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卢氏部落
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抚育本土作家的摇篮
原创作品的发布平台
第(796)期
本刊顾问(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生文 王春生
李新治 孟国栋
寇一洵 彭修身
游一磊 董建中
多彩里铺
征文展播
认识里铺,认识你
杜小芬(河南)
我没读过万卷书,也没走过万里路。这样的我是无知的,无知到根本不知道范蠡还有个里铺村。当坐上车随着采风团沿着由宽到窄的公路,七拐八转来到一个小山村时,汽车停了下来,我们下了车,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棵由大鼓造型围起来的大槐树,树上系满了红布条,我知道这位老树年岁不小。王老师说,这就是里铺村。我环视周围,标准的一个山窝窝。一片低矮的、土木结构的青瓦房,没有一丝现代气息。我疑惑,来这么落后的山窝窝看啥呢?喇叭里又传出七八十年代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歌曲,使人有种穿越的感觉。我刚上车时的激情瞬间削弱一半。来都来了,跟着团队走吧。
我随着团队走进国民革命军38军17师指挥部旧址纪念馆,被展馆内以“里铺起义,统战典范”为主题的、满墙的展板内容所震撼,一份份珍贵的历史资料,一张张老照片,强烈地冲击着我的视觉和感觉。这里原来是杨虎城部38军十七师的指挥部,十七师以里铺为根据地,在这里召开了起义前最重要的两次会议,决定并策划起义。这一壮举加快了其他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的步伐,对解放战争的影响和意义是重大的。后来,这支部队在解放卢氏中也立下大功。这里是令人敬仰的红色土地,我的激情骤然又被点燃,上升。
民俗展馆里,那一件件老物件,无声的诉说着里铺几百年来与其相关的故事,我被它们苍老的容颜与传统文化所浸润,我仿佛亦在里铺生活了几百年,与它们共同经历雨雪风霜。
再到各个院落间走一圈,发现了几座建筑风格异样的房屋。王老师说,这是明清时期的建筑,这个村是“河南省传统古村落”。原来如此,难怪这一大片低矮的土瓦房,不见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我为我刚来时的无知与偏见而羞愧不已。
当随着团队走上了听闻已久、向往已久的十八盘时,那九曲十八弯的水泥路,使我真正领略古诗所云的“龙蛇随宛转,猿狖亦蹒跚”的地貌。十八盘之所以名扬四海,不止是它的陡与险,它还是卢氏,潼关,洛阳互通的古道,因为它易守难攻的特殊地形,而成为从古到今的兵家必争之地。历史的风云从李晓邦老师那沉稳的声音中再度演绎,我脑海浮现出了号角争鸣,刀光剑影画面。
站在十八盘顶端眺望,浩吉铁路钢构桥横架洛河之上,连接南北两岸巍峨的群山。火车呼啸而过,碧水、青山、蓝天,构成一幅异常壮观的画卷。遥想当年十七师在生活物资极度匮乏的境况下,靠人力修筑十八盘,是凭着怎样的毅力和精神完成的,那一张狐狸皮和一条军毯的感人故事至今还在流传。而今天,里铺人用水泥重新铺就十八盘公路时,十七师那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也为他们注入了力量吧。
车子小心翼翼走下十八盘,向前延伸的古道已被淹没在峡谷的湖水中。望着悠悠流淌的洛水,遥想当年17师就是从这里走出去归入了人民的军队,这十八盘与水下古道,见证了里铺人和十七师的军民深情。远望湖面波光粼粼,青山、蓝天、白云,倒眏在碧波之上,构成一幅缓缓流动的画。几艘小游艇停泊在湖边,几位悠闲的垂钓者在绿水青山间修心养性,一人一水一竿,享受着世外桃源般的静谧。我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曾无数次幻想的远离俗世的“人间仙境”,没成想就在里铺,就在这里。
座谈会上,一位介绍里铺基本情况的年轻人,通过自我介绍,我才知道他是里铺村的支部书记——李军涛。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说实话,即没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全身也没有透出太多的刚毅之气。我以为他同众多的村干一样,即使有真正想为村里、为村民干实事的决心,没有十年八年是不会见效的,因为村里的工作着实难干。而听了他介绍里铺村在短短的几年中的变化后,不由得使我对这个年轻人肃然起敬。
李军涛,一个本科毕业生,从打工到创业,从创业失败到成功,经历了多少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知道。而在他事业发展的顺风顺水、日进斗金时,却要放弃自己的事业,回到这个小山村,把振兴山村、为民造福作为自己的事业,重新“创业”。进村委后把“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让群众的笑脸多起来,让群众的腰杆挺起来”作为他的目标。这勇气,这责任,这胸怀,足以使人敬佩。作为曾经为村干部家属的我,深知村里工作的复杂,想干成、干好一件事,那真是难上加难的。我不知道军涛当年决定回村时,是用什么办法做通了家人的工作。我佩服军涛决心,也佩服他家人的大度。
当他在村里工作遇到困难、挫折与误会,甚至遭人谩骂时,家人和军涛是怎样的伤心难过,但他依然没有放弃。而更令我吃惊的是从2018年军涛进村委到今天——2024年十月,短短六年时间,村里看的见,摸得着,受益的项目与产业,摆在那里,使人不得不佩服军涛干事的能力。就国民革命军三十八军十七师指挥部旧址纪念馆而言,房屋的申请、征集与修缮,需要军涛做多少工作;馆内展出的图片与展品的数量,需要军涛多少天的搜集而得?上北京,去西安,过山西,寻找十七师后人,需要军涛花费多少心思、时间和精力。还有他刚回村时,借助村里多年种植烟叶的优势,把全村闲置的几百亩荒地集中后,统一流转于种烟大户,使群众当年就有了地租和务工收入,同时使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村集体也有了丰厚的收入,这是何等的魄力!
