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卢氏部落
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抚育本土作家的摇篮
原创作品的发布平台
第(761)期
本刊顾问(以姓氏笔划为序)
卫军强 王生文
王春生 李新治
李红普 孟国栋
寇 洵 彭修身
游 磊 董建中
重点推荐
塬上草/满月的晚上
今夜的月光极好,满月,没有一丝的云,星星也都藏得深深的,偶尔有一两颗或三五颗,零零星星,懒懒地眨着惺忪的眼。
满月是最美的,也是最幸福的,尤其是在这没有一丝云的夜,月就尽情地挥洒她水样的脉脉温情,让世间万物都能感受她的温存与清澈,哪怕是一片凋零后即将化为泥土的叶子。
月光把本该是一片漆黑的空间变成了一个水样透明的世界,在灰白的天幕下,远处的山起起伏伏,浓浓淡淡,铺展着大地的朦胧画卷。近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高高低低,如密集的鸽笼累积叠加,星星点点的光,是鸽子的眼。再近了,疏疏密密的树,挺拔的电线杆,以及扯在电线杆之间的电线,把这个满月的夜晚勾画得灵动、神秘而妩媚。那秃秃的树,把它那倔强的手直挺挺伸向高处,让我清晰看到了它在春天、夏天或秋天奋不顾身去接手阳光的模样。
我走在树下铺满月光的小路上。人走月移,满月随我在那树的秃枝间穿越而过,我也在印了树的倩影的路上穿越时光;人走影移,我走,我影即走,我停,我影亦停。我追月,一如夸父追日,我的影子寸步不离地跟着我;我背月而去,我却怎么也追不上我的影子。这也许正如人,想得到的往往远离着你,你不想要的,却在你身边不离不弃。
有路灯的地方,满月似乎离我很远。有时候,在我的四周,我会同时看到两个或三个我的影子,高高低低,随我而动。在两盏路灯中间,我的影子会呈现出魔幻状,路灯的光和满月的光混在一起,分不清哪个影子是灯的,哪个影子是月的。
望月,我的心里忽然生出许多感叹:月为何圆的时候总是很短很短,而缺的时候又为何很长很长?为何有的时候月会被乌云埋葬,想月的时候,只能翻阅记忆的照片?看不见月亮的日子,月亮在乌云背后会不会风采依然?
一个醉汉在满月下指着月亮说:“大白天,这太阳为何又昏又暗?”就像我两岁的孙女指着太阳说:“月亮,月亮出来就是黑天。”我只能苦笑一下,成年的醉汉和清醒的孩童竟然犯着同样的错误。
被路灯照得如白昼一般的马路上,车们一辆接一辆呼啸而过,人们一个接一个步履匆匆,也许在路灯下,他们根本就想不到月的存在,只有在他们走出灯的光环,车们不幸失去了远光和近光,人们也没有可以依赖的手电,他们才会想起月光的好。
这个时候,乡下老家那轮又大又圆的满月如童话般在我的心中升起,我渴望那一轮满月,而这喧嚣的城市,再难走进那满月里的童话。
我趟着如水的月光一身轻松飞向我的“鸽子笼”,看见满月下,一位母亲的身后跟着一个背负沉重书包的孩童,也如我一样,在这如水的月光里步履蹒跚地走进他们的“鸽子笼”。
满月的夜晚,我心如月,我心亦如水……
2015.12.24.
