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团队毕生谈】我的古文教学观:文言文怎么教?

文摘   2024-11-16 11:30   陕西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栏目内容

语文之学、教育之术、文学之思、哲学之想

栏目宣言

“所有的客观都是主观,所有的意见都是偏见”。我宁愿矫枉过正地表达“偏见”,而不愿模棱两可地阐述“真理”。

“凡是可说的,都要说清楚;凡是不可说的,则必须保持沉默”。我坚持“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坚持有选择地相信,有理由地怀疑,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

栏目主编:王涛     栏目主笔:毕光荫


我从未见哪个小孩是先背实词虚词才学会说话的,我从未见哪个小学生是先学会汉语语法才开始写作的。为何我们的古文非要先讲透实词虚词才能开始教学?

我认为,部分老师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这背后是受三个认知的支配。

第一个认知: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只有一个——文言知识,文言知识的学习方式只有一种——老师讲解,所以,必须通过老师讲解重点实词虚词的方式学习文言文;

第二个认知:阅读只有一种形式——精读,所以,学生必须把每个字都搞清才能算是阅读了,不求甚解的阅读方式不能称之为阅读,或者说,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没有这种阅读方法的一席之地,它是完全无价值的,又或者说,那种阅读方法只能在现代文中使用等等;

第三个认知:理解是不分层次的,也就是说,学生对一篇课文的理解是“一次性的”,不必有从浅到深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通过一个教学过程把学生从不理解的状态调整为理解的状态。

这三种认知是否正确呢?我不敢断言,但也想谈谈自己浅陋的看法。

一、我对第一个认知的看法
(古文教学必须“以文带言”)

我认为,“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只有一个——文言知识”,这个说法不太准确,但也不至于很错误。在教材种,文言文教学的目标通常是包括: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次的,这一点王荣生教授论述甚详,然而,就考试而言,还是以文言为主,所以我说,这个认知不太准确,但也不至于很错误。

但是,“文言知识的学习方式只有一种——老师讲解”,这我是绝不认同的。所以,我并不否认文言知识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我不太认同的是“必须通过老师讲解重点实词虚词的方式学习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的讲解必然是重要的,但是,一篇课文有时成百上千的词汇,都通过这个方式学习,我觉得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除了这种方法就没别的方法了吗?当然不是。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的“任务”、“情境”或“活动”来帮学生“大致”掌握这些词汇。

比如,《屈原列传》的预习我就是让高二二班的学生通过命题的方式来进行的。通过命题的任务设定,学生就把文章大意了解了(至于他们是自己翻译还是阅读译文,问题不大,因为这里的目的是让他们初步了解,而不是深入了解,这涉及到后文要论述的阅读是分阶段的问题,这里先简单提到)。而且,他们为了命题,会把教辅书上的文言知识简单梳理一遍。

命制第11题的时候,他们就要把导学案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文化常识过一遍,筛选出适合命题的点,他能命制出“‘平伐其功’中的伐是夸耀的意思,与课文《老子四章》中‘自伐者无功’的‘伐’意思相同”的选项,对“伐”这个实词的把握一定比听老师讲一遍来的差吗?我不相信。

命制第12题的时候,他们就要把课文内容梳理一遍。他能命制出“屈原因为比上官大夫地位高,又受怀王信任,于是上官大夫就在怀王面前诋毁他”的迷惑选项,对文章大意的把握一定比听老师讲一遍来的差吗?我不相信。

基于此,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必须以文带言,必须根据文章的特点来设计你的教学,把对文章的理解和对文言的掌握两件事变为一件事,否则文言文教学少慢差费的情况绝不会有丝毫好转。

二、我对第二个认知的看法
(文言文教学要关注泛读的价值)

阅读只有一种形式——精读,所以,学生必须把每个字都搞清才能算是阅读了,不求甚解的阅读方式不能称之为阅读,或者说,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没有这种阅读方法的一席之地,它是完全无价值的,又或者说,那种阅读方法只能在现代文中使用……

对于这一认知,我是不太认可的。

首先,阅读有精读,有泛读,有跳读,有快读,形式很多,如果说,课堂教学以精读为主,这我完全不否认。但是,如果认为泛读、跳读和快读丝毫没有用武之地,那我也绝不承认。

其次,我们都承认,数学的学习是举一反三,而语文是举三反一的,必须通过多个例子反复讲解才能让学生掌握某个知识,那么,我们为何又相信我们可以通过一篇古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100个实词呢?我敢肯定,这绝对是违反语言学习的规律的。

