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还是曹全碑,但最后几行是乙瑛碑了。
至少粗略看去,曹全碑的部分和乙瑛碑的部分并不泾渭分明。
对曹全碑还是那些修改原则,部分笔划加粗,字形往方正方向偏一点,方笔多一点,有把握时写灵动一点。
缙字还是改了一下,两个口换成了三角形。
其他就没怎么改动了,自认为还是能够看出源出曹全碑的。
曹全碑里的曹有两种写法,用作姓氏时,是上面并排两个东,下面一个日字底,在其他地方就是像上面这样写的了,会不会在古时姓曹的曹和其他含义的曹本就是两个字呀。
但都和现在的写法不一样,繁体字也应该是曹,但电脑可以打出曺来,应该是曹字的通假字,却打不出两个东的那个字。
感字好像是曹全碑里唯一把上下结构的心字底写成这样的。
从第二行的司字开始,后面的字是乙瑛碑里的了,并没有两种风格截然分开的感觉,但还是能够看出差别。
如果曹全碑和乙瑛碑里的字都是老老实实实临的,估计差别看上去会明显一些,因为是意临,而且其中的改动是趋同的方向,所以风格就有点接近。
乙瑛碑的字不如曹全碑精巧,要粗拙一些,我往精巧的方向变了一下,比如笔划的粗细不突变,曲线部分的曲率也不突变等等,就是说这里的乙瑛碑中的字在这方面是往曹全碑靠了。
曹全碑和乙瑛碑我都觉得有点偏纤细,因此也都加粗了一点,这里是两者都往同一个方向变了。
写曹全碑的字时在字形上我往方正方向变了一点,乙瑛碑字形本来就比较方正,我只是适当压扁了一点,这又是两者都往对方靠了一下。
乙瑛碑的风格要刚硬一点,我觉得正合适,没有有意识地去变,而写曹全碑时,则增加了一些方笔,往刚硬方向靠了一下。
要么往对方的方向靠了一下,要么一起往某个方向靠了一下,所以在这里写出来的曹全碑和乙瑛碑看上去就比较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