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宝宝爱牙问卷,您能答对多少分?
健康
健康
2024-10-11 20:30
北京
对于即将上岗当爸妈,还有已经上岗、上岗多年的宝宝家庭们,各类育儿知识相信已经学起来或者掌握不少了。
快来作答宝宝牙齿护理“上岗测试”,看看您能得多少分?加入爱牙护牙大军,帮助宝宝打好“乳牙保卫战”!
戳戳戳下方图案
查看儿童口腔医生的详细解答
儿童口腔医生建议:
小朋友出第一颗牙就应该看牙医,最迟不超过一岁。
牙医不仅仅会检查宝宝的牙齿健康、口腔发育状况,同时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口腔疾病预防指导,而且还可以让宝宝提前接触口腔科环境,养成定期看牙的好习惯。
要知道,乳牙没有保护好会影响恒牙的排列和发育,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宝宝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
图片来源:bigstock
Q2. 宝宝应该多久涂一次氟?
儿童口腔医生建议:
关于涂氟,我们要根据孩子饮水或食物中氟含量以及经过专业儿童牙医检查后的龋齿风险评估来给出涂氟建议。
如果孩子患龋齿风险高,即使是低龄儿童,长出牙齿很少,我们也要给他涂氟,预防龋齿。
一般我们建议低氟区的孩子,每半年左右到医院去检查涂氟。至于涂和不涂、涂的频率等,是由专业的医生通过他的龋齿风险评估来决定的。
儿童口腔医生建议:
原则上,应当选择和孩子年龄相匹配的牙刷大小。
刷头要选小头。刷毛要选软毛,但又不能太软,要有一定的回弹力度。长度要选择孩子上门牙两到三颗的宽度,高度与上门牙差不多。
2岁以内的小宝宝牙齿萌出都比较低,要选择稍微小一点的小牙刷;随着年龄不断增大,牙刷适当增大,12岁左右的孩子可以选择成人牙刷。
家长不要给孩子使用硅胶的牙刷,这种牙刷是刷不干净牙齿的。另外,不建议给孩子使用刷毛又高、又细、又尖的牙刷。
图片来源:bigstock
儿童口腔医生建议:
在低氟地区的孩子,长第一颗牙时就建议使用含氟牙膏。3岁以内,用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3岁以上,用豌豆大小的含氟牙膏。
含氟牙膏含氟的量会有一定的要求,牙医需要根据孩子龋齿的风险度和孩子的年龄来建议含氟牙膏的含氟量。
儿童口腔医生建议:
宝宝应该每天早晚刷牙,晚上使用一次牙线。牙线本身是不分成人和儿童的,但是它会有一定的粗细之分。因为宝宝的牙缝相对比成人大,建议宝宝选择相对粗一点的牙线。
牙线可以更好地清洁牙齿的邻面,所以即使宝宝只长了两颗牙,只要这两颗牙挨在一起,牙刷刷不到邻面,就需要使用牙线进行清洁邻面。
图片来源:bigstock
儿童口腔医生建议:
从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就要按照儿童牙医的建议,定期带宝宝来看🦷牙。儿童牙医会根据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龋齿风险评估及孩子的配合程度决定是否需要给孩子做窝沟封闭。
对于牙齿萌出完全且具有较深的窝沟,在孩子配合的情况下,建议做窝沟封闭。特别是乳牙具有较高窝沟龋齿发病率的孩子,恒牙萌出后具有深窝沟的部位建议进行窝沟封闭。
如果孩子口内其他牙齿,特别是对侧同名牙发生窝沟龋齿,未发生窝沟龋齿的深窝沟部位建议尽早做窝沟封闭。一般来说,乳磨牙3-4岁,第一磨牙(六龄齿):6-8岁;第二磨牙:11-13岁。
但窝沟封闭并不是万能的,它只预防封闭住的窝沟点隙龋齿的发生,对邻面龋没有预防作用,因此窝沟封闭后仍需认真刷牙及使用牙线。此外窝沟封闭也不是一劳永逸的,窝沟封闭后仍需定期复查,及时修复脱落的窝沟封闭剂。
Q7. 哪些表现说明可能得了虫牙?(多选题)
儿童口腔医生建议:
孩子由于喜食甜食、长期夜奶奶睡,而又不能进行有效的刷牙和牙线,再加上乳牙矿化程度低,所以孩子很容易得蛀牙,且进展快。因此蛀牙的早期发现和预防很重要。
蛀牙又称“虫牙”,医学上叫‘龋齿’,是由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发生的牙齿硬组织慢性进行性破坏。因此当发现孩子牙齿出现色、形、质的改变,特别是孩子牙齿表面出现白、黄斑,形态不完整成洞,质地变软,都可能是蛀牙的表现,一定及时找专业的牙医检查。
当然,即使没有发现孩子的牙齿病变,定期检查牙齿仍然很重要,因为借助专业的检查工具和X光片的检测,可以发现很多隐匿性龋齿、邻面早期龋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图片来源:bigstock
儿童口腔医生建议:
宝宝在牙齿生长发育阶段可能养成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吃手、口呼吸、咬嘴唇等习惯。这些习惯如果长期不被纠正,可能导致儿童牙齿排列、咬合及颌骨关系异常,进而影响孩子的美观以及身心健康。
所以还是建议定期带宝宝看儿童牙医,及早发现问题,早干预,早解决。
儿童口腔医生建议:
其实,让孩子能够顺利接受看牙是一门很复杂的技术,医学上叫“儿童行为管理技术”。
该技术包括很多临床方法,包括非药物性的行为管理,如“讲-示-做”、“正强化”、“语音语调控制”、“分散注意力”、“母子分离”、“保护性固定(俗称束缚治疗)”等,以及药物性行为管理,如“全麻”、“笑气镇静”等。