作者简介:
塬上草,原名董彦礼,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卢氏县作家协会主席,在全国各级刊物、杂志、报纸、网络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200余万字;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净地》,创作有长篇小说《最后的村庄》《向春天》,长篇散文《沧桑原上》,中篇小说集《风动花溪》。
卢氏慈善 晨荷/赤子情怀
尊师重教 回馈母校
在豫西卢氏县城西面,有一个古老,幽静的村庄。这里,背靠九龙洼,洼连坡,坡连岭。一条清溪(西沙河)把村庄分为东、西两边,当地人叫东、西黑马渠。村子里的房屋由石头做基,青瓦土墙,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村庄周围高大的树木,疏密有致,风吹过时,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遥远的故事。张武涛就出生在东黑马渠村,一个叫张家塄的地方。
黑马渠村是一个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村,民风淳朴,人们遵循传统习俗。张武涛从小受到传统文化浸润,虽然童年失去母爱,但父亲对他的言传身教,举手投足,都是讲述。姐弟间的关爱,一粥一饭,始终相互牵挂。良好的家风传承是刻在骨子里的,幼小时,张武涛就知书达理,举止善良,深得乡邻们的喜爱;在学校,他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的品行,使老师们也对他寄予厚望。
1979年,张武涛不负众望,从家乡卢氏一高应届考入西安交通大学,1983年毕业。同年,考入中国电力科学院研究生部。毕业后留校工作,因成绩优秀,到北京华能系统控制工程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总经理;并先后担任多个公司董事长;后创立汇能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裁。
八十年代末期的卢氏,依然交通闭塞、贫穷落后。此时,张武涛凭借天之骄子的厚学才智,和怀瑾握瑜的人品,事业风生水起,已经获得较大成功。但家乡卢氏的印记一直刻在他心上,挥之不去。他开始思考给家乡做点什么,便在工作之余,更多关注母校卢氏一高的发展和贫困学子的困难。因他在外出求学的时候就知道,办好教育对一个地方的发展和改变一个青年学生的命运,是多么重要。他暗下决心,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母校,支持卢氏教育。早在1993年,卢氏集资办学活动中,他就捐资5万元给卢氏一高。2009年10月,是卢氏一高建校60周年,张武涛应邀,回到家乡参加校庆活动,并为母校卢氏一高捐赠10万元。2005年,为了共圆母校学子的大学梦,他出资30万元,以父亲张允贤的名字命名,在卢氏一高设立了“允贤教育基金”。
“允贤教育基金”成立后,注入资金30万元。每年3万元,用于奖励卢氏一高考上大学的文、理科状元每人5000元;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10人,每人每年2000元。在京工作的他,始终心系母校发展,每年金秋都要从百忙中抽时间回到一高座谈,鼓励学子们好好读书,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自己,改变家乡。他对故乡,对母校常怀感恩之心,1994年,在回卢氏一高发放助学金的座谈会上,他承诺卢氏一高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费用由他承担。现在在卢氏一高任教的王琳94年考上清华大学,成为第一个被资助的学子。这承诺如暗夜的星辰,它照亮贫困学子进京求学之路。
从卢氏一高走出去的徐雷鹏,2013年,以卢氏县高考文科状元,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2019年,人民大学硕士毕业,现为《人民日报》报社编辑。徐雷鹏是卢氏县木桐乡、木桐村、后木桐组人。在卢氏一高学习期间,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张武涛每年回卢氏一高鼓励学生的话,深深印记在他心里。他考入人民大学那年,曾接受“允贤教育基金”5000元的文科状元奖学金。他在写给故乡学子的一封信里这样写到:“年少的时候,我从未怀疑过这句话的正确性。对于一个生在农村,长在深山,学在乡村学校的农家子弟来说,那时候我要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无非是选择求学或者辍学打工。否则,只能继续重复父辈的循环,困于一山一河,难见世之奇伟。”
