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从贾俄仁加离开 IchallengeLab 说起,火热的训练营,与持续触摸冰点的职业俱乐部

体娱   2024-12-27 17:04   上海  


岁末年初,许多人都要开始筹备年节,踏上归家的旅程,但在许多跑者的词典中,现在这段时间最核心的就两个字——冬训,应该很多人在安排过年期间行程的时候都会思考自己要带几双鞋、能跑几次步吧?虽然许多在家过年的跑者最终基本都没法完成预定计划。

所以对一些特殊的跑者,比如专业队、体制外职业选手以及部分追求突破的业余跑者,上高原集训成为热门的选择,并且在近几年越来越火热,成建制的、散装的、打游击的……一应俱全。


但在这一波波的热潮里面,此前经常被提起的职业俱乐部却是在慢慢淡出了,体制外马拉松的职业化,又走到了一个徘徊的路口。


如果认真的看 IchallengeLab 2024年度报告,会发现,已经没有贾俄仁加的身影了。 是的,他们已经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了。其实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面,跑者们从各种端倪中,都进行了大猜想。






虽然现在每周末都还是有各种比赛鸣枪起跑,但很多参赛者今年的目标赛事已经全部结束了,剩下的赛事更多是一种休闲,或者是以赛代练,又或是以一场强度不算特别大的半马/全马开启冬训。


从 12 中旬开始,可以看到各路训练营都陆续完成了今年的年终总结和冬训开营,当然这种形式更多的是处在平原城市的很多组织,比如从总部到各个城市分部模式的青浪、元大都,各个城市的各类训练营也在过去几年成为推动大众马拉松水平发展和观念传播的有利渠道。



随着疫情后马拉松的回温与进一步发展,除了大众参与度和水平的提高外,可以被称为精英跑者的这一部分群体基数也开始变大,许多人冒了出来,更多人也跃跃欲试,在这个过程中“高原”成为大家纷纷选择的一个方向。


高原训练营也就开始慢慢出现,缓缓培育,然后在近两年快速发展,走进越来越多跑者视线。在以往观念中高原训练是只有省队专业选手才会有的安排,随着各类高原训练营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业余跑者也开始前往高原体验,这其中云南是最热门的目的地,独一档。



会泽高原训练营应该是目前知名度最高、规模最靠前的高原训练基地,从最初尹顺金指导作为青海队教练带队在此训练,到后面吸引到如李波、国内最快情侣档潘素芳和洪跃、再到后来追梦 220 的陈龙等一种体制内外高水平跑者,会泽训练营也在这过过程中慢慢开启了商业化道路,许多对高原训练感兴趣的业余跑者也通过会泽真实感受了一番。


当下的云南,可以说除了体制内和各级别体校集训的队伍外,各类训练营已经遍地开花,成建制的例如丽江有来自上海的伦卡体育旗下 W 道、睿星;曲靖有涛扬、昆明有杨定宏等,因为国家队巴黎奥运集训而被更多人知道的玉溪也吸引了来自甘肃的高成亮和王涛,甚至许多大学也都会在寒暑假组织队伍来拉练。



而自行组队或者说相对灵活的就更多了,比如笔者今年冬训在呈贡和几位好友再次共同组建了一个蛋蛋帮小分队,大家一起训练,但各自照应自己的生活,这种形式在云南也是很普遍的。还有许多有号召力的跑者通过网上招募,也能拉起一个规模不小的队伍,这类训练团队这个冬天在呈贡大学城这一片就接近五家。


每到休赛期,丽江、昆明、楚雄、大理、曲靖、腾冲、玉溪……各种队伍、学校、训练营的队伍,着实火热。



这么多的训练营中,最近刚官宣的贾俄仁加冬训招募是又一个吸引大量关注的事情。作为体制外第一人,贾俄仁加招募 10 位冬训伙伴,报名资格线为全马 sub 223 半马 sub 68,也就是说至少得是准健将了。


冬训地点放在了昆明呈贡,而招募海报右上角的東羚体育则告诉了大家本次冬训的组织方。不是 Ichallenge Lab 了,后者此前就已经发布过冬训招募,并且整个队伍已经抵达丽江投入训练,虽然在各种渠道都没有正式发布消息,但本次贾俄仁加冬训营的招募,或许已经等于以另一种方式向大众官宣了双方的分手。


贾俄仁加冬训招募海报,图源其本人社媒


其实从柏林马拉松开始,IchallengeLab 其实就已经没有再发布过关于贾俄仁加相关的内容了。


在贾俄仁加还在征战越野赛场的时候,他就认识了魏彪,后者当时任探路者飞跃队教练,二人由此结缘。探路者解散后魏彪和贾俄仁加、丁一鸣于 2021 年 12 月共同创办了 IchallengeLab 训练营,此后几年贾俄仁加赴非洲、战柏林,PB 从 212 一路刷新到 208 ,彻底坐实体制外第一人称号的同时,也跻身中国马拉松历史最佳阵容。



