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自运时间了,这次是打算模仿乙瑛碑风格。
一气写了四首七言绝句,都是直接写的,没有针对性练过。
因为想要模仿乙瑛碑风格,所以不能算作真正的自运,每个字要写成啥模样并不能完全自由发挥,加上对乙瑛碑不够熟悉,结果就是没有写好。
像不像乙瑛碑呢?好像还是有一点吧,反正曹全碑味道不明显,乙瑛碑的味道有一点了,呵呵。
这一篇里最没有写好的是那个‘发’字,干脆写成楷书了,影字也没有写好,主要是右边的那三撇有点闹不懂怎么写才好看。
降字和尽字都不小心多写了一笔,汗颜。
倒是发现了写得不怎么像乙瑛碑的一个原因:临写的时候,只去注意字形特征和笔划特征了,结体特征注意得不够,特别是偏旁部首的写法,都没有怎么注意,结果提笔自运的时候,常常不知道如何结体,一些偏旁部首也不记得乙瑛碑里是怎么写的了。
比如单人旁、双人旁、三点水等,都想不起乙瑛碑中的写法了,基本上是按曹全碑的写法来的,不过回头对照一下,发现这几个偏旁上曹全碑和乙瑛碑的差别并不大。
现在我知道了,下次临帖的时候,这四个方面都要注意观察记忆:整体的字形特征,比较典型的结体特征,一些独特的笔划特征,有特点的偏旁部首写法。
下一个准备临写的是《衡方碑》,到时候看看这里得到的经验是不是有用处,能不能帮助更好的模仿。
云母的云,在繁体字中要不要加雨字头?
屏字倒是记住了乙瑛碑喜欢向左伸展撇划的特点,但重心偏右太厉害了一点,不好看,乙瑛碑里好像没有夜字,我这里写的几个夜字都有点曹全碑风格,不过也吃不准曹全碑的夜到底是怎么写的了。
总之来说吧,这次模仿乙瑛碑写的自运有点失败,既没有写得很像,又没有写得好看,但还是有收获的,至少知道了在临写的时候,怎么去更好地把握一种字体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