“11年过去了,很难说,现在的我是否实现了当时父母、老师的期望: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甚至,许多时候,我对“读书能让人有出息”这句朴素信条都产生了怀疑。但我今天,还是想再次重复,再劝大家:好好读书,好好学习。”不难看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张武涛的影响是巨大的。
正如爱出者爱返,如果说年轻的徐雷鹏给家乡学子的一封信,是对家乡,父母,老师对他期望的一个答复。那么,张武涛则是用他几十年对故乡学子的关爱和鼓励,用他尊师重教的作为诠释了一个成功者身上具备的博爱胸襟和对家乡挚爱的情怀。
原卢氏县人大副主任于来水,今年八十九岁了,耄耋之年的老人家对张武涛的人品十分赞赏。武涛在卢氏一高求学期间,于来水还在一高任教,品学兼优的张武涛让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高考填报志愿时,他辅导张武涛填报志愿,以张武涛优异的成绩,被西交大发电技术专业成功录取。
正直,善良,热心,义气,要良心,于来水这样说张武涛。这也是一位亦师亦友的老者对于张武涛为人的肯定。有一件事,让于来水至今记忆深刻。八十年代,于来水去北京出差,到水利部办事,几经曲折后,联系了张武涛。张武涛当时在日本,但第二天他就回来,陪同自己的老师到水利部办公务。老人家颇为感慨地说:“搁一般人,知道事情难办,客气一下就得了。可武涛却把这事当成义不容辞的事,想办法把事情办成。”在京期间,张武涛全程陪同老师,直到把老师送上回程的火车。
家风传承 挚爱仁孝
张武涛的成功和他对家乡贫困学子的关心,资助,离不开父亲张允贤从小对他的影响和教诲。
那还是五十年代初,在卢氏县城西边的黑马渠,一位年近七十的老母亲总在傍晚,站在村口的小桥边,向着东边默默地张望。落日把余晖洒在这位母亲的肩上,仿若披着晚霞的一道剪影……
这位日复一日在村头守望的母亲,就是张武涛的奶奶。
张武涛的父亲张允贤,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第二野战军陈赓四兵团一直打到广东,先后担任卫生员、班长、排长等职。在部队,他执行命令,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之后参加了滇西北丽江等地的剿匪战斗,三次荣立战功。
百善孝为先。当父亲张允贤在部队知道了母亲盼儿心切时,他挂念母亲,即使在部队发展前景很好,依旧谢绝部队挽留,1952年6月从部队转业。当时卢氏文化人较少,上级安排他到沙河学校任教,并担任教导主任。1962年调土产公司工作,先后任土产公司地产股长、副经理直至退休。
张武涛学业有成,事业成功后,父亲叮嘱他:“你是从卢氏走出去的,不能忘记家乡,要为卢氏做点事。”他记着父亲的话,经过多次回乡调研,座谈,觉得要提高偏远地区的卢氏一高的升学率,必须使贫困优秀学生能上完高中并上得起大学。多年来,他通过“允贤教育基金“对200余名学生的有力资助,即是对父亲的纪念,对母校的怀念,也是对家乡的最好回报。
有句话说,孝顺的人更容易成功,因为孝顺代表着有责任感和尊重他人。张武涛无疑是从卢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之一,但他的至爱仁孝知道的人并不多。他四岁丧母,十岁,父亲续弦。继母进门后,把张武涛姐弟当成亲生;父亲张允贤对张武涛继母带来的几个闺女也视同己出。张武涛的姐姐至今清楚地记得:十二岁的张武涛用自行车带着继母去走亲戚,那幸福的情景,任谁也不会想到他们不是亲生的母子。
父慈母贤,儿女孝顺。一家人的和乐融融,让邻里们感叹:重组家庭能如此,真的不多见。在这样的家庭中,童年失去母亲的张武涛重又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在他幼小的心里种下了慈善的种子。
90年代初,张武涛接父亲张允贤和继母一起到北京家中。老两口在北京住了四十多天,他放下工作,陪父母游玩名胜,尽心侍奉。2005年父亲去世,次年秋天,他再接继母到北京,细心照顾,天天换新鲜水果给继母吃,让生在北京的爱人做河南老家人爱吃的水饺面食。继母在北京住了二十多天,要回老家,他知道老家冬天寒冷,给母亲带回一条质地很好的羊毛毯子。
这条羊毛毯子让邻里羡慕不已,都说老太太有福。继母也对自己的女儿说:“我没生下儿子,却享了儿子的福。武涛待我真如亲娘呀。”
继母年迈。老家虽有女儿照顾,但张武涛不放心,就给继母请了保姆,照顾日常饮食起居。“孝道贵在长久,敬老犹在瞬间。”父亲去世十一年时间,张武涛对继母尽心尽孝,如同亲生母亲。受张武涛至孝仁爱的影响,没有血缘关系的姊妹互相关爱,从无芥蒂。
赤子之心 家国情怀
张武涛的家国情怀,不仅在他对故乡的爱,对父母的孝,还体现在他饮水思源,弘扬母校百年光辉传统上。
