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里铺12】韦玉红|人都去哪儿了

文摘   2024-11-03 23:58   河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卢氏部落

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抚育本土作家的摇篮

原创作品的发布平台

第(772)期






本刊顾问(以姓氏笔划为序)

卫军强   王生文

王春生   李新治   

李红普   孟国栋   

洵   彭修身  

磊   董建中




多彩里铺

征文展播


人都去哪儿了?

 韦玉红(河南)


这是我第三次来里铺了。

里铺是个村名。小时候,这个名字在我耳边常被人提起。我奶葬在里铺,每年清明,我的哥哥们都要去一趟。我闹着要跟,母亲以山高路远为由不让我去。因此,里铺偏远这一印象便留在了一个孩子心里。

但我对里铺一直心怀好感。这份好感源于父亲。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爷爷带着年幼的父亲从洛宁故县到卢氏谋生,途径范里镇里铺,最后扎根东明北苏村。其间在里铺发生了什么,我不得而知。但我红佑表叔就是里铺人。父辈健在那些年,我们两家一直走动。

因了这份好感,我关注与里铺相关的一切事物。去年十月,听说里铺新建了原杨虎城部三十八军十七师起义旧址纪念馆。趁一个周末,我们驱车而去,还未走近村子,便被公路上连绵秋雨造成的滑坡及泥泞吓住,折返退回。

(注:本幅图片采自网络)

几天后,我从朋友圈看到里铺十八盘的图片,很是震撼,于是再起探访之心,二次前往。那天秋阳正好,从范里镇继续东行,过新庄开始进山,柏油铺路。正是天高地远时节,树木开始落叶,远山越发疏朗,偶见牛羊徜徉山坡,牧人悠闲自在。不知是秋色怡人还是路好车快,印象里偏远的里铺似乎咫尺便到。村口一棵古槐颇有年头,粗壮苍黑的树干伤痕斑驳,树上悬挂的红布条昭示着古树的阅历。新落成的纪念馆距古槐不远,门头不大,黑底红字,门上落锁。展馆不止一个,还未最后完工,有工人出入忙碌。整个展区成品字形,外墙刷土黄色。展馆对面有停车场,已经有几辆车安静地待着。新修的水泥路,一头直通村部,一头在行进中伸出条条分支,通向不同的人家。人家的房前屋后,有的扎着篱笆,尚有牵牛花在秋阳下没心没肺地笑;有的砌着院墙,墙里墙外的树木枝条你拉我扯;有的干脆全部敞开,将整个院子都铺满阳光,连角落处胖乎乎的青苔也没落下。在村里溜达时,我发现村子的构建很有意思,呈阶梯状排列,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貌,又很好地方便了阳光早晚出入。每户人家的院子都很大,有足够的地方养花种菜,当然不能少了三两棵果树的存在。有户人家院里的笼子里关了几只肥硕的大兔子,还有户人家的大门口是两只昂首阔步的大白鹅,一群鸡不慌不忙地啄食散落在草丛里的草籽。一棵高大的树上,一群鸟正在聚会,呼啦一下,又换了一棵树。这样安静而美丽的乡村,让人忍不住想躺下睡上一觉。

等转完大半个村子,我终于明白进村后那种古怪的感觉是什么了。里铺村完全颠覆了我记忆中农村脏乱差的印象,村容村貌异常整洁。村道上除了偶尔飘落下来的几片黄叶,你甚至能清晰地看见路面的纹理。人家庭院里丝毫没有寻常可见的污水、家禽的粪便等。逡巡在村子里,让人忍不住怀疑是不是刚刚进行了一场全方位的大扫除。这,还算其次。更令人不解的,是偌大的村子几乎看不到人。即使偶尔视线里出现一两个人,也都是匆忙闪过,似乎都有很要紧的事做。人呢?如此漂亮的村子,如果没有了人,那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次想到里铺,想到没能进去参观的纪念馆,尤其是那个一直装在心里的不解和疑问,便让我越发认定里铺的神秘,期待着有机会再去里铺,了解它的前世今生,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机会终于来了。

今年9月15日,我有幸和作协老师们一起,参加了“多彩里铺”采风活动。和前两次大不同,因为有里铺村退休教师李晓邦老师和村委成员李淑芳的随行讲解,我对里铺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站在村头那棵古槐下聆听它的由来,我为里铺先民迁徙的故事惊叹;参观原杨虎城部三十八军十七师起义旧址纪念馆,我了解了这场被称为“统战典范”的三十八军起义投诚第一枪背后的艰难险阻;遥望依旧险峻巍峨的虎豹关,我被当年发生在这一重要交通驿道的各种传奇故事深深吸引;行走在曾经的洛潼古道上,我似乎看见曹靖华等无数仁人志士由此踏上为中国谋出路的身影;站在绿波荡漾的洛水之畔,任深秋的风吹乱我的头发,身后高大的崖壁上“十八盘”三个大字风骨犹存,不远的浩吉铁路上正有一列火车从跨河大桥上隆隆驶过……青山碧水,无声诉说着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生的一切!
趁饭后采风团自由活动的间隙,我找到了里铺村的支书李军涛,一个年轻精干的小伙子。简单的寒暄之后,我开门见山,把深藏心中的疑问抛给了他。