所以,我坚决反对这种认知。我认为,学生可以通过一知半解的古文阅读模糊掌握很多实词的含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收获一点不比通过老师主导下的精读来的少。当然,如何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个难题,但绝不是无解的难题。只要任务设置合理,教师引导、督促到位,依然可以做。

三、我对第三个认知的看法
(文言文教学要分层分阶段进行)

“理解是不分层次的,也就是说,学生对一篇课文的理解是‘一次性的’,不必有从浅到深的过程”。相比于第二个认知,这种认知的错误更为隐蔽,更为不容易被大家发现。

从文言到文章的讲解方式,似乎是有层次的,似乎是分阶段的。可是,这个层次完全是颠倒的。在西方世界,叔本华以前,很多人都认为人的认知应该先从概念入手,这些概念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而那些具体的事物则是不断消亡与转生的。拿苹果来说,一只苹果的生命很短暂,在摘下不久后就会腐烂,或被吃下,消化吸收,但是,苹果的概念一直存在。因此,按照这种理性的逻辑,自然应该先学这些基础的,根本的,永恒的抽象概念,然后才是那些次要的,枝节的,暂时的具象事物。一直到叔本华,他明确指出,人的认知是从具象事物开始的,抽象概念是从具象的事物中抽离出来的,没有具象事物,抽象概念也不能独存。所以,现在我们大都认同,知识的学习是从具象到抽象的。

古文的学习也是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至少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达阶段和鉴赏阶段。所有人读一篇文章的时候,总是从感性认知开始的,这时,他对文章的理解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这个印象虽然不准确,但是对学生下一步的理解至关重要。没有这个感性认知的过程,后面的理解是很难进行的。我们一上来就是准确的实词含义讲解,虚词用法讲解,文章内容分析……对学生来说如讲天书。

我们前面提到我允许学生看译文,因为,在阅读的前两个阶段我都不要求学生“准确翻译课文”,所以,他们看译文并不影响我的教学。反而,我会设计很多任务,让他们反复看译文,以加深印象。

我在设计《屈原列传》的预习时,特别注重阅读四阶段第一阶段的检验。我先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也可参考译文,大致读懂文章内容。然后只完成一个任务即可,那就是给下列对联填空(每个横线四个字):

           千古之后犹有离骚

           万古而后再无屈原

这一步的设计就是考察学生感知阶段的成果,他们能够对离骚和屈原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就好。

仔细阅读《屈原列传》我们就会发现,文章前半部分称“屈平”,后半部分称“屈原”,所以,我设计的教学的第二步就是概括司马迁写了屈平哪些事,屈原哪些事?试解释前半部分称“屈平”,后半部分称“屈原”这一矛盾。通过这一任务,学生的阅读就开始由第一阶段转入第二阶段——理解阶段。但刚开始只是初步理解。

等到第三步,具体分析屈平或屈原的某些事件时,再去解决重点实词与虚词,这样一来,文章解读就和“文言”学习并轨了。这一步教学,我们开始让学生的理解由粗浅走向深入。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是直接从第三步开始的,感知阶段和初步理解阶段是完全被忽略的。那么,这种不分重点,从头至尾的讲解就会无聊,无味且无效。

至于有些老师说的,我的学生是层次高的学生,层次低的学生根本做不到,我觉得也是要一分为二看的。层次高的学生当然更容易操作,但是,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操作的方法,只要引导到位,很多设计都是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的。我现在教的学生,总分在400多分左右,500分以上的不超十人,这是绝大部分的县级中学生源能达到的水平。我之前带的学生,总分考200多也大有人在,但我依然带领他们读完了刘擎的《现代西方思想讲义》,依然完成了探究式学习。

其实,好学生不需要什么教学设计,满堂灌他们一样吸收得很好,且效率很高。层次差一点的学生才需要设计,需要情境,需要任务,需要活动。活动的设计不是要让学生得出我们预想的答案,他只需要收获他那个层次所能收获的知识就好了。

当我们的注意力不是课堂好看、丝滑、行云流水而是学生有所收获、切实把握某些知识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需要高水平的学生,而是需要高水平的老师。


我从未见哪个小孩是先背实词虚词才学会说话的,我从未见哪个小学生是先学会汉语语法才开始写作的。为何我们的古文非要先讲透实词虚词才能开始教学?