从卢氏大山走出去的张武涛,在西交大这所顶尖学府里,同样优秀。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他让理想插上翅膀,奋力遨游,直到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业绩。当谈及事业成功的秘笈时,他总是说:“是母校造就了我,她给我的不仅仅是厚重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学风,还有做人处事的道理,我感激我的母校。”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西安交通大学是如今国家“双一流”的重点建设对象,科研实力十分强劲。2005年7月,张武涛发起倡议,组织交大北京校友举办“西交大电力科技与实业发展论坛”,会上他表示将出资在交大设立科研项目奖学金。2016年3月23日,北京汇能电力投资公司100万元奖学金捐赠仪式在西安交通大学科学馆举行。西交大副校长卢天健与校友代表张武涛在“西安交通大学汇能奖学金”捐赠仪式上代表双方签字。仪式上,张武涛不但介绍了汇能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的发展现状,更表达了作为交大学子对母校的怀念之情。
作者简介:
散文 孙东勋/
感动瞬间
美梦在清晨劈里啪啦的玻璃敲击声中惊醒。果不其然,一场昨晚预报的大暴雨在末伏里倾盆而泻,劈头盖脸,酣畅淋漓。
窗外,像断了线的白花花雨珠,跌落在高低不一的建筑群间,倏然一个猛子扎进属于自己的水面之下,荡出无数圈涟漪,一个又一个水泡突突冒出。目之所及,雨帘织成一张大网,将天地牢牢抓住,眼前天际突然一亮,随之而来的是隆隆的雷鸣声。不一会儿,雨打着窗户玻璃,像瀑布一样的泼水声蹿入耳聒,处处传来不绝于耳的汽车鸣笛喇叭音。
脑子突然冒出:“怎么上班呢?”恐怕很多一睁眼的上班族也会这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遂一转念,管它呢,反正总要面对,也许没那么糟糕,顺手拿起雨伞便推门而出。
街上的雨水汇成了河,到处都是一条条平日里很少见过的淹没半个车轮的长河。密密麻麻的雨砸向街落,比机动车道地势高的人行道成了岸线,混浊的雨水遮蔽了水下柏油路的轮廓,昨天的路变成了今日的河,私家车在路沿石围起的河里小心翼翼地匍匐前进,两边不紧不慢地拖出弧线一样的水带,也有路人避之不及而“中彩”。
雨伞下溅起的雨花落在头上、肩上、衣服上,粘在眼镜上的雨丝连同隐隐的闷热雾气渐迷了双眼,鞋子踩在水里如同插秧般吸脚,膝盖下的裤脚早已泡透湿成舞姿里的荷花水裤,自己无休止地懊悔早知穿上雨鞋就好了。
我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公交站方向挪动,一路上遇见的行人,有的穿着短裤,有的趿着凉鞋,还有的干脆把鞋子掂在手上,卷过膝盖裤筒小心翼翼赶路。电动车骑行者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仅露出两只电灯泡一样的眼睛,心惊胆战地抓紧车把慢慢前行。
倒是公交车胆子最大,用它那半人高的车轮碾压着水面,激起一层层水浪,一排一排地拍打着马路牙子上。公交车也最温柔,靠近行人时总那么慢吞吞,或者干脆停下来,很文明地以礼相待让路。夏日里我喜欢乘公交,难得的凉爽是一个重要原因,还可以在移动的空间内得到片刻安宁、舒缓放松,有时也许还会不经意间捕捉一个美妙、激动的灵感。
“请您刷卡、投币!”提示音响,一个黑色行李箱被挤进车前门,颤悠悠地向上顶推。我坐在后排,起初什么也看不到,只能看见箱子。“请投币一元!”司机坐在不锈钢栅栏围起的驾驶仓反复叮咛。乍闻“投币”,感觉像多年前一样,现在基本刷卡或靠手机了,不过眼下年轻人刷卡也不多,平时听到最多的就是老年人的刷卡乘车播音。
我不禁朝前张望,一位中年妇女个子不高,六十岁左右,又黑又瘦,后背斜顶在座位侧翼,一手紧紧抓住行李箱,一手颤抖地在裤袋里摸掏,几绺头发零乱地耷贴额头脸颊,在冷雨打湿的丝滑中闪现点点晶莹。“咣当”一声,敲击钱匣金属底板传出来的清脆,像天籁之音超越凡人俗间,成了此时此刻天地间最美妙的旋律。
“到肿瘤医院吗?”一句女音怯生生地飘来,几次刹车和停靠,伴随着惯性,她就像被风刮的树东倒西歪,幸亏刚强结实的手柄给她增添了攥紧抓稳的勇气与力量。雨水一桶一桶地浇在前车玻璃上,目不转睛盯着片片汪洋的公交司机全神贯注,不敢丝毫分心,耳边的世界里只有风声雨声“轮划”声。一位男乘客接过话茬,“前面两站就是。”“谢谢!谢谢!”偶然的相遇、温暖的话语,在这斜风骤雨里凝结成温暖诗行,飞向曼妙美好的远方。
雨未停歇倾盆如注,仿佛有永远用不完的力气,一个劲儿地瓢泼洗刷。公效车驶向港湾,缓缓泊入,慢慢地靠近。那只提着几乎与她一般高低的行李箱,被费力地拖拽,一只只大手向她伸过去托起来,一股股暖流在车箱回荡,让她有了超越凡人的安全感与温暖感,相信她的人生驿站定会多些坚定自信。
一语一婆娑,一花一世界。茫茫雨中的公交车,像行驶在人们心头的沙漠绿洲,寄予希望,温暖彼此,给即使一面之缘的同行者以无限生机和澎湃力量。
在这不同寻常的雨里,我多想拥有一席干爽,那怕只有脚丫那么大,让身心伫立在万雨丛中,享受唯此不湿的惬意,足矣!
