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10年,一次治疗缓解80%!

文摘   健康   2024-06-18 07:30   山东  

偏头痛——颈椎病?——腹部!


偏头痛——颈椎病?——腹部!


上次的文章“颈椎病的理法框架,一次给你讲透!(下)”,里面讲了上腹肌损伤造成的整体问题,这次来个按整体思路治疗顽固性头痛的医案。


各位看官先点赞在看转发,慢慢看!


这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姐,有两个孩子,说是生完老二后,不知怎么的,就得了偏头痛这个病,时不时的就右侧偏头痛,跳着疼,有时候痛的想撞墙,厉害的时候有恶心、想吐,医院各项检查都排除完了(如卵圆孔未必等),诊断为神经性头疼、血管性头痛,跑遍了各大医院,做各种理疗头上不知道扎了多少针,也刮痧、放血、吃中药啥的,当时有所缓解,很快就复发。



大姐一说她的治疗经历我就知道了,根本性问题不在头上,也不是颈椎,一摸脉也就有一些肝气郁结、脂肪肝,再一看体态,果然如此,根本问题出在肚子上,右侧的腹肌损伤造成的,直接的头痛是右侧的胸锁乳突肌和颞肌紧张导致的。


一开始我和大姐说问题在肚子上,大姐还不相信,我头痛你扎我肚子干什么。我说你也治了这么多年了,也没治好,我给你出个奇招,也许就好了,我先在你手上胳膊上扎两针,头疼要是缓解了那问题就在肚子上了,大姐呢也就同意试试了。


胳膊选了曲池、三里、尺泽附近的压痛点,手上选了合谷和三间之间的压痛点、液门透中渚,右侧头疼,扎的左侧手和胳膊,扎上一行针,大姐就开始,哎!好像管事了,头舒服一些了。远端调整就是这么快啊!


基础的信任有了,后续那就继续扎呗,不解决原发问题,这个偏头痛一定会反复,大姐也同意扎肚子了。


治疗呢,也简单,左侧肚子上找条索和压痛点,刃针松解,手法呢随意,可以认为是苍龟探穴啊啥的,处理到位就行。压痛条索可真多,一扎完大姐就长出一口气,说头更轻快了,顺带着鼻子也通气了。



让大姐回去肚子上扎针的地贴个膏药,有助于恢复,第二次过来,大姐很高兴啊,还给我带了水果,说回去这一个周都没咋痛了,好了得有八九成了。


后续又调了两次,我把大姐的颈肩、颞肌、胸锁乳突肌也处理了一下,扎了扎小针调气机,就完全好了。


其实大姐啊这个病的原因和生孩子还真有一定关系,腹肌损伤啊,前面也谈到过,女性的很多问题和生完孩子后的康复修养没跟上有关,除了气血的损耗,那么大个孩子在里面,腹肌损伤是必然的,后续问题会出在哪就不一定了。



这种顽固性头疼,很多都是身体根本性的筋膜框架问题占主导,你用远端扎针,辩证太阳、少阳、阳明、厥阴啊等等,会有效。


而真正的整体筋膜结构性问题,局部的挛缩很重,远端针刺加吃药也很难解开,就得局部用针,这也是老祖宗,针、灸、砭、汤药、导引、按跷六法存在的意义,也是九针存在的意义,每一种疗法都有其最佳适应范围与应用时机。


在临床中你会发现,这种上腹肌损伤的病号一躺下,她的胸锁乳突肌就很紧绷,以前我没搞明白的时候也奇怪,这咋这么绷,跟个绳似的,扎两针跳几下会有缓解,但也不持久。 



本质就是腹肌损伤挛缩,牵拉胸廓下移,胸锁乳突肌就会被动和主动的牵拉收缩紧张,从而引起颞肌的紧张,从而引起了顽固的偏头痛。


说到辩证,其实这个也是辩证啊,没什么区别,根本问题在阳明经筋,肚子那块也有阳明啊,就是局部经筋挛缩产生的力学转移,继发问题在头上的阳明、少阳,其实都一样,怎么想都行,但是要有个层次主次关系,要不然很难见病知源。



总结一下,偏头痛的治疗层次是,远端+局部、局部小整体、全身大整体、再加里面的脏腑气化调平。 远端取穴可以用阳明、少阳针对局部,厥阴少阳阳明疏肝解郁调气降逆(如合谷、太冲、临泣、中渚)。 局部取穴以颞肌、后枕部、胸锁乳突肌为主,在扩大一点就是颈、肩、背、前胸、腹部都处理一下,知为针者信其左,关键就是看准、摸准、扎准,才能解决问题。


喜欢文章的话别忘记点击文章右下角“在看”两个字或者分享朋友圈哦。有什么问题大家评论区聊起来,我会回复。


我是中医刘卓金,我们一起努力让中医传播,帮助更多人解除病痛。



往期文章精选:

颈椎病的理法框架,一次给你讲透!(上)

颈椎病的理法框架,一次给你讲透!(下)

干眼症?眼干、磨砂感,针药两次解决!

腰椎间盘突出!疼痛的罪魁祸首?

膝关节疼痛,要置换?未必!

足跟痛3年,辗转各大医院,针灸一次解决!

13岁小伙头脑一片空白?鼻炎?原来是颈椎病啊!

肩周炎,半夜疼醒?针灸三次解决!

网球肘,打封闭?教你一招解决!

顽固性胃胀?问题竟然在颈椎?

左腹股沟疼痛一年余,针灸三次解决!

从一例特殊的头晕、头懵,谈谈整体治疗

心悸、濒死感及调神案例分享

失眠伴腹胀案例

简论形气神


                 
 

                         

临证求真


                                       

临证求真
着力于深耕临床现象的本质,注重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针药并用,多法结合,临证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