军涛不愧为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他还利用里铺村的核桃基地资源,引进元鼎农林科技公司,发展国储林项目。只此一项,村民每年的地租收入与务工收入就达到了惊人的数字。村集体经济收入猛增。李军涛还争取各方支持,建起了仓库,一方面能够及时收购村民手中的中药材,帮村民解决的药材销路问题,同时还代润之恒药业进行加工,建成了集清洗、消毒、切片、烘干为一体的中药材加工生产线。这样算来,村民与集体的收入不知翻了几翻。我仿佛看到务工费、加工费如流水一般流进了里铺村人、里铺集体的钱袋子里。他回村发展时的目标——三个“起来”,已基本达到了吧。
虽然铺村已在军涛书记带领下,按照“红色引人、绿色留人、推动振兴”工作思路,摸索并实践出一条集红色教育、绿色康养、乡村旅游、观光研学、农业种植于一体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杨虎城部38军17师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已成为“卢氏县统一战线同心教育实践基地”和“三门峡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已闻名而来,闻古香,追红色,享绿色,走时带走上里铺的土特产;蜂蜜,茶叶,鸡蛋,核桃以及各种新鲜蔬菜,那无人售货小店运用现代科技售出了里铺的特色与信任。但是,这些还未达到军涛书记的振兴里铺的目标,他还要使里铺村继续深化红绿农融合发展之路,要建设古村落民宿及红色影院、水上旅游项目、提升红色教育基地接待能力及影响力,强化中药材加工厂运营管理,实施“坡改梯”农田、盘活无人耕种土地等打造翅果油树种植基地……宏伟蓝图已展开,以军涛的工作力度,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加繁荣的里铺。
自由活动时,我去村里转一圈,大多人家封门闭户,偶尔有一两位老人出入,问及得知,有劳动能力的,都去大田里、加工厂里忙着挣薪资去了。我回到停车的地方,喇叭里依旧传出《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的歌声,这时我才真正明白这首歌的意义,这是军涛和里铺人充满希望、充满幸福的歌声,它并不过时,而是正当时。我一步步走近那棵古槐树,细细打量着它,树干异常粗壮,却不是很高大,经过几百年来无数次的雷击电烧,树身已千疮百孔,即使劈的仅剩树皮连接的枝干,也依然枝繁叶茂,我被它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来这里追红、观绿、尝鲜的人与村民皆相信万物有灵,对古槐敬畏,对祖根敬仰,树枝上那数不清的红布条,更是寄托了他们拥有顽强、坚韧、蓬勃的心愿。军涛与里铺人的刚毅、顽强、执着、坚韧……也来自它的教化吧。
我不懂山势风水,不知道究竟是地灵人杰,还是人杰地灵,这次里铺之行终使我明白:是杰出的人才使得里铺成为奇彩的风水宝地。
今天之行,我认识了优美而即将更加富饶的里铺,也认识了一心为村、一心为民的,且刚毅、执着、坚韧的你——李军涛。我还会来的,我还会来看大放异彩的里铺,来看愿望实现后的你。
本期主编 韦玉红
本期责编 张文献
识别二维码 关注卢氏作家周刊
主一一办:卢氏县作家协会
总一一编:董彦礼
主一一编:李桂田
执行主编:韦玉红
栏目主编
韦玉红【小说 纪实】
方晓荷【散文 随笔】
张彩虹【诗歌 评论】
李桂田【卢氏 探秘】
程专艺【封面 制作】
张欣艳【 视 频 号 】
小说纪实:刘一辉 张文献
散文随笔:王建峰 党海涛
诗歌评论:王一睿 邹一楠
卢氏探秘:张欣艳 张民江
投稿邮箱:lszjx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