雨还在下,车子在河里稳稳前行,穿过风雨交加的旅程,平安驶向下一站。
作者简介:
孙东勋,笔名墨白,中铁大桥局集团一公司宣传部工作。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在《人民日报》《中国交通报》《人民铁道报》上发表多篇文章,被《中国中铁》、《桥梁建设报》和《彩虹》杂志纳为优秀骨干通讯员。热爱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喜欢旅游、运动、摄影、书法等,有志与文学方面朋友一道踏访名川、涉猎趣闻、成长进步。
纪实
张选民/老院长和他的那班人
夕阳红满天,公园漫步行。再遇老院长,谈笑风生间。说医论药中,思绪情深牵。笔下记实情,又忆五里川。
太行赤子
九十二岁高龄的老院长尚保,看上去不老,还像年轻时那样笔直笔直的。虽然那副脸庞刻满了皱纹,记载着风华年轮的艰辛,用眉清目秀、精神焕发形容也不算过分。他衣着整洁,思路清晰,初心未改,令我敬仰。
一九三二年,他出生在豫北辉县黄水乡白甘泉村西荒居民组。背靠悬崖绝壁太行山,面朝黄河以北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少年时代,他就是在这土薄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西荒村长大。
那时是战乱年代,年幼的尚保,跟随父母东奔西走,奔波在豫北那块土地上,就在那寸草不生的山区来回碾转,苦度荒年,成长童年,逃荒要饭;他经历了八年的抗日战争,目睹过小日本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烧、杀、抢、掠的悲惨情景。抗日战争后期,十二岁的他,求学心切,多次请求父母学文化,立志报效祖国。父母通情达理,就让年幼的他在本村开办的小学断断续续上着初小。他爱国爱党,勇于参与革命活动,在校期间,曾任本村儿童团团长,组织儿童团,手持红缨枪,站岗放哨,盘查路人,不放过一个可疑之人。他一心向党,童心向阳,多次跟随父亲,哥哥和本村的积极分子往几十里外的地方外给共产党八路军送军粮。冬日光着脚,夏日光着背,在枪林弹雨中成长,在饥寒交迫中炼就他那颗赤子之心。他白天跟大人下地干活,晚上在家里听《平原游击队》李向阳的原型,抗日武工队队长,一级杀敌英雄郭兴哥哥讲述袭击日伪军和打土豪劣绅的革命战斗故事,听他高唱抗日救国革命歌曲。
就是这个穷困潦倒的西荒村,就是这个食不饱腹衣不蔽体的穷孩子,就是这个生长在兵荒马乱的有志少年,就是这个经常倾听革命故事的儿童团长,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事,用激情孕育着一个热血少年。
1950年他上完高小,1951年19岁时步入辉县师范学校初中部学习。1952年在学校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学校团总支书记,团委组织委员,校党支部组织委员。
他一步一个脚印,一踏一个台阶,从解放前的儿童团长,到青年时期的学生主要干部,党、团基层组织的骨干力量。一点一滴的积累,一言一行的表现,一心一意的奋斗,为后来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杏林吐丝
有志青年,志在四方。1954年初中毕业的尚保,以优异成绩考入河南省汲县(卫辉市)卫生学校,这所学校也是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的前身。在校期间,任团总支军体委员,学生党支部委员。三年学习,不断努力,不断进取,掌握了尽可能学到的医学知识,为踏上从医之路,为百姓解除病痛,为杏林吐丝做好了坚实的铺垫。
1957年8月,25岁的尚保被分配到卢氏第二人民医院五里川(当时卢氏县第二人民医院前身是五里川区卫生所,1958年设立第二人民医院)工作,任外科医士。
在他勤奋的努力下,1960年三月,提拔为卢氏县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五个月后的1960年8月,调入卢氏县人民医院任副院长,1961年10月,响应组织安排,重返卢氏县第二人民医院任职。曾任卢氏县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党支部书记,五里川公社党委委员等职,在此期间曾到三门峡黄河医院和西安医学院进修临床外科,修练技术,提高了临床外科技术水平,成为一名能为群众解除疾病的外科医生。1980年又一次调入卢氏县人民医院任院长、党支部副书记。他面对县人民医院文革后期的派性和无政府主义的残余,院内医疗秩序混乱,个别病人无理取闹,打骂医护人员,多名主要医生不上班,大型手术无人做,医疗事故纠缠不断等问题。他挺身而出,不畏个别人的小字报对自己的人身攻击和威胁,将棘手问题各个击破,抓纲开目,提高干部职工政治觉悟和为民情怀,使医院医疗秩序走向正规。直至1984年因病卸任,退居二线工作。
