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卢氏部落
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抚育本土作家的摇篮
原创作品的发布平台
第(785)期
本刊顾问(以姓氏笔划为序)
卫军强 王生文
王春生 李新治
李红普 孟国栋
寇一洵 彭修身
游一磊 董建中
多彩里铺
征文展播
山高水长话里铺
晨荷(河南)
我喜欢里铺被山拥抱,被水围绕的姿势。没有山,里铺不会这么厚重,没有水,里铺不会这么动人。
在去里铺的路上,我总会在心里量路的长度。有时候觉得很长,那是因为我急切的心情;有时候内心无比雀跃,那是因为这山水符合我的向往;有时候会陷入沉思,那是因为有一段历史太重,我想掂出它的份量。
里铺藏在连绵起伏的大山深处,在抗战胜利的关键时期,它悄悄地接纳了原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路军十七师将士,在这里投奔光明。
历史为什么会在这里迂回转圜,历史又为什么选择了里铺?
我抚摸那棵据说有六百年历史的老槐树,试图从它身上寻找答案。风雨似乎淘空了它满腹心事,但年轮留在它身上的每一圈都是岁月的印记,每一道都是生命的坚韧。
明永乐年间,有一户李姓人家从山西老丫窝老槐树下开始迁移。一担两筐过了黄河,循着黄河流域的脉络,执念着大槐树的根系。“祖上走到这里,看见了大槐树,才安下心来。像找到故乡似的,在里铺安了家。”退休教师李晓邦说。
“祖上在此安了家,和这棵大槐树一样开枝散叶。当初弟兄仨,唯有我祖上这一支人丁兴旺。”李老师有点激动,笃定家族的命运与里铺有关,与这棵树有关。
我信,因为我每次来,首先看到的就是这棵树,不仅仅是因为它年轮的苍老,更因为树身上系满生和活的希望。
为了寻找答案,我上了虎豹关。
老虎头上的黄姓望族,早已在历史的天空化作飘渺的云烟。我不找西往长安的车辙驼铃,三十里铺的阳关三叠。我要找的是死守虎豹关的忠勇将士。
虎豹关,在唐宋时期曾叫高门关,是豫西卢氏和洛阳洛宁相通的门户,更是十八盘必经之关隘。崇山峻岭,气势磅礴。山路蜿蜒曲折,两旁尽是悬崖峭壁,深涧令人不寒而栗。然而,正是这样险峻的山峰,才能让人感受到这座古关隘的震撼之处。1944年5月,盘踞在洛宁长水的日军企图突破虎豹关,通过十八盘过洛河进卢氏,然后与陕州日军会合,进而西犯长安。此时,守卫虎豹关的正是原国民革命军三十八军第十七师。
国民革命军三十八军是由杨虎诚十七路军旧部改编的一支抗日部队,曾参与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蒋介石对三十八军十分痛恨,长期克扣其粮饷,不给武器装备,使官兵缺吃少穿。并借整编之名,采用“明升暗降”,“调虎离山”等手段,调离原西北系爱国将领即原三十八军军长赵寿山等人,派其亲信张耀明担任军长。老军官被排挤,有的撤职回家。甚至在日军进犯豫西时,蒋介石安排三十八军打头阵,让将士们的血肉之躯与日军的洋枪洋炮对阵。
在此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下,三十八军十七师在十八盘,故县和长水狭长的河谷和山地之间,为争夺洛河渡口的控制权,与日军反复展开拉锯战。强弩之末的日军疯狂进攻,国军将士拼死守卫,拉锯战十分惨烈。为了保存这支抗日力量,党中央和毛主席派时任泰岳军区决死队独一旅政委周仲英和地下党工委委员张西鼎到三十八军开展工委工作。最终在里铺促成了三十八军十七师起义。
从1944年5月底到1945年7月17日起义,直到抗战胜利,十七师将士保疆守土,绝不退缩,在虎豹关这座闻名遐迩的古关隘用血肉之躯奏响了爱国主义的慷慨悲壮之歌。
而里铺,在历史的重要节点,用山的胸怀,水的广阔,亲历并见证了这划时代的历史事件。里铺起义,是我党统战工作的巨大胜利,也为里铺村的村史涂抹上一笔浓重的爱国主义色彩。
山风呼啸,成熟的秋玉米呼啦啦作响,断崖间,一棵树斜斜地向上,虚化了远山和深涧。也许历史过于沉重,但历史不容虚化,历史留在这里的是真实的回声。
为了寻找答案,我亲历了十八盘的山高水长。
沿着虎豹关,现在已是天高地厚的塬上,一条路斜斜地下去,两边山野被树木杂草遮盖得严严实实。路边的酸枣树不时拉人一把,停下来细看,绿珠子似的小酸枣,一串串挂在枝间,像是挽留路过的脚步。一挣脱,这些小果子就骨碌碌滚落下十八盘,没有回声,仿佛时光无声地流淌。我就想,十八盘的历史被自然和岁月湮没了吗?
