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
我省开展首批县中帮扶共建工作
依托郑州外国语学校等28所学校
对口帮扶全省32所薄弱县中
今年9月
省教育厅公布
第二批县中帮扶共建学校名单
新增加郑州市第一〇一中学等
18所学校
对口帮扶
中牟县弘毅高级中学等
18所薄弱县中
近年来
我省各地共下一盘棋
积极探索
县中帮扶共建的可行路径
变“输血”为“造血”
不断推动被帮扶学校
实现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
10月15日一大早,郑州市第24中学副校长李志磐一行便赶到了扶沟县包屯高级中学。当天,两所学校要在这里举行一场简洁却不失庄重的签约仪式,并围绕学科发展开展研讨和联合教研活动。
今年9月,省教育厅公布第二批河南省县域高中(以下简称“县中”)帮扶共建学校名单。郑州市第24中学是第二批河南省特色高中,将作为帮扶学校,与扶沟县包屯高级中学携手共进、协同发展。“我们将充分发挥省特色高中办学优势,并结合被帮扶学校实际需求,在协商的基础上,创新帮扶共建模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同时,学校还会定期组织骨干教师等到被帮扶学校进行教学指导和支教。”李志磐说。
县中是我国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县中,对整体提升县域基础教育办学水平,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好服务国家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省在县中帮扶共建工作上持续发力——
“我们学校地处大别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举行各项活动的水平不高,学生全面发展不充分、参与活动能力不强。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作为帮扶学校,积极向我们分享活动经验,邀请我们的师生参加他们举办的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等。两校每学期也共同组织社团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批被帮扶县中、商城县观庙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韩冬告诉教育时报记者,“在两校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学校的管理水平有了新跨越、师资队伍建设有了新突破、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提高。”
为整体提升我省县中办学水平,帮助县中更好适应新课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要求,2022年,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印发《河南省“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实施县中托管帮扶工程。
近两年来,省教育厅依托河南省特色高中,采用“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对口帮扶全省乡村振兴巩固提升县薄弱普通高中,在学校管理、师资培训、教学管理、校本教研等方面深入合作,先后组织实施了两批省级县中帮扶共建项目,46所河南省特色高中对口帮扶了50所薄弱县中,并聚焦县中管理水平提升、教学教研水平提升、课程建设与开发能力提升等重点任务,深入开展县中帮扶共建工作。
据了解,省教育厅根据各省辖市教育局推荐的县中名单,统筹考虑前期对口帮扶工作基础和就近就便等因素,确定帮扶共建关系。各地教育局组织帮扶高中和被帮扶县中签订帮扶共建协议,以3年为一个周期,明确双方权利、责任和义务。帮扶高中认真总结本校办学经验,发挥办学优势,结合被帮扶县中实际需求,在与被帮扶县中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帮扶共建方式,并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各级教育部门、各学校分工明确、责任明晰,保证了县中帮扶共建工作的稳健运行。
“各地各校在下一步的帮扶共建工作中,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做好培训学习和经验交流。积极构建省市县三级帮扶体系,加大保障投入,确保帮扶共建工作取得扎实的成效。”10月17日,2024年全省县中帮扶共建工作推进会在鹤壁召开,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曹克舜出席会议并对县中帮扶共建工作进行再部署。这也标志着我省县中帮扶共建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县中的发展是全面发展、充分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自主发展的内在统一。近年来,全省县中发展进入“快车道”,但是部分县中在发展中还存在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学校办学活力不足、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等突出问题,很难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美好需求。
自县中帮扶共建工作开展以来,各地高度重视县中发展提升工作,把县中发展提升工作作为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重大举措,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制订本地落实措施,积极推动解决县中发展提升面临的突出问题。
据商丘市教体局基础教育科科长王洪亮介绍:“省级县中帮扶学校确定后,商丘市积极协调帮扶高中和被帮扶县中做好对接,配合帮扶高中开展县中帮扶共建工作;完善县中提升政策,督促指导当地政府加大县中投入保障,为实施县中帮扶共建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初步形成了‘省级优质高中—县中—薄弱县中’的金字塔联动机制,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另外,商丘市还开展了市级结对帮扶,在就近就便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17所省市级优质高中帮扶26所薄弱高中,并不断强化制度引领,提高县中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破解教师教学和培训“两张皮”现象,切实提高县中育人质量。
