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在许多人眼中并非是一项团队运动,确实很多时候大家都在独自奔跑,但团队赛的存在,让个人与集体产生一种奇妙化学反应,这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接力赛。
高百,全名叫做高校百英里接力赛,是一项以院校为参与单位,上场十人(8 男 2 女),每人每棒次完成 10 英里,整队共计完成 100 英里的接力比赛,2024 年赛事已经来到第九届,对许多大学校园的年轻人来说,这个名词承载了他们许多热血与青春激情,而对很多毕业校友来说,同样也能梦回年少时。
作为浦西滨江最精华的部分,从南浦大桥到西岸油罐艺术中心的路线 12 月 8 日这一天属于 53 支参加 2024 高百总决赛的队伍,他们也将高百最独特的魅力全然展示了出来——母校、长跑、接力。
高百是一项团队接力赛,这一次的总决赛过程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9 小时 25 分 12 秒,全程均速 3 分 31 秒,来自重庆大学的“野蛮生长”队连续第二年打破高百总决赛纪录并成功卫冕,按照篮球中十分常用的三连冠即可称为王朝的标准,他们正在创造属于自己王朝的路上。
从 2018 年开始,这是重庆大学第六次参加高百,第五次进入总决赛,如今他们以两连冠的答卷让母校名字在高百赛会历史上的印记越来越深——连续两年刷新总决赛纪录也证明了这支队伍代表着高校百英里创立以来的竞技天花板。
在重大队员心中,这支队伍就是因为高百而生的,在第一年参赛时登顶高百就是他们明确又坚定的目标。几年时间他们不断进步,终于在 2023 年总决赛中以“黑马”之姿强势破纪录夺冠,重庆大学于是成为今年高百赛场最受关注的队伍。
前文说了高百是十人上场,但高百的赛制是将队伍分成 AB 两个小组,每组 4 男 1 女五人,发枪后 AB 组同时出发,计时会实施更新汇总两组成绩相加排位(这样做可以压缩比赛整体时长),所以高百比赛时棒次是共计五棒。
志在卫冕的重庆大学显然成为所有队伍比较的对手,但重大一开始甚至没有排进前五,反而是成都理工大学凭借首棒王绍和谷锦锦的发挥一路领跑,另外一支强队清华大学在前半段赛程表现也不瘟不火,东南大学由于女子选手是国际健将级的黄雪梅,也备受关注,黄雪梅也确实成为全部女子选手中无解的独一档存在,她还跑赢了全场 80% 的男子选手。
翻看所有选手的完赛成绩,可以看见重大男子选手全部都在 56 分以内完赛,且两位女队员也都在 65 分钟左右保持着前 25 的位次,这种阵容深度随着比赛推进慢慢展现,在第四棒的时候一举逆转奠定胜局。
而清华大学的路径不太一样,虽然这支队伍本身也是每年高百的夺冠热门,但今年八位男队员中 56 分内完赛的人数只有四人,而夺得亚军的关键在最后一棒王牌选手郑铁上场后一路狂飙,超越多支队伍将队伍扛到了第二。
重庆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支队伍的决赛表现,分别展现了团队集体实力和个人英雄风采在接力赛中扭转战局的魅力,但从决胜的角度来看,团队整体的发挥和实力显然更关键,而且即使亚军的清华大学,也是由于整体实力不弱才会有最后一棒的独领风骚。
高百上场的选手,没有体育特长生或是注册专业选手,直白点说就是所有选手都是普通文化生,但因为接力和母校的因素,他们都跑出了精英级的表现。
提起学生时代,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跑步,更不会去长跑。因为体测才会与800/1000 米产生关联,极少部分人是主动或被动参加过学校运动会长跑项目,离开学校后接触长跑的机会就更少,跑长跑在国内大学里还是个稀奇事,但走过九年的高百,正在让长跑成为越来越多学子关于母校的深刻记忆。
说母校而不是在校时期的缘由在于高百对于高校参赛人员构成的特殊思考,在许多学校运动会最长径赛距离甚至都不会超过 1500 米的基础上,要让一支队伍找齐能够一口气跑完 16 公里的 10 人对很多学校都是一件难事,这是国内大学跑圈客观独特的情况。
毕业校友有着更多阅历和社会资源,但毕业后与学校的距离会慢慢变远,在校生充满激情却一切正在摸索中,双方因为母校走到一起,以长跑接力的方式并肩作战,这种独特的情节是独一无二且能够传承起来的。
所以高百参赛允许毕业校友和在校生共同组队,这在很大程度上让很多学校有了可以参与其中的机会。
决赛现场,最热门的区域显然是主舞台滚动更新的排名计时,每支队伍都关切着自己队伍的实时位置,也默默计算着和其他学校的差距,这种紧张感贯穿整个 100 英里,好几个小时的比赛似乎好短暂。