我认为,部分老师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这背后是受三个认知的支配。

第一个认知: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只有一个——文言知识,文言知识的学习方式只有一种——老师讲解,所以,必须通过老师讲解重点实词虚词的方式学习文言文;

第二个认知:阅读只有一种形式——精读,所以,学生必须把每个字都搞清才能算是阅读了,不求甚解的阅读方式不能称之为阅读,或者说,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没有这种阅读方法的一席之地,它是完全无价值的,又或者说,那种阅读方法只能在现代文中使用等等;

第三个认知:理解是不分层次的,也就是说,学生对一篇课文的理解是“一次性的”,不必有从浅到深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通过一个教学过程把学生从不理解的状态调整为理解的状态。

这三种认知是否正确呢?我不敢断言,但也想谈谈自己浅陋的看法。

一、我对第一个认知的看法
(古文教学必须“以文带言”)

我认为,“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只有一个——文言知识”,这个说法不太准确,但也不至于很错误。在教材种,文言文教学的目标通常是包括: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次的,这一点王荣生教授论述甚详,然而,就考试而言,还是以文言为主,所以我说,这个认知不太准确,但也不至于很错误。

但是,“文言知识的学习方式只有一种——老师讲解”,这我是绝不认同的。所以,我并不否认文言知识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我不太认同的是“必须通过老师讲解重点实词虚词的方式学习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的讲解必然是重要的,但是,一篇课文有时成百上千的词汇,都通过这个方式学习,我觉得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除了这种方法就没别的方法了吗?当然不是。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的“任务”、“情境”或“活动”来帮学生“大致”掌握这些词汇。

比如,《屈原列传》的预习我就是让高二二班的学生通过命题的方式来进行的。通过命题的任务设定,学生就把文章大意了解了(至于他们是自己翻译还是阅读译文,问题不大,因为这里的目的是让他们初步了解,而不是深入了解,这涉及到后文要论述的阅读是分阶段的问题,这里先简单提到)。而且,他们为了命题,会把教辅书上的文言知识简单梳理一遍。

命制第11题的时候,他们就要把导学案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文化常识过一遍,筛选出适合命题的点,他能命制出“‘平伐其功’中的伐是夸耀的意思,与课文《老子四章》中‘自伐者无功’的‘伐’意思相同”的选项,对“伐”这个实词的把握一定比听老师讲一遍来的差吗?我不相信。

命制第12题的时候,他们就要把课文内容梳理一遍。他能命制出“屈原因为比上官大夫地位高,又受怀王信任,于是上官大夫就在怀王面前诋毁他”的迷惑选项,对文章大意的把握一定比听老师讲一遍来的差吗?我不相信。

基于此,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必须以文带言,必须根据文章的特点来设计你的教学,把对文章的理解和对文言的掌握两件事变为一件事,否则文言文教学少慢差费的情况绝不会有丝毫好转。

二、我对第二个认知的看法
(文言文教学要关注泛读的价值)

阅读只有一种形式——精读,所以,学生必须把每个字都搞清才能算是阅读了,不求甚解的阅读方式不能称之为阅读,或者说,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没有这种阅读方法的一席之地,它是完全无价值的,又或者说,那种阅读方法只能在现代文中使用……

对于这一认知,我是不太认可的。

首先,阅读有精读,有泛读,有跳读,有快读,形式很多,如果说,课堂教学以精读为主,这我完全不否认。但是,如果认为泛读、跳读和快读丝毫没有用武之地,那我也绝不承认。

其次,我们都承认,数学的学习是举一反三,而语文是举三反一的,必须通过多个例子反复讲解才能让学生掌握某个知识,那么,我们为何又相信我们可以通过一篇古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100个实词呢?我敢肯定,这绝对是违反语言学习的规律的。

所以,我坚决反对这种认知。我认为,学生可以通过一知半解的古文阅读模糊掌握很多实词的含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收获一点不比通过老师主导下的精读来的少。当然,如何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个难题,但绝不是无解的难题。只要任务设置合理,教师引导、督促到位,依然可以做。

三、我对第三个认知的看法
(文言文教学要分层分阶段进行)

“理解是不分层次的,也就是说,学生对一篇课文的理解是‘一次性的’,不必有从浅到深的过程”。相比于第二个认知,这种认知的错误更为隐蔽,更为不容易被大家发现。

从文言到文章的讲解方式,似乎是有层次的,似乎是分阶段的。可是,这个层次完全是颠倒的。在西方世界,叔本华以前,很多人都认为人的认知应该先从概念入手,这些概念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而那些具体的事物则是不断消亡与转生的。拿苹果来说,一只苹果的生命很短暂,在摘下不久后就会腐烂,或被吃下,消化吸收,但是,苹果的概念一直存在。因此,按照这种理性的逻辑,自然应该先学这些基础的,根本的,永恒的抽象概念,然后才是那些次要的,枝节的,暂时的具象事物。一直到叔本华,他明确指出,人的认知是从具象事物开始的,抽象概念是从具象的事物中抽离出来的,没有具象事物,抽象概念也不能独存。所以,现在我们大都认同,知识的学习是从具象到抽象的。

