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4篇原创推文
写在前面:这本书去年看了两次,月初在卜卜的组织下参加了共读,借此机会整理了笔记。以下是我读了三遍后希望可以继续提醒自己的摘抄和思考,如果你在看的过程中有哪个地方触碰到你,请暂停阅读本文,直接在微信读书上搜有启发段落章节读一下。
1、本能脑:源于爬行动物时代,结构简单,只有一个原始的反射模块,主管本能,3.6亿年历史;情绪脑:源于哺乳动物时代,主管情绪,2亿年历史;理智脑:源于灵长动物时代,主管认知,力量比较弱小,只有250万年历史。
本能脑如果是100岁的老人,情绪脑是55岁中年人,理智脑是不到1岁的宝宝。我们的大脑有860亿个神经元细胞,而本能脑和情绪脑拥有近8成,所以它们对大脑的掌控力更强。所以大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
思考:难怪,一旦发生什么事情,情绪会先出来,逐渐消散后理智脑控制时开始思考和进一步优化,所以要刻意练习让自己多多使用理智脑,比如写作和复盘就是在锻炼理智脑。当我们知道了大脑是由三重大脑构成: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有时候也可以跳出来,在第三视角去看某个事情,有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即此刻是情绪脑在发挥作用,我的理智脑还没出现,这个观察是一个好玩的过程,也是逐渐让理智脑出现的过程。
2、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观点: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思考:是的,回顾一些焦虑时刻,大多是我看到别人在做的事情很棒也想做但没有做同时又想马上看到效果,所以开始焦虑。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每当感觉自己焦虑就去行动,去做具体的事情,把自己从情绪脑拉回理智脑,不断去训练自己,同时让自己慢下来,去享受过程,不过多纠结于结果。
3、对于学习成长而言,成长权重对比是每个人都应该首先认识的,它揭示了“学习、思考、行动和改变”在成长过程中的关系:即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因此,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思考:这段话对我影响很大,直接的影响是2023年下半年看书不在意看完的数量,而是开始在意我看完这本书从中学到了什么,有没有在生活中应用去看看效果。真开心这段话给我的启发,也会在未来的时间里继续告诉自己去看到改变量,而不是最明显的学习量。
4、所谓“熔断不读书法”,意思就是在读书时一旦看到有启发的内容,就触发熔断点,立刻停止读书。停止读书之后做什么呢?围绕这个触发点对自己提问。他又提出: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凡是被某件事击中,“动了感情”,就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追问原因:为什么刚才这个点让我有启发?我能够把这个启发点用在3个不同的事情上吗?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
5、回想一下自己行动力弱的时候,脑子里对未来的具体行动肯定是模糊不清的。在这个时候,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把所有想做的事情都列出来,进行排序,找出最重要的那件事,让脑子清醒。
思考:人的欲望是强烈的且多而复杂,把所有的事情都列出来就是让自己想做的模糊的事情变得清晰,可以减少大脑去记忆,大脑能同时记住的事情是有限的且希望尽可能节能。比如看到别人在看的书也想要看,于是想看的书太多没看而焦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缓解我的阅读焦虑:不要因为没有读完待读的书籍、播客、文章而感到不安,你并不是要清空所有,想象成河流每次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而不是想象成一桶水。我们不会因为自己没有读完图书馆的书而感到不安,因为我们从来没想过要把这些读完。
6、做事情不要加大难度让自己难以继续,甚至想到要做这件事就心生抗拒。而是刚好让自己想做,又能做下去,甚至做着做着超出预期的状态。所以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式让自己可以更持续做某个事情,很少有想要放弃的想法,不知不觉就做完了。学习上需要不断梳理那些“会做但特别容易错或不会做但稍微努力就能懂”的内容。