追逐、逆转、冲刺、倒地、呐喊…场上等待接棒和场下迎接完赛的队友,关于母校和青春热血,在高百赛场随处可见,这种感觉甚至不用亲身经历,只是从旁观看就会感到动容。
“这才是第一次接近高百的真正打开方式”完成繁琐的各项工作后,高百赛事总监卜昌富(dolphin) 在朋友圈留下了一长段话,这项由他创办并运营的比赛,九年过后已经能够点燃他的熊熊热情。
从 2016 年简陋的赛场和仅仅约 20 支队伍参赛,到今年超千所院校参与,预选赛、资格赛和全国十个分站赛的贯穿全年的层层角逐,最终 53 支队伍站上总决赛舞台,高校百英里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规模最强的高校路跑接力赛事,由”箱根驿传“启发而诞生的赛事,正在成为中国版的箱根。
高百亮相于上海,每年总决赛也都在上海举办,今年的总决赛在 Dolphin 眼中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次以上海城市的名义迎接来自全国选手们,赛前技术会所有领队登上外滩游轮夜游浦江,决赛路线跨越徐汇和黄浦,是魔都滨江最精华的跑步路线。
重庆大学队长王磊夺冠后表示,庆祝之后他们要尽情感受一下上海的魅力,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上海是其中大部分人期待毕业后能够来闯荡一番或已经在此的城市,而很多已经工作的校友,可能就已经在这座城市里打拼过很多年,高百给年轻人心中留下的,除了回忆也还有一些其他的种子。
和日本的箱根对比,高百显然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但在竞技水平、大众普及程度和相关支持力度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的情况下,高百正在一步一步变好。
以往的高百赛事,选手们往往都需要在单圈 2 公里或 4 公里的赛道中绕圈完成 16 公里的距离,但今年总决赛在黄浦和徐汇区的支持下,单圈赛道16 公里达到了赛会历史上最长里程,选手们的奔跑与长跑更契合,同时也对大家的奔跑能力有了更强挑战。
今年高百也首次引入了领跑员,赛前笔者收到 Dolphin 的邀请,用 3 分 15 秒的配速担任第一棒领跑员。我曾在 2017 年(本科大四)参加过高百武汉站的比赛,由此也正式踏上了路跑和路跑从业这条路,几年之后再回高百赛场,心中除了热血更多了一股感慨和感动,如果不是高百,我的人生肯定是另外一种轨迹。
长久的升学和体育选材体制,似乎给了大众一种文化生体育一般都不好的错觉,但九年高百让越来越多的普通本科大学生开始展现天赋,越来越多明星跑者也开始从高百走出、和高百产生链接。比如今年决赛现场就有郑铁、黄雪梅、谷锦锦等,也有如天津大学刘辛贝、成都理工大学王绍、武汉理工大学彭思芸等一众后起之秀。
另一个有趣的画面是决赛队伍的队服,以前大多是院校自己采购,而今年可以看见许多队伍都有了统一的品牌支持,比如清华和复旦是耐克,卫冕冠军重庆大学则是必迈,中乔体育的出现频次也很高,这从侧面反映了高百的影响力正在被品牌和更多人注意并重视到,这是很积极的一个现象。
国内马拉松太火了,遍地都是许多年轻人都有机会参与其中,但不能忽视的是当下整个行业依旧处在一种浮躁的快速发展中,这些年轻人可能会由于某个契机开始跑步,甚至一些人想要以跑步为生,在现在的环境下,许多人决定以跑步为生其实更多是一种冲动选择。
高百的魔力就在于让他们能够用最内心的热情领略跑步,母校的情节是无可替代的,以此为纽带形成的各种情谊和记忆都会根植于内心,并成为学习或日后工作中的正向影响。
今年高百还特邀了海外高校选手组成联队参赛,这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青年群体有了交流契机,变与不变,高百这九年一直在摸索中前行,即使在疫情几年,也没有和高校断开链接。
当队伍从第六反超到第一的时候,22 级电气专业本科生周良宇眼泪瞬间控制不住,作为后勤组成员虽然没有登场比赛,但在一整年的备战中,这些幕后的人和场上队员在一起才是“野蛮生长”的真正样貌,参赛选手、支持团队、在校生和老师、校友各个群体同心协力,是每个参与高百队伍或多或少都会有的深刻记忆。
几年大学时光在人生长河其实很快,但一起为母校征战的记忆会长久留存,留给高百的路也还很远,但长跑本就是长期主义的一件事,持续做下去,高百和这些年轻人的未来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