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WR:不同运行条件下饮用水处理用聚合超滤膜系统的微塑料释放

文摘   2025-01-03 10:00   浙江  
摘要
饮用水已成为微塑料(MPs)进入人体的一条重要途径,这引发了人们对其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担忧。膜过滤技术被广泛认为是解决水体中MPs污染的有效处理方案。然而,近期研究对聚合膜系统可能成为饮用水中MPs的额外来源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本研究旨在通过提供具体证据,调查不同运行条件下超滤膜系统中MPs的释放情况,确定导致释放的运行因素,并阐明潜在的可能机制。研究发现了两项关键证据支持膜系统会释放MPs这一论断,即去除效率为负,以及在进水和渗透液样品中观察到的MPs成分变化。令人惊讶的是,膜系统释放的MPs不仅来源于膜材料及其添加剂,还来自塑料制成的设备,甚至系统中使用的其他聚合物。总体结果表明,诸如剪切应力、机械磨损和化学氧化过程等破坏活动,以及外部来源MPs的携带,被认为是导致渗透液中MPs浓度增加和聚合物成分变化的潜在机制。这项研究增进了我们对膜技术导致的饮用水中MPs污染的理解,有可能推动针对这一问题的缓解策略的发展。
关键词:微塑料;超滤;聚合膜;膜清洗;饮用水    
1. 研究背景:微塑料污染引发广泛关注,饮用水是其进入人体重要途径。膜过滤技术虽被视为处理微塑料污染有效方案,但有研究质疑聚合膜系统可能成为饮用水中微塑料的额外来源,本研究旨在对此展开探究。
2. 材料与方法
- 实验设置与操作条件:使用聚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以自来水为进水,从内向外流动。从过滤条件、进水水质、膜清洗方案三方面设置不同操作条件。    
图 1.本研究中使用的实验室规模 UF 膜系统示意图。
    - 分析方法:采用尼罗红荧光染料染色结合图像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显微镜两种方法分析微塑料,并进行了全面的质量保证和控制措施。
    - 数据统计与可视化:用RStudi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合RStudio和Origin Pro 2021b SR2进行数据可视化。
3. 结果与讨论
- 过滤条件影响:渗透液中微塑料浓度高于进水,去除效率为负,表明膜处理后可能释放微塑料。横流模式下通量80、100和120 LMH时微塑料释放量显著高于25和50 LMH。
   
图 2.(a) MP 浓度,(b) 粒径分布,以及 (c) 不同过滤条件下渗透液样品的形状类型(每种条件 n = 5)。
    - 进水水质影响:pH为8、9及高溶解性总固体(TDS)条件下,渗透液中微塑料数量翻倍。悬浮固体(SS)和腐殖酸添加未导致微塑料显著释放。
    - 膜清洗方案影响:常规反冲洗中,反冲洗速率和持续时间增加会使渗透液中微塑料浓度上升;化学增强反冲洗(CEB)中,次氯酸钠(NaOCl)浓度增加会使微塑料浓度升高,氢氧化钠(NaOH)和柠檬酸清洗则无明显趋势;原位化学清洗(CIP)未使渗透液中微塑料浓度显著增加。
    - 聚合物组成变化:膜处理后渗透液中出现与膜系统相关的新聚合物成分,层次聚类和主成分分析(PCA)证实了进水和渗透液中微塑料聚合物组成的差异。
- 释放机制:可能机制包括仅在膜通道内部的破坏活动、作用于膜两侧的条件、反冲洗溶液携带微塑料等。    
图 9.MP 从膜系统释放的可能机制;(a) 仅在膜通道内具有破坏性;(b) 膜内和渗透侧的破坏性;(c) MP 由清洁液携带。
4. 结论与展望:研究证明不同操作条件下超滤膜系统会释放微塑料,这些发现通过提供 MP 中负去除效率和聚合物成分变化的证据,突出了 MP 在各种操作条件下的释放。破坏性活动,例如错流速度的变化、悬浮颗粒的磨损或给水或用于清洁的化学品的 pH 值变化,会触发氧化和降解过程,导致 MP 从膜系统中释放。然而,仅通过中空纤维通道内的膜恶化,MPS 被释放和积累,而渗透液浓度没有显着增加。此外,反冲洗溶液可以将 MP 引入系统,尽管对 MP 总浓度的贡献很小。这项研究促进了我们对膜过滤系统中 MP 释放机制的理解,为支持这些现象提供了全面的见解和证据。未来应开展更精确分析,考虑时间相关因素、探索替代处理方案及研究实验室规模与实际规模模块的差异等。    
Maliwan, T., & Hu, J. (2025). Release of microplastics from polymeric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system for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Water Research*, 274, 123047.
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4.123047   

关注“新污染物监测与分析”公众号,获取更多最新文献推送与科研资讯
声明:本文仅供科研交流使用,文中所有观点均来源于已发布的论文,如有侵权或重大问题请通过后台与编辑联系。
欢迎高校、科研单位以及监测同行的朋友们投稿!邮箱6514064@zju.edu.cn感谢您的点赞、转发、在看,您的鼓励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添加编辑微信 xwrw1234 加入读者交流群,与大咖在线交流
 

新污染物监测与分析
“新污染物监测与分析”致力于探索和分享新污染物研究动态、前沿热点以及最新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科研人员、学者、管理者搭建一个专业的信息交流平台,共同关注和应对新污染物带来的环境和健康挑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