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的理法框架(下)
腱鞘炎的理法框架(下)
书接上回“中指腱鞘炎?打封闭?针灸三次解决!”,本篇文章专业性较高,文章不短,各位先点赞、在看、转发,慢慢看哦!
腱鞘炎,一般称为“屈指狭窄性腱鞘炎”、“指屈肌腱腱鞘炎”,一般以拇指、食指、无名指的腱鞘炎居多,而其中又以大拇指的腱鞘炎居多,有的可以多个手指并见。
目前治疗腱鞘炎,临床上大多数比较有效的以局部切开腱鞘与打封闭为主要疗法,能解决临床中的一部分问题。而有一部分后面会复发,还有的会更痛,硬结更大,这一部分就不是简单的局部问题,而是整体性问题,与神经—肌肉整体有关。
治疗腱鞘炎的核心理念就是处理“腱鞘及腱鞘相关肌肉、相关神经”,“局部+整体”都处理完善才能长治久安。
首先我们先来明确一下腱鞘炎产生的机制,也就是明白腱鞘炎的生理病理学基础,从中西医的不同角度人体本质其实是一样的,就是描述方式有差别,西医的问题是出在没有整体观和介入手段不人性化。
我们先来明确一下解剖,这个很重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腱鞘就是肌腱的外鞘,就像宝剑有剑鞘一样,腱鞘内有滑液,腱鞘对肌腱有保护、支持和营养的作用。肌肉往手掌延伸形成肌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筋,筋膜向手部延伸形成腱鞘,在掌指关节处,为了固定肌腱滑动,在腱鞘外周还有一韧性结构保护,称为腱膜弓。
名词可以不用记,大体理解什么意思就行,就是肌腱外包着腱鞘,腱鞘内有滑液,腱鞘外面在掌指关节等特殊位置还有韧性结构保护。
掌指关节处就是腱鞘炎的易发部位,就是因为他的解剖结构,在此形成了一个力的摩擦,而异常的受力,就会使腱鞘内壁形成损伤,慢慢的增生狭窄,最后形成狭窄性腱鞘炎。
下面这张图是指南的说法,大家看看就好。
就临床来看,更多的腱鞘炎是来自于整体的问题。先从这个异常的力开始,肌肉拉着肌腱在动,简单讲最直接的拉力是来自于屈指肌群的痉挛。用中医讲就是三阴经的经筋,用解剖来看会更为具体,扎的会更精准。
这些指屈肌群就是最直接的力的来源,处理他们基本都会立马见效,核心就是要处理到位,把压痛点和有条索的地都扎一下,不要就扎那么一两针,效果差。
那这些肌群为什么会痉挛?在临床中,我们通过大量临床病案发现,更多的问题是出在支配这些肌肉的神经,“臂丛神经—正中神经”的慢性刺激,而不是这些肌群的使用性损伤,这些肌群的使用性损伤更多的是建立在这些肌肉受神经慢性刺激而痉挛的基础上,不要把因果搞倒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临床来看,无论是腱鞘炎还是网球肘,前期都可以用颈椎正骨来治疗,颈椎一动,立马不痛。颈椎正骨的作用机理就是,通过松动小关节而使神经张力降低,使颈部肌肉放松,肌肉放松从而又使神经张力降低,这样远端其所支配的肌群就放松了。
上一段比较绕,简单讲你只要知道神经支配肌肉,神经张力高肌肉就会受刺激而痉挛,降低神经张力,肌肉就松下来了,松下来就不痛了。
这也是中医针灸治疗疼痛的原理,疼痛是因为异常拉力的存在而造成的应力点疼痛或者神经刺激而疼痛,无论是怎么扎,远端还是局部,只要不痛了,造成局部疼痛的直接拉力来源就没了,问题就解决了。
继续进入正题,怎样将“臂丛—正中神经”的张力降低呢,就是将他们的易卡压点周围的肌肉松解,更系统的是将整条线路能查出问题的肌肉松解,没必要去触击神经,神经是穿行在筋膜中的,肌肉痉挛就会使筋膜张力高,从而使神经张力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不解决肌肉筋膜张力而去触击神经解决不了问题。不论怎么说,你扎病变肌肉就对了。
具体处理位置,颈椎侧方、后方、斜方肌、胸大肌、胸小肌、喙突、肘关节上下,等等,核心就是要找压痛点、条索、高张力点处理,可参考颈椎病的处理“颈椎病的理法框架,一次给你讲透!(下)”、“颈椎病的理法框架,一次给你讲透!(上)”
而关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同理,“臂丛—桡神经”、“拇短伸肌与拇长展肌”等,不深入展开,前面能看明白的自己就会了。
还有一点,中医是讲阴阳的,力学一样,有一个主动肌,必然有拮抗肌,更为确切的说法就是阴阳两面都要处理。比如看大拇指与四指运动,运动中一方过劲那另一方肯定也会异常受力。
总结一下,腱鞘炎的处理,核心是处理“腱鞘及腱鞘相关肌肉”、“相关肌肉的神经支配”、“前后的力学平衡”,无论你局部怎样处理,上端的“相关肌肉和神经”有问题的必须要处理,否则容易复发或产生其他问题。而真正要扎的就是“相关肌肉”,叫经筋筋膜都可以。
喜欢文章的话别忘记点击文章右下角“在看”两个字或者分享朋友圈哦。有什么问题大家评论区聊起来,我会回复。
我是中医刘卓金,我们一起努力让中医传播,帮助更多人解除病痛。
往期文章精选:
临证求真
(添加微信请备注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