在医疗卫生工作的领导岗位上干了近三十年,三十年奋斗,三十年努力,三十年摸爬滚打,三十年不分昼夜,三十年不讲价钱,三十年精益求精,用手中掌握的那把刀,解除群众疾苦,开肠破肚、接骨疗伤、剖腹取婴,做大中型手术2000余例,为西南山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做奉献。在二院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把第二人民医院从一穷二白打造成科室齐全,医疗技术先进,卫生水平精良的卢氏县西南山医疗救治中心。使第二人民医院变成了为西南山百姓服务的驿站,变成了百姓信赖而能为其解决病痛的救命站,变成了宣传贯彻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落实站,宣传站,变成了为农村培养赤脚医生,为生产队培养卫生员的大学校,变成了农村防疫、普及医疗卫生知识工作的前沿阵地和工作站。
退居二线的八年间,他带病工作,用顽强的革命精神承担了卢氏县人民医院办公室工作,他积极向上,辅助新班子上马,支持新班子工作,胸怀坦荡,面对疾病(食道癌开胸手术)折磨,从不误全院上下的工作协调。作为从一把手退下来的他,肩负办公室的繁重工作,他面对现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像一头老黄牛一样在默默无闻的耕耘,用小车不倒只管推的精神,支持新任领导,全面培养提高医务人员素质。他的为人,他的胸怀,他的理想信念难能可贵,鼓舞后人。
三十五年从医,二十四年院长,他面对第二人民医院,从一个卫生所,在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情况下,用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用点滴血汗交给人民一份满意答卷。他面对县人民医院文革后期的派性斗争,稳中求进,提升了医务人员政治思想,提升了干部职工的为民情怀,他面对突如奇来的疾病,从不畏惧,坦然豪爽,从无退缩,永葆着勇往直前的精神情操,不忘初心,乘风破浪,用战无不胜的利器战胜了一切!
织网济民
大美五里川,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革命老区,也是西南山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五十年代就设立了卢氏县第二人民医院,六十年代设立卢氏县第二高级中学。
卢氏县第二人民医院就诞生在这个美丽的小山川,群山环绕的小盆地。尚保就是卢氏县第二人民医院的建院创始人之一。从1958年设立确定第二人民医院到老院长尚保为止,历任三任院长,他们是裴升祥,李自新,喻光全,党支部书记翟凤安(后任汤河公社副书记、五里川公社党委副书记)。
这班人,就是在建国初期,在什么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凭几个熟知医学专业的人,凭他们的革命激情,凭奋发图强艰苦朴素的精神,从几间破房,几个外籍医生,把第二人民医院建成了科室齐全,各类人才济济的第二人民医院。
从我记事起,对第二人民医院就有着深刻的印象,更有着深厚的感情。到五里川公社工作以后,对第二人民医院从领导到大夫再到医护人员,更是印象深刻,他们的名字永远铭刻在我的脑海中。
在老院长的带领下,二院的那帮人个个身怀绝技,出手不凡。当年的那群人,我记忆犹新。内科主任王相斌(灵宝人,曾任二院负责人、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卫生局局长,后调任三门峡卫生学校副校长),大夫樊国成(南阳内乡人),稳沉应对每个病人,把脉开药,效果惊人;外科大夫尚保(辉县人)、牛青山(荥阳人),牛青山在尚保院长的带领下,提高外科技术水平,后来被百姓称之为“南山一把刀”曾接任二院的院长之职;骨科大夫马云生,接骨疗伤,高人一筹;妇产科助产士,李训久,卫秀云,阿秀荣,季秀珍(后调汤河任院长),他们是产妇的知心人,胎儿的监护人。老中医杜九皋,王松林,宋良才(小儿科),他们望闻问切,察言观色,几剂中药解病痛,几钱几分十几味,一草一针解民疾。