待进入十八盘,眼前重修的公路盘旋而下,车在期间穿行,两边徐徐后退的青山如展开的画卷,秋风挥毫大写意,点染出一页页流光溢彩的绚丽风景。我放飞的思想在这山高水长里,飘向诗意的远方。待到了十八盘下,那遗留的斑驳的路基,又让我的思绪沉湎在岁月钩沉中的历历往事里。
卢氏县地处豫西深山区,东出洛宁抵洛阳;西越商洛而窥西安;南由南阳而逼襄樊;北跨陇海线而渡黄河,进逼潼关。境内山大林密,险关重重,历为兵家必争之地。而十八盘连接虎豹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西进必经之水路。回望险关,俯瞰洛河,仅听地名就感知到它的曲折,高远。十八盘,路弯弯,山高水远望长天的喟叹是它的真实写照。
当年,在没有重工机械的境况下,原三十八军十七师将士用镐锹,铁杵,用拳头,脚板,硬是修通了这条战备公路。其中感人的故事至今还在里铺流传……
如今,那洛潼公路上的血汗步履,辎重粮草,都哪里去了?洛河在这里平静如湖,只有风吹皱水面。一些垂钓者,仿佛脱尘出俗的修行者,与山水为伴,与清风为邻。
我仰望十八盘,新修的水泥公路,蜿蜒曲折,竟如仙女执手的长练舞动于巍峨的山峦之间。风吹来那首熟悉的歌“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湮没了荒城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歌虽如此,但十八盘担负的历史重任并没被忘记,我们今天看到的十八盘,重修同样艰难。但这正是对历史的尊重,乃至挖掘,重建,保护和利用。这广阔平静的水面,这专注的垂钓者,这山水守护下的安稳,不正是先辈和我们共同的愿望吗?
为了寻找答案,我来到里铺的老村子。
秋天的太阳跳出层云,在里铺村边的杨树林洒下细碎的光阴。光阴在老房子青灰色的瓦上慢慢流淌,流着“世”的悠长,漾开“事”的深远。老房毗邻,瓦楞的曲线仿佛连起的音符,燕子起起落落,唱着乡情的曲子。瓦松站成古老的时光,融进天空青苍,萧然自远着水墨丹青里的宁静淡泊。
我曾三次来里铺,前两次都沉浸在起义旧址展览馆里,这还是第一次走进里铺的老村子。一栋栋老房,木门上的门鼻子,锈迹斑斑里依稀旧日主人早出晚归的光景。一把锁,静静地守候着,似乎无望主人的回归,又似在盼望着被打开的时间。
这些房屋差不多为村里人遮风挡雨了一个世纪,雨淋日晒得接近大地的颜色。听随行的民宿专家王春生老师介绍,这些老房子,如今已经作为传统村落受到保护,房脊上勾勒出的白色灰线,连接的是新旧交替的五线谱,越来越多的人走近它,寻找乡愁记忆里的童年歌谣。
村子里还有一些老房子,据说是明清时的建筑了。最奇的是有一座房子从正面看往后倾斜很严重,但从屋后看,还是直的。这座房子与展览馆毗邻,成了红色历史展览墙。那修葺过的墙壁,难掩沧桑的过去,但我今天走近它,触摸它,不为寻找乡愁记忆。因为在里铺,在乡愁意义之上,我触摸到的是一个个为了和平统一的新中国而奔向光明的魂魄。
历史选择了里铺,那么今天,又是谁选择了里铺,改变着里铺呢?