至于临床上使用哪种方法,取决于孩子的年龄、临床行为表现、疾病进展情况、家长的认知以及医生的经验等,儿童牙医会根据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尽量选择创伤小、合理适用的方式。
图片来源:bigstock
儿童口腔医生建议:
父母们需要知道,正畸没有年龄限制,但孩子但牙齿矫正和面型管理有三个黄金矫治阶段。
第一阶段:乳牙期阶段(4~5岁)
主要矫治乳牙反颌、偏颌和不良习惯(如吐舌、吃手、口呼吸等)。
在此阶段进行反颌(“地包天”)、偏颌(歪脸)的早期矫治,有利于上、下颌骨对称、协调发育;在该阶段纠正不良习惯,能预防或减轻错颌畸形的发生和发展。
第二阶段:替牙期阶段(7~10岁)
矫治大多数的功能性或骨性错颌(包括反颌,偏颌/歪脸,上牙前突,小下巴,开合,深咬合,乳恒牙替换异常等)。
替牙期是孩子面型发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治疗可以充分利用颌骨的生长,通过促进或限制颌骨的发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利于恒牙期矫治获得良好的面型和牙齿排列。
第三阶段:恒牙期阶段(11-18岁)
各种常见的错颌畸形的治疗在这个阶段都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严重的骨性错颌,应在18-20岁后行正颌-正畸联合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提问:正确给宝宝刷牙的步骤是什么?姿势、动作需要注意什么?
图片来源:bigstock
正确答案:
● 两位家长给宝宝刷牙的时候,建议采用“膝对膝”的姿势。
● 只有一位家长给宝宝刷牙的时候,建议采用“坐在地上”的姿势。
● 如果宝宝足够大,建议采用“高低坐位凳”的姿势。
牙刷选好了,牙膏放好了以后,我们开始刷牙。
一个牙齿一共有5个面,有外面、里面、上下牙接触的咬合面,然后还有牙齿的前面和后面。
图片来源:bigstock
牙刷45度角斜放到牙面上,刷毛的末端贴紧牙龈,要用点劲。
用转圈的方法去刷,每一个牙齿外侧刷5、6下,然后再往前一个,然后再往前一个,这样一个一个一个刷到中间。
里侧是同样的一个动作,尽量让牙刷刷毛贴紧牙龈边缘,刷净牙齿。
刷到前牙里侧的时候,把牙刷立起来竖着刷、上下刷,每颗牙也是刷5、6下。
恭喜您回答完全部问题!请根据作答情况计算总分:
恭喜您,简直是“学术派+实操派”实力带娃,相信宝宝在您的精心呵护下可以收获一口完美健康的好牙!
祝贺您,坚持走“科学养娃”的路线,多跟宝宝的牙医交流经验,可以收获很多护牙知识哟!
“佛系养娃”的您,只要定期带宝宝看牙,儿童牙医会一手操办帮助宝宝护理好牙齿,但要记得每半年要带宝宝看牙医哟!
叮咚!“爱牙警报”!是不是很少关心孩子的牙齿呀?孩子的一生只有两套牙齿,每一个阶段都至关重要,帮助宝宝收获一口好牙,才是给宝宝人生道路上最好的礼物。
希望每个宝宝都能收获一口好牙,身体棒棒,吃饭香香!
◆ 姜静医生1995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获取口腔医学学士学位,2000年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获英语学士学位,之后于2004年师从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著名口腔医学专家王松灵教授,先后在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涎腺病研究中心、牙体牙髓科、儿童牙科、口腔颌面外科等多科室深造学习,2006年获得口腔医学硕士学位。
◆ 从1995年至今,姜医生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口腔科先后担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在近20年的临床工作中,姜医生通过巨大的门诊量和丰富的临床资源,练就了娴熟的工作技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对各种儿童口腔粘膜病、牙体牙髓病及儿童口腔急诊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特别是乳牙期、替牙期及年轻恒牙期龋病的治疗及预防、儿童牙外伤、全身系统病患儿牙病治疗及预防以及儿童牙科保健等,并能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完整的口腔修复治疗。姜医生对儿童心理及行为表现有着独特的见解,能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为表现的患儿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优质的服务。
◆ 姜医生曾在国内外口腔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多篇文章,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北京儿童牙科学会会员,并成功评为首届北京牙体牙髓专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