五官科(眼科)大夫王书卷(副院长)、贾建科给百姓送光明,为人民谋幸福,至今让百姓念念不忘。化验员贾秀琴,周桂荣,马秀兰,不怕苦累,奋勇当先;药房的王宝林,张乃斌,王治龙亲自动手,洗晒切制,炮制加工,从不马虎,马不停蹄。
还有那可亲可敬的一群护士妈妈,王友茹,张玉兰,胡秀英,李新菊,每日每夜穿梭在病房,穿梭在病人之中。二院的“三彩一敏一花一平”,她们是:段清彩,薛玉彩,韩秀彩,王聪敏,聂秀花,王玉平(王书卷之女),她们是后起之秀,她们被孩子们称之为最可爱的阿姨。那个好后勤、老会计黑月生,他就是白天的太阳,晚上的月亮,全院上下吃喝拉撒里里外外到处都是他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被医院职工称为时代的“红管家”;还有那个办公室秘书李清义,上下协调、疏通管道,为全院工作铺平道路;陈木铎的制剂,为勤俭办院节省资金,解决了救治病人购买液体的当务之急;崔贵立的防疫灭病,积极培养赤脚医生和卫生员,防治危害人民健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使五里川数千名“粗脖子”得到治愈;吴师傅的饭菜可口,服务到家,使百姓感到暖意融融。那群人被南山人称之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第二人民医院从50年代的卫生所到90年代末,在历任院长的领导下,尤其是在老院长尚保的精心培育和带领下,全院上下从院长到班子,从科室到大夫,从门诊到病房,从后勤到制剂,不分昼夜、分工合作、任劳任怨,担当在先。每个角落都体现着团结奋进、服务百姓的工作氛围,到处体现着热情洋溢,不讲价钱的服务理念,到处体现着救死扶伤的为民情怀。他们上山下乡,走村串户,把脉义诊,推拿针灸,抓罐按摩,用一把草一根针走遍山乡农舍。他们培养了一大批农村赤脚医生,他们所发的三角糖,甜在孩子们的心中,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实实在在体现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真真正正与百姓心连着心,扎扎实实落实毛主席“6.26”指示精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正可谓:“一花独放红一点,百花盛开春满园”。
老院长尚保,几十年春蚕吐丝,几十年织网济民,几十年风雨兼程,几十年不忘初心,为深山区卫生医疗事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用人才,为山区的千万百姓解除了数不尽的疾病痛苦,为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壮大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灿烂夕阳
说是老院长退休,而他可是退而不休。
办罢退休手续,还仍然帮助县人民医院创建文明医院上等级的工作。2000年又被聘回医院到门诊外科坐诊,操起旧业,参与手术,一干又是八年,直至76岁高龄,坐诊时突发眩晕耳鸣,倒卧在床,后导致耳聋,这才离开了为百姓服务的岗位。
与疾病搏斗,与困难同行,该好好休息的老人,该安享晚年的老人,该陪伴含辛茹苦的老伴的时候了,老伴却病了,在和儿女们细心照料下,老伴走过了人生最后的一段路,离开了人世,丢下了一生分离多聚合少的老院长。他忆起当年建房五里川河南村西爬,落户西爬时,老院长深情的说到:五里川就是我的家,河南村西爬就是我的家,我的儿女都是在五里川西爬长大的。老伴健在时,冬春天住在三门峡大儿子和女儿家,春暖花开季节儿女总是陪伴父母游玩三门峡,观赏牡丹花开。老伴走后,他又一次到三门峡观赏牡丹时深情的写到:“陕州公园一小山,山上即是牡丹园。每年四月花盛开,我与老伴赏牡丹。三年三次三上山,幸有儿女相陪伴。今年同是赏花时,女儿陪我一人单”。可见,一生为民,一生为医,陪老伴极少的老人,用诗歌表达对老伴的爱,深情似海,只在晚年。
