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
整幅看的时候最容易发现字形上的特征,竖向间隔清晰说明字形方正,没有太过伸展的笔划,横竖间隔差不多,说明字形比较方,整体比较黑,说明字形比较敦厚笃实。
有的字不认识,或者说吃不准,但没有去查,写金文我会尽量去认识那些字,是想以后能够用金文写作品,隶书就没有这个问题,基本上所有的字都知道该怎么写,也不打算学碑刻中偶尔出现的异体字。
三点水的写法和乙瑛碑及曹全碑都不一样,每个点比较方,三个点彼此差不多,没有中间的点长一些的规律。
振写成了木旁,伐写成双人旁,这种错用偏旁的情况在其他隶书碑刻中很少发现,至少在我临写过的其他七个碑刻中没有频繁出现,衡方碑中却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竖划常常向上延伸和上面的笔划相接,比如这里的者和就,也有向下延伸的情况,要少一些。
内字看不太清楚,是猜着写出来的,写出来觉得挺俏皮挺好看,想必没有猜错吧。
整个衡方碑能够看清楚的字就不很多,所以只要大部分能够看清楚的字我都会半临半猜写出来,这类字就说不清有没有写出原碑风格了。
我发现有点越写越喜欢衡方碑了,方正中带着俏皮,笃实中又不乏灵动。
或许有人会说,你这是审美提升了,别哈,我最烦说审美提升了,我觉得说这话的人多半的意思是,你的审美需要提升到和我一样。
我觉得这种写着写着就更喜欢了的现象,其实是熟悉造成的,有些我们本来并不喜欢的人,熟悉之后却发现原来这人优点也不少,而有些我们本来很欣赏的人,熟悉之后却发现有不少毛病,这就是熟悉带来的感觉变化。
临写要比只是欣赏更容易熟悉一种碑帖,所以临帖一段时间后,感觉会有一些改变,就这么简单。
时不时会冒出一些写法别致,看着有趣甚至可爱的字,也是我开始喜欢衡方碑的原因之一,比如今天第一页里的行和尹,第三页的丑、内、尼,以及这一页的帝。
或许我觉得有趣可爱的这些字,你却觉得很一般,甚至觉得丑,这很正常。
几岁的时候,我们开始明白别人看到的,知道的以及想到的,可能和我们自己很不一样,心理学把这个过程称为去中心化,去中心化达成得不好的人,我们就说他们很自我。
很自我中心的人并不太多,但在审美问题上,非常自我的人好像就要多很多,当发现自己喜欢的别人却不喜欢,或者别人喜欢了自己讨厌的事物,就会觉得奇怪,会想要说服别人和自己的喜好保持一致,如果说不服,就会生气,教养差点的还会骂人。
你喜欢喝茶,有人却爱喝咖啡,审美的差异和这个其实是一码事,都宽容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