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尺神经损伤漫谈中医
尺神经损伤?
近日遇见三个尺神经“损伤”的案例,其中两例也不能叫损伤,叫卡压导致的神经功能受限更确切,手麻手指无力疼痛等。还有一例是比较严重的,小鱼际萎缩了。
这个小鱼际萎缩的案例比较有意思,通过问诊和查体发现是很明显的颈椎和尺神经走行的经筋损伤问题,这大叔每天300多个俯卧撑,练完不拉伸,走路发飘,脚踩不实,也到各处去针灸了,效果不大,我怎么处理呢?第一次把颈椎、斜角肌、前面胸大肌周围、肘部尺神经沟上下的经筋,处理完无名指的力量就好一些了,麻木减轻,小手指改善不大。第二次摸到了局部小鱼际的条索处理了,麻木减轻,后续的功能恢复需要时间。
这种神经损伤形成的小鱼际萎缩无力就很有思考意义,我们中医一直在谈经络气血,“手受血则能握”,那从这种肌肉萎缩的实例来看,神经的直接支配是否处于气血经络的更上一层或者并列?是否可以叫做神的调控或者是气的一部分?,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神经伴血管而行,血管只受交感缩血管和少量交感舒血管神经的支配,神经亦需要血管滋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从这个实际的角度想想会不会更有意思。
说到这些我们可以谈谈调气化的问题,调气化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比如一针大叉穴上去,无精打采的也变有劲了,这热了,那凉了,有画面了等等,从我们中医的角度核心还是元气啊,气沉丹田,任督流转无碍啊,这样调气化的疗效才能真正的维持住,那从人体生理角度呢?最简单也是气血的循环无碍啊,那从这种支配的概念来讲,神经支配正常与否决定了你这个位置的气血水平与经筋好坏,同样经筋好坏与气血水平也影响神经的功能,甚至临床更常见的是经筋影响神经功能,也就是结构影响功能,功能影响结构到出问题,需要一个相对长的时间,而结构不对功能马上受限,当然里面还可以细分,这边不再具体讨论,核心就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里面的东西就不一一谈了,大家自己去思考就好,最终的功能恢复的落地都可以到“神经—内分泌—免疫”上面,中医就是阴阳,就像一个督脉-阳脉之海,就涉及到“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调控,中医的高度很高,具体内涵与落地精确的应用就看各自的了。
而更高级的调神,这个从生理角度涉及到四种脑波,就比如你打坐冥想的状态就是一种特定脑波,扎针调神进入的那种特定状态,去量化也是一种特定脑波。
言归正传,尺神经卡压造成的的问题,并不难解决,看看“臂丛神经—尺神经”的走向就很好治疗了,心法就是上面讲的,“结构影响功能”,大多数都没必要去刺激神经,要去处理导致神经功能受限的问题,不解决原发问题而去触击神经会有效,但很多都不持久。
而“功能影响结构”在临床中也不少见,比如我们单纯扎个远端就属于调功能,这时候结构的问题并不是那么的严重,这种情况就是,你只要沾边就有效,真到了“结构影响功能”的时候,不调形,单纯调气就很难了,也经常出现有效往往不能治愈的情况,这时调形为主,当然形气同调疗效更好。
喜欢文章的话别忘记点击文章右下角“在看”两个字或者分享朋友圈哦。有什么问题大家评论区聊起来,我会回复。
我是中医刘卓金,我们一起努力让中医传播,帮助更多人解除病痛。
往期文章精选:
临证求真
(添加请说明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