从李支书那里,我听到了一个新的名词:小流域治理。这是一项惠民生美乡村的综合治理项目。经过治理,拥塞在里铺河道里的陈年垃圾被彻底清理。小河两岸砌上堤坝,栽了景观树,河道生态护坡进行了绿化。于是,一条河被唤醒了,欢欢喜喜地从村里经过;修建了专用排污管道,雨水和生活污水从地面转入地下,即便是躺在草丛里的落叶,看上去也那么清清爽爽的;大胆实施坡改梯工程,尽可能让里铺的耕地保土、保水、保肥,实现农田效益最大化,让这个自古以来就有着粮仓美誉的村子更加名副其实;新建了休闲廊道、文化广场、村内游园,不仅提升常住居民的幸福指数,还吸引了城里人来这里休闲度假。昔日破旧落后的村子,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在一群有梦想有思想有魄力的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一个集红色教育、乡村旅游、观光研学、农业种植等多位一体的美丽乡村的典范!

是的,就像一个人,第一眼看上去如果五官不正衣着邋遢,那的确无法让人再想看第二眼。一个村子也是这样。要想留住人,环境是首位。但这些远远不够。我的第二个问题随之而来:既然里铺村常住人口有400余人,为什么我在村子里很少看到人,人都去哪儿了?


是啊,人都去哪儿了?李支书笑而不答,递给我一份关于里铺村的产业发展简介。只是一页薄薄的A4纸,却再一次刷新了这一届村两委给我的认知。这是一个拥有千亩核桃种植基地的村子,这是一个栽植了350余亩烟叶的村子,这是一个中药材初加工年产值达300余万元的村子,这是一个开发出300亩培育栽植翅果油树的村子……我被一系列数字炫得有点眼花缭乱。粗略估算了一下,里铺村耕地面积1270亩,林地面积3000亩,耕地利用率近100%,林地利用率也达到了三分之一,可想而知产生的经济效益会多喜人。难怪简介上说,2023年全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9000元左右。

我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李支书也印证了我的猜测:“我们村的人都忙着在挣钱嘞!且不说外出务工的,单是村里务工,每天多的150到200元,少的也挣100元。一天一结算。每天下工,直接领钱回家。谁舍得把功夫搭在聊闲天上!”

啊?有这么好的事?

“那可不,”李支书接着说,“我们村通过地亩流转出去的核桃、黄精、烟叶、翅果油树这些基地,需要的人工多着呢!不光我们村,周边村子的人也都吸引过来了。各个基地的负责人,到了下工时候,只管背着盛钱的袋子坐在地头发钱就行了。”

原来如此,我不由想起王维的诗句“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李支书指着前面不远的一处人家,说:“那户人家,儿子媳妇儿都在城里工作,老两口在城里带孙子。后来孙子上学了,老两口就回村了,在村里务工,活儿不重,一天收入200块。儿子回来接了几次都不走。”

我顺着李支书的手势看过去。那是一栋经过修缮的老房子,有炊烟氤氲在房子上空,硕大的南瓜花儿爬上了院子的栅栏,一只小花狗躺在午后的阳光里打盹。

说话间,又有人来找支书,我便跟着书堂哥在周围随便走走。书堂哥是红佑表叔的大儿子,在里铺长大,尽管参加工作后在县城生活,但一直关注和支持里铺的发展。对李军涛这一届村领导班子制定的“红色引人、绿色留人、推动振兴”的发展思路,书堂哥非常赞同,尽己所能为村里争取资源,排忧解难。村里建红色展馆,他率先把自家的老房子捐出来做了展馆之一。我问他:“书堂哥,房子捐给村里,你舍得呀!”书堂哥爽朗地笑道:“有舍才有得。军涛支书舍了他在北京高收入的工作和安逸的生活,回来带领全村人往前奔,整村容,引投资,办产业,修展馆,让里铺成为‘河南省传统古村落’‘中共三门峡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老房子对我来说不过是个故乡的念头,让它发挥更大的价值,不是物超所值吗?不光是我,所有在村里不在村里生活的里铺人,就像村头那棵大槐树生发的枝枝叶叶,心里都念着根呢!你说村里看不到人,那是你没赶上时候,到重阳节,到春节,到端午节,到中秋节,那时候你来,老人们,孩子们,在家的,在外的,都回来啦,热闹着呢!”

是啊,十八盘下,草木如画。多彩里铺,未来可期!此刻,镶嵌在展馆外墙上的红色五角星在暖阳映照下,熠熠生辉!


本期主编  李桂田                    

本期责编  张欣艳  


识别二维码 关注卢氏作家周刊




一一:卢氏县作家协会

一一:董彦礼  

一一:李桂田

执行主编韦玉红

栏目主编

韦玉红【小说 纪实】

方晓荷【散文 随笔】

张彩虹【诗歌 评论】

李桂田【卢氏 探秘】

程专艺【封面 制作】

张欣艳【 视 频 号 】

责任编辑

小说纪实:刘辉  张文献

散文随笔:王建峰  党海涛   

诗歌评论:王睿  邹

卢氏探秘:张欣艳  张民江


投稿邮箱:lszjxh@126.com 

首次投稿请附百字个人简介、联系电话及近期照片一张(横幅),并在标题后括弧注明来稿体裁,以便编辑准确选稿。 


卢氏部落
如果你也喜欢文字,如果你也喜欢这个部落,那就对了,我们正好一路同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