在洛阳市,共有5所县中接受帮扶、4所省特色高中参与帮扶。为从源头上保障县中权益,该市严格规范招生秩序,指导被帮扶县中结合学校的资源禀赋、历史传统、师资队伍和生源特征等,明确学校特色发展定位,擦亮学校文化品牌,变“输血”为“造血”,围绕课程建设、课堂建设、学科建设、办学特色、师资培养、学生成长、学校文化等方面来帮扶共建。
“洛阳市实验高级中学是省特色高中,有1个省一级学科和1个省二级学科。洛阳市教育局积极引导其与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实现学科深度融合,帮助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培育了1个市级学科,实现了特色化发展,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和内生动力。”洛阳市教育局副局长梁晓丽说。
教育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地还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普通高中教育投入力度。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县中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县中网络连接全覆盖,提升县中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大县中校长和教师培训力度,围绕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的解读和使用、新高考命题、新课程教学等关键问题,通过集中培训、跟岗研修、实地考察等方式,切实提高县中新高考适应能力。
“我们期待,通过帮扶共建,能够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茁壮成长,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提升自我。”南乐县一行高级中学是第二批河南省县中帮扶共建学校的被帮扶学校,谈到需求,该校党委书记、校长武现兵说。
按照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各帮扶学校在提升被帮扶县中管理水平、加强教研指导和教师培训、提高育人质量等方面持续下功夫,促进被帮扶学校实现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实验中学目前的县中帮扶共建学校有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和南召县第一高级中学。此外,学校还承担了省教育厅“4+4”结对帮扶新县高级中学项目和帮扶共建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项目。开展帮扶共建工作以来,学校毫无保留地与被帮扶学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积极提供课程设计、教案、学案等,及时分享备课、备考资源及相关信息,并且实现了线上线下全覆盖。
“我们已经在镇平和南召启动‘智慧云校’建设,捐赠的相关设施设备已经到位,可以充分发挥我校的教育数智化资源优势,尽快实现全链条、成体系的数字学科资源覆盖,让兄弟学校的师生足不出校就可以与省实验中学师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课程共享、课堂同步、评价一致、教研统一、活动互鉴、资源覆盖。”河南省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王瑞告诉教育时报记者。
其他帮扶学校的工作也是亮点纷呈,如郑州市第47高级中学关注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备考、怎么用专业的思想与方法推进新课程,用真实有用的校际合作提高县中教学质量,实现共赢;安阳市第一中学依托名师团队,通过校本研修、集体备课等,指导被帮扶学校制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升其学科建设水平;鹤壁市高中与被帮扶学校共同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通过教育科研促进县中教学质量的提升;新乡市第一中学立足教师专业成长,以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为核心内容,开展了一系列帮扶共建活动;等等。
在帮扶共建过程中,各帮扶学校都根据被帮扶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协同发展的可行路径,有的针对育人工作的“短板”和资源匮乏的现状,发挥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导师工作室的资源优势和辐射引领作用,对被帮扶学校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实施精准化帮扶;有的针对县中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匮乏、心理健康课程开发能力薄弱、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等实际情况,将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建设作为重要帮扶内容,开展“一对一”“点对点”“师带徒”等形式的帮扶;等等。这些做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以往帮扶经验的基础上,第二批帮扶学校也有自己的规划。平顶山市实验高中校长贾晓燕说:“课程建设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我们将协助被帮扶学校加强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如学科拓展类课程、特长培养类课程等,丰富被帮扶学校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帮扶共建工作不是短期之功,需持之以恒,才能久久为功。眼下,第一批县中帮扶共建工作正在持续推进,第二批也已经全面启动。针对下一步的工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胡全胜介绍:“各地、各学校将会在县中管理水平提升、教学教研、课程开发等方面全面发力,做出实效、做出品质;省教育厅也会搭建平台,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业务培训和交流总结,形成帮扶共建工作的强大合力,共同推动县中帮扶共建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原载:《教育时报》
作者:河南省教育融媒体采编中心、教育时报记者 靳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