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书用了16个小时看完了,一本关于心理方面的书。
心理治理在西方很流行,它的作用是治愈,治愈情绪,治愈不安,回归日常,给各种负能量带来希望。
作者洛莉· 戈特利布(Lori Gottlieb)是一名资深心理治疗师,她为《大西洋月刊》撰写的“亲爱的治疗师”专栏备受读者欢迎,她的TED 演讲是2019 年播放率最高的十大演讲之一,这本书也是美国2019年的年度畅销书。
她这本书要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改变?”答案是“藏在与他人的相处中”。
这又回到一个基本话题, 人是群居动物,我们需要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发现自我,找到从内打开心门的钥匙,完成自我救赎。
我阅读这本书的初衷,是从心理分析师角度来看自我分析,看专业视角下,人们为什么而焦虑、而不安、而忧心忡忡,以致于陷入困境,久久不能走出来。
作者以几个真实的故事,以穿插叙事的手法,为我们娓娓道来她给来访者分析心路历程,约翰、朱莉、瑞塔、夏洛特等,从青年到中年到七旬老人,让我们得以窥探不同年龄段人们的心理感受、压力、挣扎、求助、治愈。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大大小小的问题,也有不少的痛苦。正如有句话说的,人生是痛苦的累积。
每个人的境遇大不相同,面对痛苦,有人走出了,有人像陷入了迷宫般打转,后者就需要借助心理治疗师的专业帮助,走出迷途,扫去灰霾,重返明媚的阳光下。
但,这个过程是要靠自己走出了,作者说“我们不会直接把来访者引导至问题的核心,而是推动他们自己走向目的地,因为只有靠一己之力一点一点发现的真理,才是最有力的真理,是人们会认真地去面对的真理。”
我对这短话写下的想法是“就像自己亲手栽下的树,你看它是跟看别的树,感受是不一样的。”
发现属于自己的真理,才是最有力的。
作者作为心理治疗师,她也有自己的“心理治疗师”,她给她的心理治疗师起名“温德尔”,用温德尔的话说“生活的本质是变化, 而人类的本性抗拒变化。”
我的点评是:变化有两个方向,一个向好,一个变差,正是出于对可能变差的担心,人不愿意主动改变,直到最后被动接受,不得不变。物质世界也是这样,比如人体,大约平均20年人体的细胞会更新一遍,直到再也不能更新,人将死去。
在另一段文字里,作者说“当我们感到脆弱的时候,我们就像是生鸡蛋——如果摔到地上,蛋壳就破了,蛋黄和蛋白四处飞溅。但如果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富有弹性,那我们就会像是煮到全熟的鸡蛋——即使掉在地上受到震荡,也不会完全破裂,不会把周围搞得一塌糊涂。”
正是加热这个条件使鸡蛋由生变熟,人从脆弱到内心富有弹性,也需要外部的触发条件,可能是一席话,可能是一件小事,也可能是一次经历等。
当心理不舒服时,千万不要憋着,憋久了,你就会在别的地方发泄出来,这个只会给你亲近的人带来负能量或伤害。
我们要做的,是找个熟悉的朋友或可信赖的知己,打开心扉,谈谈自己的困惑、迷茫、纠结、犹豫、担心、痛苦、无助等,你会发现,最简单的一吐为快后,你就像卸下了千斤负担,顿时身心轻松。当然如果有严重心理不适,如抑郁倾向的,需要求助专业的心理治疗师。
分享几个很有力量的句子。
荣格 说“只有直面灵魂的人,才会觉醒。”
有时,真正难相处的,是我们自己。
有时我们明明拥有一把钥匙,能打开更好的未来,但就是需要有人提醒我们一下,钥匙被我们遗忘在哪儿了。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顺利找到自己那把打开未来的钥匙,不要让他生锈了。
延伸阅读:
参考资料: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 END —
如果对您有启发或帮助,点个转发、
在看、分享朋友圈让文章对更多人有帮助。
关于我:我是大何,分享健康、人文等领域的内容,深耕健康外在体魄与丰盈内心世界两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