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年代,过得好的永远是富人
情感
2025-01-09 22:12
山东
![]()
为什么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却变得平庸?因为父母理解的聪明是调皮,机灵,能言善辩。真正的聪明是专注力强,思维缜密,自律,有目标。
我认为我们不仅要接纳边缘和边缘意识形态,而且要接纳不寻常和异端。我就是个异端。当然,我还认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异端,虽然大多数人不得不选择中庸之道。焦虑不是恶魔也不是敌人,它像是一个过度保护你的朋友。因为它曾经看到你受到伤害,所以想保护你的安全。不要粗暴地对待它,向它证明你已经强大到能处理事情保护自己了。技术这个东西,大部分时间,不像外人想象那么值钱。只有说你利用技术构建出垄断型商业模式,这种特定情况下技术才值钱。但技术人员因为在特定时期和场景下享受了流动性溢出的红利,误以为技术永远是值钱的,而不看具体市场和商业模式。这种偏见和路径依赖会跟随自己很多年,导致以后顽固的做出很多事倍功半的错误选择,让观察者唏嘘不已。假如偌大的幸福从天而降,学会面对它;假如巨大的痛苦降临,不要想些旁门左道去逃避,光明正大地体味一切苦涩,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给痛苦留出位置。老舍写虎妞一个人发呆,“她坐在炕头上,呆呆的,渺茫的追想婚后的快乐,全身像一朵大的红花儿似的,香暖的在阳光下开开。”文字那么朴实那么美那么醇厚。反复在心里诵读几遍,真是享受。其实许多书和许多博主一样,内容是没有营养而且会让人产生错误的认知或价值观。书或刷手机本身不存在优劣,只是一个载体,关键是你在什么书,以及关注的是哪些博主。当你比对方高大,或你站在优势的一方,斗争是很容易的。当你处于弱势,比如你体力是弱于对方,对方是公司你是个人,你要学会弱者的斗争方法。弱者的斗争方法,第一是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第二是要谋定而后动。比如容易有纠纷的地方可以注意录音,对话记录不要删除,收集够证据以后,可以把对方挂在网上,找相对渠道投诉,报警,以及起诉。如果你能比较熟练掌握这些方法,你不仅可以争取更多合理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你觉得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你会因此增强许多自信。这个世界是完整的,无论你接不接受,任何一种人,任何一件事,任何一种存在,任何一种自己,都是这个完整世界的组成部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你接受不了的事物,恰好就是自己心理上的缺陷,认知上的缺陷。 喜欢哈佛积极心理学公开课的这句话。教授说:「要知道,承担生活的责任,就是要认识到,没有人会来。没人会变成穿着闪亮铠甲的骑士来到你跟前,带你前往那个永恒的幸福乐园,没人会来替你把你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没有人会来。你只能为自己的生活和信心负责,为自己的尊严和幸福负责。」是这样的,你能让自己从至暗时刻挣脱,是因为你自救的意愿周围的环境还要强大,比任何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的声音更强大。在布满摄魂怪的黑湖彼岸召出守护神的是你自己,你最坚定的战友永远是自己,千千万万次救你于水火的人是你自己。不幸的是,你只能靠自己了;但幸运的是,你总是可以靠自己。时常能看到一句臧否:「三观正」「三观不正」。其实「三观」不像勾股定理,没有绝对客观,只是相对主观,所以这句臧否的真实意思其实就是「合我意」「不合我意」。任何两个人,恐怕都不可能事事看法一致,所以合意者就聊两句,不合意者就忽略,我觉得是最好的交往方法,无论网络,还是现实,皆应如此。有些人自我意识太强,强把「不合我意」的主观评判升格为「三观不正」的客观评判,进而要求别人必须「符合三观」,也即要求别人必须「符合我意」,这不仅霸道,而且幼稚,莫说是对关系疏离的网友、朋友,就是对父母子女,如此要求也会带来极为糟糕的家庭关系。说实话,我看见别人「不合我意」时也会不爽,但我起码懂得忽略,小不合意则尊重之,大不合意则断绝之,绝不要去说教,既招人烦,也改变不了。心中在开悟问题上有纠结。明白和认可了万事皆空的道理其实就是开悟了。开悟之后采取禁欲方式还是享用方式,应当并不改变开悟这件事本身。由于佛教和禅的所谓开悟是禁欲方式的,所以无神论享用方式的开悟也许不应当叫做开悟,可以就叫做想透。
看了一篇羡慕嫉妒恨70年代生人命运的微博,对这种过于扩大化的总结失去了兴趣。正如不能轻率地总结一个地域,一个国家所有人的特点,一个年代十年是多少人?这几亿人的命运又怎能相同?穷人和富人,城里人和乡下人,考上大学的和没考上的,命运迥异,不是人人都有条件成为风口上飞的猪。歌曲《父亲写的散文诗》里唱的1984年,还是穷得连饼干都吃不上。我是70后,的确没挨过饿,但只是米面足够了,小时候吃的是咸菜,营养不良。除了上学课外没享受过任何培养,没过过生日,心理有伤痕。大学入取比例很低,毕业不包分配。嫉妒70后买房容易的同时,也要看到80后90后的童年不缺营养和培养。在任何年代,过得好的永远是富人,这亘古不变。没有占尽便宜占尽机会的集体,只有这个集体中的一部分人。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