在我的接触中,我才了解到老院长退休后,脑不闲,心不闲,人不闲,手脚不闲,他将全家人从小到大,他将生活工作时的照片、奖状整理成册,他将平时生活中遇到的点点滴滴记录在案,他用自己的双手在废旧发黄的稿纸上写回忆,记述家庭成员,记述哥兄老弟参加革命,勤奋工作的形象,记述自己的求学之路,记述第二故乡五里川,在五里川落户和工作,记述老家辉县白甘泉村西荒居民组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那一叠叠发黄的稿纸,那一行行透着认真的字,那一个个清晰的往事,那一桩桩振奋人心的故事,那一例例手术的案例,无时无刻透露着老院长扎根山区、服务百姓血溶于水的情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年关期间,92岁高龄的他提笔叙写长篇纪实文章《永远跟党走》。文章章节清晰,故事感人,系统反映了电影巜平原游击队》李向阳原型人物郭兴同志在太行山一带打游击,抗击日寇侵华和解放战争的革命故事,如章节“失去了最亲爱的人”,“老母亲坐大牢”“火烧粮仓”“智擒贾大头”“攻打高庄”“花姑娘诱敌中地雷”等故事栩栩如生,令人寻味。他的文中曾引用李向阳原型,模范武工队长,一级杀敌英雄,北疆军区司令员郭兴的诗句:“抗日烽火起太行,援朝横跨鸭绿江。旌旗挥动天山雪,饮马黄河弓自张。”这几句诗运用得当,总结了郭兴老人戎马一生,也是郭兴的真实写照。
2024年五一节,老院长受邀回到辉县的家乡,在郭兴抗战时期,曾在他老家住过的老宅内,参加红色纪念活动,讲述郭兴的革命故事,讲述时,他便讲述了他家在郭兴的革命精神教育影响下,父母亲,大哥和二哥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与解放战争以及土改反霸的革命故事。他的一家三代人中,有九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四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老院长曾这样写道:我的所述,是一条红线,贯穿了我的整个家庭,我的家庭是红色家庭,革命家庭。这条红线是我家的根,我们要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老院长退休后仍继续保持乐观主义,积极向上,参与社会活动。习武练剑发扬中华武术文化精神,研究太极拳颐养性情,强身健体。他坚持不懈,早晚不误,卢园广场有他的身影,洛神公园有他骄健的步伐,他坚持不懈,并且对太极拳爱好者进行教学,带徒学习,二十四式、二十八式、三十二式、四十二式、直至八十五式太极剑和武当太极剑。还教那群老人练一套、二套太极功夫扇。他已是九十二岁的高领老人,今年夏季仍在洛神公园,领教两名太极拳爱好者,学练两套古老传统的武术“八仙剑”和“玄女剑”。使这群中老年人常年坚持习功练气,强健体魄,延年益寿。
夕阳灿烂,晚霞更红。老院长的精神,就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老院长的精神,就是一心为民,俯首敢为孺子牛的精神;老院长的精神,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小车不倒只管推的精神;老院长的精神,就是坦然面对现实与疾病抗争的精神;老院长的精神,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他的精神是灯塔,是坐标,值得我们敬仰、学习和弘扬。
作者简介:
本期主编 方晓荷
本期责编 党海涛 聂爱蓉
下期周刊早知道
2024年10月第3期
重点推荐 张彩虹 /再唤春风到人间
散 文 代安魁/晨言晨语(节选)
故 事 郭文光/郭恒断臂拒官
诗 歌 许风军/与老友小酌有感(外二首)
楹 联 李卢芹等/同题:范里烈士纪念园
识别二维码 关注卢氏作家周刊
主 办:卢氏县作家协会
总 编:董彦礼
主 编:李桂田
执行主编:韦玉红
栏目主编
韦玉红【小说 纪实】
方晓荷【散文 随笔】
张彩虹【诗歌 评论】
李桂田【卢氏 探秘】
程专艺【封面 制作】
张欣艳【 视 频 号 】
责任编辑
小说纪实:王建峰 刘 辉
散文随笔:党海涛 聂爱蓉
诗歌评论:王 睿 邹 楠
卢氏探秘: 张欣艳 张民江
投稿邮箱:lszjxh@126.com 首次投稿时请附百字个人简介、联系电话及近期照片一张。温馨提示: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卢氏部落。投稿时请在标题后括弧注明来稿体裁,以便编辑准确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