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赖瑞云(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福建省语文学会原会长)
“四结合”指两个“文、言结合”和两个“文、野结合”。各结合中的文、言、野,所指均不同。窃以为,“四结合”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策略。
三十六年前,钱梦龙以其别开生面的《愚公移山》教学而闻名全国。其中最精彩的,就是引导学生讨论愚公妻和智叟对待愚公移山的不同态度: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钱先生引导学生一共讨论出了五个不同。一是智叟说愚公很笨,并且以倒装句(甚矣)加以强调,而愚公妻没有这样讲。二是称呼不同,“君”是尊称,“汝”不太客气。三是智叟说愚公连一根小草都动不了,语气轻蔑;愚公妻是疑惑夫君的力气不能削减小山,怎能对付两座大山。四是智叟说“如土石何”前加个“其”,强调愚公没有用。五是愚公妻最后问愚公要把土石放到哪里去,是关心、担心,献疑;而智叟的“笑而止之”是讥笑。
这里,既落实了文言词语教学,又揭示了文本的艺术奥秘。奥秘就在不同态度。这在孙绍振解读学中,被视为文学作品的重要表现规律。即故事中的事情要“越出常轨”;相关人物对此要有不同反应;拉开的差距越大,故事就越有魅力,表现的内涵、性格往往越为深刻丰富。如《西游记》中化装为美女的“白骨精”的出现,使师徒四人,尤其是孙悟空、猪八戒作出了很不相同的反应,故事由此波澜曲折,性格由此鲜明呈现,识破妖魔真面目的小说主旨由此给人深刻印象。《愚公移山》亦如是。移山,大大“越出常轨”,如故事仅此而已,愚公一声令下,应者云集,这寓言不过是一篇简单的说教。但故事出现了忧虑派(愚公妻)、反对派(智叟)、坚定派(愚公)、拥护者(子孙等)、感动者(天帝等),各色人等反应不一,乃至截然相反。这不仅使这简短故事波澜多姿,而且能借愚公驳斥智叟,推出人定胜天的主旨。
钱梦龙两节《愚公移山》课,始终围绕这一艺术奥秘,又始终围绕释字译文任务,因为他不是一般地疏通文意,更要求准确弄清重要词句的含义、用法,使不同态度更鲜明地呈现。比如,他两次强调,愚公妻和智叟说的话粗看差不多,实则很不同,要学生仔细辨识;通过如上所述的辨识,智叟嘲讽、反对的严重性就跃然纸上,愚公反驳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又如,他引导学生看清“跳往助之”的“跳”是蹦蹦跳跳,显得很高兴;“杂然许之”的“杂然”是七嘴八舌,显得场面很热闹,于是拥护者亦神形毕现。
他揭示文本奥秘(文)和释字译文(言)同时并举,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我始终认为文言文是‘文’,而不是古汉语材料的‘堆积物’”;用王旭明的话就是“中学讲古文,不能只讲字词句段,老师们一定要尝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去”。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个“文、言结合”。这“结合”不仅“文”“言”教学两全其美,且使原本较枯燥、艰深的文言学习变得趣味盎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不是这样,它只讲解词语、文意,而且逐字逐句讲,但就是不讲文本艺术奥秘(注意,这只是古代传统教学之一种)。叶圣陶对之深恶痛绝,早在现代语文教育兴起之初,就多次抨击,不仅批评它令人昏昏欲睡,更从“经典的教育在于文化”的角度,尖锐地指出:老师不是来讲书的,尤其不是来“逐句逐句的翻”,把文言翻为白话,把白话翻为另一个说法的白话的。他的任务在指导学生的精读。
显然,叶圣陶认为揭示奥秘比释字译文更重要。他当时称之为“精读”。只要看看叶氏重要的著述之一《文章例话》,看看他亲自精读的20 多篇作品,以及《序言》中将之定义为讲解出作品的“作法、好处”,就知其精读即今之揭示奥秘的解读。钱梦龙做的正是这件事。
为什么人们不讲解艺术奥秘?因为太难。鲁迅不止一次说过,作品的“极要紧、极精彩处”是“很不容易”“领悟”的(鲁迅《不应该那么写》《致董永舒》)。鲁迅当年还批评过:“先前的学古文”是“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鲁迅《人生识字胡涂始》)。叶圣陶称之为“暗中摸索”,并说:“如果暗中摸索就可以,也就无需乎什么教育了。”