7、深度学习的3个步骤:获取高质量的知识;深度缝接新知识;输出成果去教授。注意:正确的行动往往是反天性的,让你觉得舒服和容易的事情往往得不到好结果,而一开始你认为难受和困难的事才能然你真正产生收获。
a、尽量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b、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遇到有感悟的地方尽量结合自身经历学识和立场去解释,去和原有的旧知识联系在一起,搭上线;c、反思生活。
思考:对生活的点滴小事的反思很有意思,有时候你都不知道某个行为背后的动机如此让人意外,反思,可以让我们挖掘到另一部分的自己。
8、刚起床时,纯净的注意力是一天的礼物。
思考:想起我从睁眼看微信到看微信读书听书唤醒,也是从这里开始转变的。当一天的开始从书籍开始,意味着我接住了这份礼物。再加上前面说到信息在手机已经存放了一个晚上,待会再看也可以的,不着急那一会。以及后来看到范冰说他不在早上看朋友圈和发朋友圈,因为让自己接收太多不重要的信息、发了朋友圈就会额外在意点赞评论互动,于是美好的早上专注力在不断分散。
9、行动力最怕模糊,如果我们的头脑中一直有很多模糊的选项存在,我们就需要花心力不断做选择,而做选择是一件非常耗脑力的事情。我们的大脑有可能为了省点力气,而不自觉地选择那个它最熟悉、最确定的选项——做那些轻松、愉快但不重要的事情。
10、做规划的目的并不是让自己严格地按计划执行,而只是为了让自己心中有数。如果当天计划有变也没关系,有了这份预案,你能够在处理完临时任务后,把自己迅速拉回正轨。
思考:我想到了建立各种日常系统也是类似的道理。比如设置一周食谱不是让自己每天都按照食谱来吃,而是让自己心中有数,大概吃什么,有一个兜底的作用,不用到饭点才开始思考。而如果当天想吃别的当然可以,这样也和目的一致,是灵活的,可以自行调整的。
11、我们同为人类,基本配置都差不多,没有谁的大脑更加特殊,但是人们在大脑的使用上确实有差异,这个差异就是使用“工作记忆”的能力。人类的大脑看起来很厉害,但意识所能处理的信息数量并不多,平均为7±2个,有的人多些,有的人少些,但都在7个左右浮动。
思考:原来如此,难怪有时候看了其他消息,有多余的信息进来,前面的信息就忘了了。想起之前听得意忘形说到“企鹅理论”:人的记忆系统是一大片冰川,它是有限的。所以人只能记住上面的企鹅。如果你告诉我新的记忆点,让新的一只企鹅从天而降,那原来在冰川上的企鹅就会被踢下去了,送我一些健壮的企鹅。
12、选书要看当下自己最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去解决,有了正反馈会更加想要看书;选书很重要,一本好书里的推荐值得重视;阅读是为了改变。读书要多联系,有感悟可以输出分享出来。从权重上看,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阅读仅仅是最表层的行为,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思考和行动改变自己。就像你读了一本关于冥想的书、懂得了冥想的一百个好处和一百种方法,但从来不练习,远不如你只懂得一种好处和方法但能每天持续冥想10分钟。只要紧紧盯住“改变”这个根本目标,很多阅读障碍就会立即消失。
13、运动不是关键,运动之后的活动安排及环境刺激才是关键。有效的模式是这样的:在运动后的1~2小时内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脑力活动,比如阅读、解题、背记、写作、编程,等等,或是一些需要复杂技巧的体力活动,诸如舞蹈、钢琴,以及参加不同于以往的社交活动,如接触新的环境、人物或事物,这么做可以让新的神经元受到刺激,不断生长。换句话说,运动之后,脑子需要充分接受考验或挑战,才能让自己不断地变“聪明”。
最后。
以前我看书大多数是尽善尽美,指老老实实看完,按目录顺序看,勤勤恳恳记了很多笔记,但从来不去回顾记下来的笔记,更别说使用笔记去改变和影响现实生活,于是书中的知识没有得内化,有时候还因为小小的阅读量沾沾自喜,似乎当时的看书只是为了把书看完,有点本末倒置了。
而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我真的放下一年要读50本书、100本书的攀比心理;也不害怕阅读量的下降;不害怕阅读时长排行榜掉下来了我甚至主动关闭了排行榜;也不害怕这本书没有读完。
因为这些都不是我阅读的目的,阅读的目的应该是对自己、对他人有帮助,而不是为了把书看完,更不是攀比阅读量。从这个维度来说,在阅读上,我历经消费行为再到投资行为的转变,因为投资是有结果的,是可以衡量的。
感谢这本书带给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