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个槽

情感   2025-01-13 23:12   山东  

下午微信收到个《通知》。我以为是写泰国还能不能去旅游那篇,或者是昨天那篇。

没想到,实在也是没想到,居然是《年度读书盘点》。

一篇以读书书目备忘为目的的文章,咋还就被投诉了?

写这篇,无非是记录一下2024年读了哪些书。而已。

电影《好东西》里,小孩被选为语文课代表,遭到同班男生的举报,说她迟到、上课吃干脆面,行为不端的人不能当语文课代表。老师是这么说的:

“那请问这和当语文课代表有什么关系吗?”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什么是举报?”

这个老师显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正确,不但明事理,而且段位很高,借机给学生上了非常重要的人生一课。

关于举报,懂懂老师也写过一段,我印象很深刻,引用在这里:

去年,送闺女去上学时。我送了三句话给她:
第一,可以有性行为,但是必须是安全的,预防怀孕,预防染病,预防人家女朋友或媳妇打你,一定是因爱而性,不能委屈求全,不能去做交易。

第二,不做举报者,哪怕你认为别人在犯罪,也不做。

第三,省略……

回家我就在后台查看那篇文章。文章被删,作者在后台还可以看到原文,重新编辑。

想知道:到底是哪个词又有问题了。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都能跟悟空大哥共情,他被念咒时是什么心情什么感觉,大概也能猜出几分。

其实,我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只能猜测,可能的原因。

第一,难道是《格鲁夫自传》,他说“感谢父母让我从小坚持学习english”?

不能吧?

第二,难道是《Grassroots  Women》?我早就判断作者有一天作者会被禁,在学习群也说过。难道她的名字不能提?

去微信读书看了一下,她的书还在线,阅读量快70万了。妥妥的畅销书。

第三,可疑性最大的是《素描台湾》。书中当年采访的十几个文化名人,有一个人的名字我还刻意地规避了。

如果这本书也不能提,那,应该让微信读书下架啊?

其它的,我自检自查自摸,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还有,难道《特朗普自传》?或者《阿姨北大读博记》那篇?

就想起读小学四五年级时的一件事。那时,家家户户还没有电视机,放了寒暑假,我经常一边听收音机一边写作业。暑假的一个傍晚,我把收音机拿到阳台上,因为要找频道,就胡乱扭收音机上的旋钮,收到一个台,我还没听明白里面说的是什么,楼下一个叔叔喊:不能听!

我很害怕,赶紧把收音机关了。

很长一段时间,都心有余悸,怕那个叔叔告密,把我给抓了,或者把我爸给抓了。

类似的事,不是没有过。

谁特末想回到那个时代?

有病。

把《2024年读书盘点》标题改成《盘点2024读书》。自检自查自摸后,删除可疑部分,重新编辑,发在今天的第三条。

删都删了,何必再重发?

说好的不执呢?

有病。

丁是丁
看见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