新中国成立后,这个状况有所改变,讲主题、讲写法,渐成风气,至于它是否揭示了文本奥秘,则另当别论。但文言文教学又出现了新问题,即流行的模式是:作品分析与释字译文分开做,后者就是著名的文言文“串讲”。这当然也算“文、言结合”,但是,第一,独立进行的词语、文意串讲,很容易将随后的作品分析变为附庸,乃至抛弃,因为作品分析太难,又因为觉得至少完成了最基本的释字译文,故易原谅自己的做法;第二,独立的串讲,容易膨胀至“逐字逐句讲解”,把学生可自学的词语都讲了;第三,如此独立串讲,使本较枯燥的文言学习更为沉闷;第四,它比融合式的“文、言”结合,花时更多。故钱梦龙会对当时“普遍流行的‘字字落实,句句对译’的传统教法,素怀‘叛逆’之心”,创立了融合式的“文、言结合”教法。数十年来,钱先生所有文言文精彩教例,其他名师大多数成功教例,莫不取此教学策略。
融合式“文、言结合”,古已有之(此即前文所说“逐字逐句讲解”只是古代传统教学之一种的缘由),那就是盛行于古代的文选评点本。如著名的《古文观止》,其精彩的夹批、总评,就是名副其实地揭示作品艺术奥秘,同时,它又篇篇夹有词语的注音释义。如果把它转化为课堂评讲,不就是一篇精彩的融合式“文、言结合”讲授吗?台湾就有不少成功教例。
笔者拙作《台湾语文教学“深耕细作”刍议》所举台湾三个名师教例,均取此形式。其中详述的《赤壁赋》,最重要手法之一是对比,把曹操写得越发英雄,把作对比的“吾与子”写得越发渺小,曹操都“而今安在哉”,“吾与子”就更无足轻重,因而“客”会发出“如泣如诉”之悲声。台湾名师对这一暗藏的对比作了精彩的揭示。在评析这一奥秘同时,又密集联系词语教学,仅就拙作摘录的“客”答话的中间一段,该师就讲解了“况、渚、侣、友、属”等词的音或义,讲解了句首发问、名词转动词、互文手法、音随义转等文言文知识。“文”(揭示奥秘)与“言”(词语教学)结合得水乳交融。现再举笔者采集的另一台湾名师《世说新语·咏絮之才》教学的主体部分实录:
“何所似”,就是“似何”,疑问。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三句是押韵的,似、拟、起,基本上押韵。
“差”,念chà,大略,有的版本念chā,差不多的意思,两种意思基本相通。我想谢朗是个大胖子,他想吃了,所以说大略可以比拟为撒盐巴。谢安大约脸色一白,人家情景那么优美,你说的什么呀!谢道韫的回答就比较雅致,像柳絮一样随风飞舞。因此谢安“大笑乐”,拍案叫绝。好在哪里?除了比方打得好,还好在“未若”!未若就是不如,把哥哥讲的话承接起来,还比较了二句,厉害就厉害在这里。听说乾隆皇帝出一诗句,要跟随的人连接。乾隆第一句是“一片一片又一片”,同学们你怎么接?突然一个太监说“二片三片四五片”,这算接上去了。另一个太监照此办理,“六片七片八九片”,也接上去了。可哪有这种接法!最后到纪晓岚,总不能说“十片十一片十二片”,纪晓岚的回答是“落入雪地尽不见”。谢道韫的答句有无承接上文?有。有无涵盖全部?有。文采就高明在这里。
教师讲解了不少词语,却很自然地衔接在揭示奥秘的评析中。但台湾这些“畅讲”教例,与钱梦龙等讨论课的最大区别是“满堂灌”。“满堂灌”好不好?我们看看最典型的“满堂灌”,就是风靡大陆多年,至今魅力不减的《百家讲坛》,稍有文化的平头百姓都听得津津有味,乃至激起了阅读《三国》、孔孟,阅读历史典籍的兴趣。如果教师的一言堂讲授能使学生兴味盎然,激起他们向往文学、热爱经典、不畏文言的效果,这样的“满堂灌”有何不可?这实际也是对话。按对话理论创始人巴赫金的说法,人们一说话就有对话。因为听者头脑里必有反应,你说得好或不好,对或不对,不断对接,这叫“潜对话”。讲授法本是教育学里最基本的教法,不仅在于知识的系统性,且好的讲授就像漂亮的文章、精彩的演讲,更能使学生沉迷、激动,更能顾及全体听众;缺点是并非自己探索的,遗忘率较高,甚至过耳即忘。讨论的优点是亲身参与,头脑里“划痕”较深,知识是自己建构的,遗忘率较低,且利于培养某种能力;缺点就是讲授法的优点,它有差距。总之,各教法均有优长欠缺。
这就产生了第二个“文、言结合”。我们把口头讨论称作“言”,把像完整的文选评点、漂亮文章那样的“畅讲”称作“文”。把这两种教法结合起来,各取其长,对文言文教学尤为需要。原因仍是如前所述的文言文较艰深、较枯燥,激起兴趣甚至是头等大事。故有钱梦龙以有趣的讨论取代令人昏昏欲睡的逐字逐句讲解,再有今日望以生动畅讲加以强化。