这里面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贾俄仁加和 IchallengeLab 双方共同出现在大家视野中,IchallengeLab 也从最初更类似于一个训练营逐渐成长为一家职业马拉松俱乐部,除了贾俄仁加,队伍中还有碾者阿提这样的顶尖选手,而以杨章兴、伍二清为代表的后起之秀也慢慢在马拉松和越野赛场上被更多人熟知。


从训练营到俱乐部,又到训练营,贾俄仁加这几年的路径,其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职业俱乐部所面临的尴尬局面。


其实体制外选手上高原集训,职业马拉松俱乐部的出现起到了很大主推作用,其中尤其以此前易居马拉松俱乐部和后来的正保马拉松俱乐部二者产生的影响最大。李波、洪跃和潘素芳、王壮、姚玉舟、冯丹、刘磊、王佳浩、冒华杰、高成亮……当下许多一流高手,基本都和这两家俱乐部产生过联系。



当然,还有后来山东的“中阳五虎”,不过这家当时唯一拥有自有基地的俱乐部却是解散的最突然的一支队伍。


王佳浩在今年柏林跑出 213,但这一场似乎更多是与 361° 的合作


但细看这些名单,会发现除了极少数比如王佳浩依旧留在原有俱乐部以外,绝大部分选手都已经各自散开,通过别的途径继续职业生涯了,体制外职业马拉松俱乐部本身就面临着选材难的问题,如今的情况则说明即使选到材了想要留住却是更难。



从两年前《立足|聊聊跑步俱乐部之国内篇》到今年 1 月底《讨论|从中阳解散 A 组,再看、再聊中国职业马拉松俱乐部》,就中国职业马拉松俱乐部其实我们一直在关注和讨论,但在马拉松愈发火热的当下,职业俱乐部却是持续在触摸冰点。


最先就是成本,训练营和俱乐部相比,二者组建和运营成本是完全不在一个维度,甚至训练营的收费功能,本身也只是俱乐部为了创收的一种方式。



俱乐部需要考虑的东西则包括成员的训练支持、参赛保障、工资和福利支出,毕竟加入一个训练营,多数是自己付费追求一个好的训练环境,但加入一家俱乐部,则是把其当成可一份真正的工作,涉及到职业也人生规划的方方面面。


这显然不是加入俱乐部大家一起训练然后跑比赛赚奖金能够解决的,而俱乐部就需要以一个企业的角度来运作和培养队员。


如此前易居和正保,更多是依靠着“创始人”的情怀输血,而 IchallengeLab 则是在发展中尝试过正式队伍+收费训练营、与品牌签约(以运动品牌为例,最开始是 New Balance、如今是 On 昂跑)、组成品牌战队出征(越野赛场上与凯乐石的合作),这样的发展方式可以说让其成为了国内历史上商业化程度最高的职业俱乐部。



但俱乐部毕竟有着这么多人,商业化的发展是否能够让成员们都能够内心安定的投入训练,成为职业选手呢?可能并没那么容易。


对于那些能够收获单独品牌合约的队员来说,尤其是像贾俄仁加和碾者阿提这种与大运动品牌签约的,收入应该是有保障的。



对于那些特色不够突出,甚至水平也相对还没有那么高的队员,或许唯一的收入就是俱乐部每月的基本工资,再加上还要考虑到伤病对训练比赛的影响,这一部分成员的职业化道路仍旧是不轻松。


成员多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对个人的掩盖,除非是竞技水平足够高,又或者是有着自身十分突出的特色——比如最快的厨师李兴静、在港百夺冠被众人知道的伍二清,否则在一个大的俱乐部或者队伍中,许多人其实是很难获得足够关注度的。



加入IchallengeLab 后杨章兴先是上半年无锡首马跑出 217、然后在下半年西安跑出 2:14:05,这样的进步速度和成绩放在前两年,肯定是争相报道的焦点,但在如今国内路跑水平进步速度之下,其实并没有收获很大量的关注,而且在每个周末赛事数量众多的情况下,大众的视线会被各种消息吸引走。


左一为杨章兴


以大众视角,很难知道贾俄仁加和 IchallengeLab 这个冬天训练分处两地的原因(媒体知道了也不合适发),但从对行业的观察来说,一年前那篇文章中说过的一句话正在应验——“如果只参加商业马拉松赛事的话,不需要俱乐部,以训练营的形式就够了。”


此前一直说的体制、联赛缺乏、市场环境不成熟、以及本身长跑这项运动的枯燥性,职业马拉松俱乐部现在依旧面临着这些问题,并且处境越来越不妙。且这种尴尬的局面短期内并不会改善,因为那样或许有关部门、品牌、各种从业主题的工作方式全都要变个样了。


不太可能,太不可能,现在依旧是冬天,但依旧期待春天。我们再看一年。


# 你看好马拉松俱乐部的前景吗?#

随机抽取 1 名幸运粉丝,赠送帽子一顶!


点 “在看”,在评论区留言
转发文章到朋友圈,参与抽奖

中奖者若未按规定参与抽奖,视作无效,
跑野大爆炸保留最终解释权

互动截止日期:2024 年 12 月 29 日



文字:初七 / 编辑:老秃头
图片:跑野大爆炸 / 视觉:练习生

跑野大爆炸runyeah
用跑者的视野 看有趣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