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慢性疼痛的平均患病率已达到了38%,其中发达国家患病率为37%,发展中国家患病率为41%[1]。
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慢性疼痛疾病已对超过3亿国民产生了严重影响,随着老龄化和现代生活模式的改变,疼痛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在以每年2000万的速度递增[2]。
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疼痛只是疾病的一种症状,只要病治好,疼痛就会消失。但慢性疼痛本身也是一种病,需要治疗。
颊针疗法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它让急慢性疼痛人群有了就医新选择。
图片来源:bigstock
颊针疗法是通过针刺面颊部特定穴位,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疗法。
由王永洲教授及其团队历经三十年临床实践及研究总结创立,是一种全新的微针体系。
无需药物辅助,只需将微针通过套管支撑,用手指迅速轻拍入面颊部的相应穴位,从而激活人体自身潜能进行自我修复。
具有“取穴标准、靶点明确、快速起效、较为稳定、基本无痛”的特点[3]。
骨骼肌肉疼痛
由于骨骼肌肉病变而引起的急慢性疼痛,如肩、颈、腰、腿痛等。
神经相关疼痛
神经病变造成的疼痛,如头痛、带状疱疹疼痛、卒中后疼痛等。
围产期和围手术期的疼痛与不适
妊娠期腰腿痛、腕痛,产后耻骨分离及腹直肌分离引起的疼痛;
治疗手术后的疼痛、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不适。
其它疼痛与不适
心理因素相关的胸闷、顽固性失眠、腹痛、盆腔痛等;
哮喘、鼻炎、放化疗相关疼痛与不适等。
首先为患者进行从头到脚的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触诊,判断疼痛的原因和累计的范围,标定面颊部穴位,施针并且根据疼痛与不适缓解的情况进行调针。
静卧留针20-40分钟后拔针轻压,即完成治疗。
图片来源:《颊针疗法》,王永洲著
颊针治疗的治疗周期取决于疾病的病程长短。
以落枕为例,急性疼痛通常经过一次治疗即可纠正患处的疼痛与活动受限;慢性疼痛治疗周期较长,需从1周1-2次治疗,逐渐过渡到1周1次或2周1次治疗。
改变生活习惯,减少疼痛诱发因素
很多慢性颈肩痛、腰腿痛都和日常生活的不良习惯有关,比如低头看手机、久坐、姿势不良引起肌肉劳损或急性扭伤。
因此,如果不能主动改变生活习惯,则治疗效果不易维持,疼痛会复发。
谨遵医嘱,切勿擅自停药
通过药物治疗疼痛的患者,请勿擅自停药,请遵医师建议逐渐减量。
部分患者颊针治疗后虽然疼痛即刻缓解,但是可能出现1-2天后疼痛又复发。继续坚持治疗即可,疼痛复发的频次及强度将逐渐减低。
温馨提示
慢性疼痛也是一种疾病,在已有疼痛干预和治疗手段的基础上,新兴的颊针疗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给饱受疼痛困扰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就医选择。
愿它能造福更多患者,帮助患者解决难题,回归正常生活。
医
麻醉疼痛科主任
疼痛专科医生
主任医师
◆ 杨医生在2015年加入和睦家医院之前一直就职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杨医生在疼痛诊断与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曾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国内外知名疼痛医学中心研修慢性疼痛诊疗,熟悉各种常见疼痛疾病(如颈肩腰腿痛、骨关节及软组织痛、带状疱疹后遗痛、颈源性头痛、顽固性癌痛等)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 杨医生在应用“颊针”技术治疗急慢性疼痛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并且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杨医生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并多次参加国际会议交流,现任北京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青年委员。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区医师,2006年第14期第22卷,总第308期,疼痛问题的现状实用疼痛杂志2007年10月第三卷,增刊
[2] 人民政协网,我国慢性疼痛患者超3亿人,就诊率不足六成 http://www.rmzxb.com.cn/c/2020-06-16/2593681.shtml
[3] 《颊针疗法》,王永洲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