黄玉峰是这种结合的范例。他被称为语文界的“叛逆”,在众人以讨论、对话为荣时,他以一言堂名震大江南北。他在2009 年举办的全国首届文本解读研讨会上教《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这长篇古诗的艰深度并不亚于文言散文),整整两个多小时,以他百家讲坛式的精彩独唱,将诗中的奥秘、典故、隐喻、僻字阐释得犹如看一篇白话小说,深深吸引了全场600 多师生。黄玉峰同样有讨论课,且注意“两结合”,或全讲授和全讨论交替使用;或讲授末了,当堂让学生讨论某一问题;又或在讨论课中适时插入自己生动的畅讲。
钱梦龙也有这种插入畅讲。如他说:“‘无言以对’更符合‘亡以应’的意思。因为愚公讲出了一个很普通的道理,做了一道简单的算术加减法,很普通但很在理。从这里可以看出,愚公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板书)。”显然,前半段是随机触发的,后半段的精辟概括则是有备而来的畅讲。还有李镇西,他甚至将自己相关文章的段落拿到讨论课上宣读,如他的《师说》名课。其实,名师的讨论课均有插入畅讲。
基于文言文的艰深度和专业性,第二个“文、言结合”中最应推动的是使畅讲和讨论并列为两大课型,而不宜偏食。对此,两岸交流互学尤有意义。台湾曾偏食于畅讲,后来向大陆学习,上开了讨论课。我曾在上述那篇台湾教学的文章中介绍过,他们坦承,如今盛行台湾的讨论课就是从大陆学去的。我听过他们许多讨论课,其生动活泼似显“青胜于蓝”之势。他们总的来说就是调动学生参与的花样多,热情风趣的话语多,易答的问题多,与课文相关的有趣活动多,这些值得大陆同行研究、借鉴。而“畅讲”,两岸则都切需加强,更需互学互促。大陆的一般老师,实际偏食于讨论课,这个状况应改变,应研究、借鉴台湾的畅讲,更应利用大陆现成的丰厚资源,可以学习上述黄、钱等名师各种形式的畅讲,可以研究百家讲坛的讲法,更可以将孙绍振“演讲体散文”的解读文章,改造后搬到课堂上。至于台湾语文界,不应丢了生动的畅讲,更应发扬善学精神,将上述大陆资源转换到课堂上。
第一个“ 文、野结合”中的“文”,指教学中的专业化解读;“野”指仅靠文本本身,仅凭读者直觉体悟,无主动运用知识、资料的意识,处于野生野长的解读。这“野”基于个人体验,是读者解读的基础,即使感想式的随意性体会,也非外加的,因此,保障了其解读并非建筑在沙滩上。但重要的是,直觉体悟的个体差异非常大,最低阶的就是一些支离破碎的感想,如仅凭此解读文本,十有八九走向歧路,最高阶的会产生如古代文论说的“顿悟”乃至“妙悟”。当然,二者实难二分,高阶体悟者的头脑里,实际有知识、理论、方法、资料在起作用,不过他可能不自知。我们说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体现了孙绍振的“越出常轨、反应不一”理论,然而钱先生解读时未必就知晓这理论。当然,实际解读中,也可能读者本来就“两结合”,既凭借了体悟,又主动运用了某一知识。我们不担心体悟有无,人们只要一阅读,总有某种体悟,而担心人类的惰性使之不主动进行专业化解读,结果低阶者走错路,高阶者封顶于天花板。因此,教学中的专业化解读是我们的重点。
第一类专业化解读是运用知识理论,这对古今作品解读都一样,如小说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文体知识、创作和鉴赏理论、手法和修辞知识,如孙绍振提出的还原法等各种具体的解读方法。理论的作用自不待言。比如,假设教师掌握了刚刚提到的“越出常轨、反应不一”创作手法,初试牛刀者都可能像阅历丰富的钱梦龙那样解读《愚公移山》。又如,假如教师不具备诗歌的承接、覆盖知识,就可能对《咏絮之才》只会干巴巴地称道几声“好”“妙”。
第二类是引入相关文献资料,这对文言文教学特别重要。孙绍振曾说,作品好比果实,我们拿到果实时,它从种子入土到开花结果的整个生成过程都不见了,被手里的果实遮蔽了,解读就是还原它的生成机制,艺术形成的奥秘就揭示了。上述第一类知识理论当然有助揭秘,但相关的文献资料则往往会起独特的、重要的乃至决定性的作用。古典作品由于背景、语言、内容的隔膜,文献的“助解”作用更突出。孙绍振解读郦道元《三峡》,引入袁山松《宜都记》、盛弘之《荆州记》等古典文献,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分析,才有力说明了《三峡》何以成为描写山水的经典,被明人张岱称为“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袁中郎”。他以同样方法解读《隆中对》时甚至说,缺乏专业准备的外行,面对这样的经典文本,解读只能是两眼一抹黑。
