之心,再摄化众生人大般无住涅槃。
据《方等般泥洹经》卷二载,涅槃是大灭度之义。“大”即法身,“灭”即解脱,“度”即般若。
涅槃之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纵令驴腹马胎,涂炭吞火亦不减损半分。
涅槃在经典上具有八种法味:
(一)常住:通彻三世而常存,圆遍十方而常在。
(二)寂灭:生死永灭。
(三)不老:不迁不变,无增无减。
(四)不死:原本不生,然亦不灭。
(五)清净:诸障永除。
(六)虚通:虚彻灵通,圆融无碍。
(七)不动:寂然无为。
(八)快乐:无生死逼迫之苦,而有真常寂灭之乐。
经典里把涅槃喻有八种法味,然而涅槃的真貌到底是什么?
涅槃如影相随,不在别处,更无须他觅。
众生本性寂灭
从发广大心平等观,灭度十类众生入于无住涅槃后,菩萨继而要有最胜心“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大乘起信论》云:“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
又《大般若经》云:“以一切众生本性寂灭,无灭可灭,本来是佛,无佛新成。”
由此知菩萨灭度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也不执著有一切众生为我所度,自己是能度之人。菩萨应发最胜心,泯除妄想的对待,没有所度的众生,更没有能度的菩萨之名。
菩萨修行的事业,有事理的分别:
(一)事相:觉悟发心,灭度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
(二)理体:生佛平等,实无有众生得灭度者。菩萨欲圆满菩提,着重发心要广大,要具备生佛平等观,更须别具慧眼,了透胜劣假名,能度所度随顺世谛的真相。
菩萨心无四相
经文中:“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四相即:
(一)我相:执著有个我能度众生。
(二)人相:执有彼为我所度。
(三)众生相:执有能度所度,历然相对。
(四)寿者相:执有法授受,恋著不舍,犹如命根。
菩萨如果有此四相的执取,于此就会生起颠倒之心。
要怎样远离四相的颠倒梦想呢?先以“我相”的我来说,我的身体是五蕴和合,没有主宰性;是缘生幻有,没有常住性;是业报所感,没有自在性;是处处有障碍,没有普遍性。
所以五蕴假聚的我,实在是缘生缘灭的,如此,我相即除,也就没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结缚。扫荡四相,要有般若的大雄大力,就如同《般若心经》所言:“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因此,菩萨行者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必先借助般若力,空去五蕴相,才能降伏执取“四相”的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