漫步在村子里,似乎离要找的答案越来越近。
李军涛,当我在虎豹关回眸历史,在十八盘感念山水,在大槐树下追根溯源时,这个名字多次被人提起,这个名字已经是和里铺联系在一起的了。当我在村子里摸着那些发黄的墙壁,听乡贤代表李书堂对我说,展览馆两个展厅都是他家的老房子,是无偿捐给村子里做展馆时,当我听他说“这些老房子能为村子里做点贡献,能起到作用,我很高兴”时,再联想从三门峡专程赶回来的退休教师李晓邦,凝聚了里铺人心的李军涛就很立体地站在我的面前了。
去年三月间,我参加政协委员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调研时,在里铺村第一次见到李军涛。年轻,沉稳,是他给我的最初印象。当时,起义指挥部旧址门前还没有广场,村子通往虎豹关和十八盘的便道正在拓宽,重修。村子东头如古战场般,弥漫着尘土。
我在人群中清晰地听到李军涛介绍里铺村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原三十八军十七师起义旧址展览馆的规划设计。他说到在西安、北京和原三十八军后代的接触,以及这些后代们对追寻父辈历史足迹的真切愿望。
“现在的纪念馆,已经盛不下所搜集的资料,下步打算把展馆,扩展到另外两个院落。”
“展览馆门前要建小广场,村头的路重新修建拓宽。这样,从小广场出发,就可以直接到虎豹关,十八盘了。”
距离这次到里铺,仅仅过去五个多月,也就是2023年11月,占地870平方米,房屋19间、展品300余件的三座爱国主义教育展馆在里铺村建设完成。2023年11月23日上午,原杨虎城部38军17师起义旧址纪念馆在里铺村隆重开馆。这一天,和煦的阳光把里铺村照得分外明媚,大槐树的枝繁叶茂间,重新系上原三十八军后代祈愿的红丝带。
李军涛默默地站在人后,依然平静而沉稳。但他的内心却如潮水般翻涌。穿过时光的长河,历史与现代相互交织,未来有无限的可能在里铺实现,他要带着里铺人共同描绘出时代的辉煌,谱写独属于里铺的韵律。
里铺村的答案就在这里,它写在十八盘的山高水长里,它写在虎豹关的顽强忠勇里,它写在古村落的灰瓦青苔里,它写在里铺人振兴家乡的决心里;山水之间,笔墨之下,写不尽它的厚度,长度,和份量。而今天,里铺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李军涛的带领下,还在不断为我们创造着新的答案。
本期主编 张彩虹
本期责编 王 睿
识别二维码 关注卢氏作家周刊
主 办:卢氏县作家协会
总 编:董彦礼
主 编:李桂田
执行主编:韦玉红
栏目主编
韦玉红【小说 纪实】
方晓荷【散文 随笔】
张彩虹【诗歌 评论】
李桂田【卢氏 探秘】
程专艺【封面 制作】
张欣艳【 视 频 号 】
责任编辑
小说纪实:刘 辉 张文献
散文随笔:王建峰 党海涛
诗歌评论:王 睿 邹 楠
卢氏探秘: 张欣艳 张民江
投稿邮箱:lszjxh@126.com 首次投稿时请附百字个人简介、联系电话及近期照片一张。温馨提示: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卢氏部落。投稿时请在标题后括弧注明来稿体裁,以便编辑准确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