古文的学习也是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至少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达阶段和鉴赏阶段。所有人读一篇文章的时候,总是从感性认知开始的,这时,他对文章的理解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这个印象虽然不准确,但是对学生下一步的理解至关重要。没有这个感性认知的过程,后面的理解是很难进行的。我们一上来就是准确的实词含义讲解,虚词用法讲解,文章内容分析……对学生来说如讲天书。

我们前面提到我允许学生看译文,因为,在阅读的前两个阶段我都不要求学生“准确翻译课文”,所以,他们看译文并不影响我的教学。反而,我会设计很多任务,让他们反复看译文,以加深印象。

我在设计《屈原列传》的预习时,特别注重阅读四阶段第一阶段的检验。我先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也可参考译文,大致读懂文章内容。然后只完成一个任务即可,那就是给下列对联填空(每个横线四个字):

           千古之后犹有离骚

           万古而后再无屈原

这一步的设计就是考察学生感知阶段的成果,他们能够对离骚和屈原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就好。

仔细阅读《屈原列传》我们就会发现,文章前半部分称“屈平”,后半部分称“屈原”,所以,我设计的教学的第二步就是概括司马迁写了屈平哪些事,屈原哪些事?试解释前半部分称“屈平”,后半部分称“屈原”这一矛盾。通过这一任务,学生的阅读就开始由第一阶段转入第二阶段——理解阶段。但刚开始只是初步理解。

等到第三步,具体分析屈平或屈原的某些事件时,再去解决重点实词与虚词,这样一来,文章解读就和“文言”学习并轨了。这一步教学,我们开始让学生的理解由粗浅走向深入。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是直接从第三步开始的,感知阶段和初步理解阶段是完全被忽略的。那么,这种不分重点,从头至尾的讲解就会无聊,无味且无效。

至于有些老师说的,我的学生是层次高的学生,层次低的学生根本做不到,我觉得也是要一分为二看的。层次高的学生当然更容易操作,但是,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操作的方法,只要引导到位,很多设计都是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的。我现在教的学生,总分在400多分左右,500分以上的不超十人,这是绝大部分的县级中学生源能达到的水平。我之前带的学生,总分考200多也大有人在,但我依然带领他们读完了刘擎的《现代西方思想讲义》,依然完成了探究式学习。

其实,好学生不需要什么教学设计,满堂灌他们一样吸收得很好,且效率很高。层次差一点的学生才需要设计,需要情境,需要任务,需要活动。活动的设计不是要让学生得出我们预想的答案,他只需要收获他那个层次所能收获的知识就好了。

当我们的注意力不是课堂好看、丝滑、行云流水而是学生有所收获、切实把握某些知识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需要高水平的学生,而是需要高水平的老师。
本人参编,《高考蓝皮书》,欢迎购买!

【相关阅读】

【王涛团队毕生谈】以命制高考模拟题为任务,谈《屈原列传》的课文预习和题训练结合

【王涛团队毕生谈】高考语文命题研究专题

【王涛团队毕生谈】“逻辑的力量”单元教学设计——概念内涵与外延在作文审题中的应用

【王涛团队毕生谈】笑的心理学——《复活》(节选)中玛丝洛娃的八次“微笑”

【王涛团队毕生谈】优秀议论文的一大特征:分解剖析




加微信入群交流

系列精品课件

专家课程

更多内部资料

扫码了解

栏目主编:王涛

全国中高考教学考试研究院执行院长,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全国作文大赛学术顾问,中国修辞学会读写专项委员会理事,京华名师工作室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课题领衔人,全国中高考命题评价课题组作文组组长,国家基础教育资源联盟特聘专家、国培专家,中国教师慕课学院执行院长。

作者小传:毕光荫

广东省潮州市暨实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词人才子”,学术型名师,王涛语文团队古诗文、作文方向教研员。主讲全国大型线上讲座60多场,与全国近 2,000 名语文教师交流教研,形成一套完整的作文、古诗文教学体系。精通《史记》,关于《史记》的直播活动总播放量超过 100,000 次。与北师大出版社合作出版《高中生文言文读本——史记》一书,广受好评。连续三年用古文写作全国各地高考下水文,引发了广泛关注,后分别结集录入《高考满分作文通关教程》等图书中。策划撰写语文教辅书籍十余种。


新课程大语文
新课程大语文,您身边的语文备考专家,由新课程课题组倾力打造。公众号提供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相关备考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