中学课堂能否进行这样的解读?完全可以。这就要谈到海峡两岸在这方面的优势互补。
台湾教材,与课本配套者有两种书,其一为“教师手册”(大陆称为“教师教学用书”,俗称教参)。其繁富、巨量和专业性是大陆教参无法想象的,它基本上把文学史上有关该课文作者的详尽资料,包括生平事迹、文学成就、作品特色、创作主张,乃至正史野史中的奇闻轶事,以及该课文的创作背景资料、古今评论、编者鉴赏、延伸阅读,该课文涉及的文体、手法、修辞、政治、文化、历史知识,编者的各种教学设计、建议,悉数网罗其中,蔚为大观。每一篇课文的参考资料少则两三万字,多则五六万字。如此庞大的专业性资料中学用得上?用得上。第一,其另一配套书“教师用书”将上述手册中的大部分内容转换成了中学的教学形式,如简化为课文每段话的评析乃至“句析”,编成各种练习和试卷,变为以生动故事呈现的作者介绍,组成以趣味性为特征的课内外语文活动,其名目之繁多,难以详述;它按教学流程编写,教师一拿起“用书”几乎就可以施教。第二,课文少,一学期如此细读的不超14 课;课时多,多者每课可上五节,如《赤壁赋》。第三,兴趣助消化,“手册”中许多资料都已编成简短掌故,“用书”更是如此,运用于课堂也是,就像前面《咏絮之才》中的乾隆对诗,隔膜的文言既变得饶有趣味,又引向专业性读解。第四,教考不分离,高考卷50%左右出自课本,文言文有必教必考篇目。以上,特别是前三条,尤其有助于文言文的专业化解读。
以上是台湾教材的优点。它的缺憾,恰恰是大陆的优势。就专业化解读方面,第一,其巨量文献资料以作家为中心编排,改为以文本为中心组织资料就好了(孙绍振),而后者恰恰是大陆形成的更符合文学解读规律的突出优点;第二,大陆人才基数大,涌现出的高水平解读专家比台湾多,尤其近十几年介入中学课改后,解读了大量中学经典课文,接触过这些解读的台湾同行都深为震撼,像孙绍振的许多解读畅销专辑在台湾都是抢手货;第三,大陆研究人员多得多,保存、发掘、发表的研究资料也多得多,不少资料都是台湾所没有的,一位知名的台湾教材主编就曾几十次到大陆“淘宝”,并多次表达其感谢之情。
以上除了介绍两岸交流合作的好处,主要是想表明:看上去很专业的解读,完全可以进入中学教学。钱梦龙就有这样的课,他教《左忠毅公逸事》,不断联系桐城派的“义法”创作理论(学生课前已预习该理论),还要求学生课后读作者方苞多篇散文,甚至读《方苞集》,联系义法理论,写篇作文。课时不够,像钱梦龙那样课外来凑,这也是研究性课的惯例。大陆真正的短板是教考分离,弥补之法是本文始终强调的兴趣。为进一步强化趣味,应有第二个“文、野结合”,也就是善于以现代语汇、口语、风趣话语(野)表述年代久远的书面文言文。如钱梦龙说:“愚公妻关心这个技术问题怎么解决,……智叟呢?‘嘿,你这个笨老头,一根小草也毁不了的人,想去移山,瞧你有多笨!’”《咏絮之才》的名师畅讲,亦是多处冒出诸如“我想谢朗是个大胖子,他想吃了”的风趣表述。如果去看孙绍振解读古代经典的课堂实录《演说经典之美》,你几乎会从头笑到尾。
文言文相对于现代文来说几乎可以算是另一种语言,甚至在语法上跟英语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学起来相对困难。跟其他内容的学习一样,也离不开平时的积累和训练,只靠教材上的几篇课文和授课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适当结合课外资料,对文言的学习大有脾益。复习来强化记忆也是有效的学习手段,有的学校和老师会把文言文的教学放在前面,就是因为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来记忆。
这里我推荐王涛老师团队读文言文系列图书,这套书贴近学生,衔接高考既有积累也有练习,非常适合让学生在晚自习上学习。
知识积累部分帮助学生自行理解文本内容,高考题型帮助学生适应考场学以致用,复合文本增强学生思辨阅读思维,适应高考文言文对比阅读需求,详情如下,有需要可扫码购买:
转自 | 海峡语文网,有删改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