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想说的话
一篇随笔小文,如同投入平静池水里的一颗小石块,让有些麻木的生活泛起了一点涟漪,激起了不同思想的交互和震荡。
今天就想简单直白聊一个字——钱。
最近我有一篇旅行随感《长途飞行被幸运升舱餐食后,女儿问我为啥不买头等舱?》,引起了不少讨论,尤其下面这条留言。
虽然我不能苟同用“妈穷”来回答孩子,但理解这位妈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如果听者内心本身没有十足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肯定,孩子一句“为什么不买头等舱”的无心发问,可能确实会戳到软肋,让大人感觉尴尬。
而直接回答“妈穷”看似坦诚,实则是在把自己潜意识里的无力感传递给孩子。
这种无力感很可能源自于长时间以来(也可能追溯到童年),自己和钱财在交互时产生的负面经历和感受。
冷不丁被小孩这么一问,就产生了精神内耗。
然而内耗的心理过程,还不仅止于此呢!
在说出“妈穷”之后,大人会意识到自己也把这份无力感传递给了孩子,于是会用摸棱两可的承诺说辞,来弥补这份对孩子有所亏欠的内疚感。
这种内疚感,其实完全是自己构建出来的。
类似的回复还有:
“等下次有时间,妈妈一定带你去”,
“等以后有钱,妈妈一定给你买”。
......
是不是听起来有点耳熟?
殊不知孩子听到这样的承诺,无力感会更深!
因为从诸如“争取”,“穷”,“尝试”,“努力”这样的用词中,心如明镜的孩子们会体察到大人的无力。
即使妈妈真的兑现了承诺,让孩子坐头等舱体验了一把有钱人的感觉,以后坐回经济舱的时候,那种无力感不是更深重了吗?
就像灰姑娘穿上水晶鞋参加了王子的派对,风光了一晚上。
可你有没有想过,她脱下水晶鞋,换回粗布衣服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其实孩子随口一问,并不代表他们真的在要求家长去买头等舱。孩子对钱财的理解,并不像我们成年人那么偏执。
你给孩子怎样的回答,都是你自己内心的投射。
你如何理解我的回答,我如何看待你的留言,也都是投射而已。
在我看来,只要强化了幸福感和物欲(钱财)之间的关系,就是穷养。
虽然让孩子坐上了一次头等舱,但一次明知“不属于自己”的强刺激体验,反而可能加重心灵和钱财之间“粘着关系”。
这个“安全距离”正是给孩子财商启蒙的命门所在!
想要与钱财之间保持这种恰到好处的“安全距离”,并不只是需要在“富养”还是“穷养”之间做个单项选择题。
而是必须把力气花在这两点上:
💕安全感
💕自我肯定感
有了安全感,就不会把钱看得很重;有了自我肯定,也不会把“钱”摆在价值判断的首位。
这样一来,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安全距离”。
只要意识到这一点就会明白,富养或穷养,和钱无关。
在这一点上,我很感谢我爸,他得感谢他爸。
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有钱没钱,我爷爷的工资都来得快去得快,从不执着,也没有让孩子们感到父母的无力和匮乏。
我爸遗传了我爷爷的作风,从未让我感到大人的无力和无奈。即使也会遇到很多买不起的情况,但因为精神上不执着,所以我也能客观淡然的接受。
正因为我和钱之间存在着这种安全距离,所以当听到孩子问出“为什么不买头等舱”的问题时,不会引发我任何情绪的波动或精神内耗。
我一点没觉得尴尬,而是很自然的把它诠释为:
孩子在对观察到的世界潜在规则进行发问,仅此而已。
但在闲钱没有多到买它无所谓的情况下,有这个预算我宁愿多带娃回国几次,或者买不用中转的直飞航班。
正如评论区一条高赞回复所说的那样:
你再往后翻阅几百条评论,心里也许时而赞同,时而反感,时而畅快,时而堵塞,这些交织的情绪可能还会促使你也忍不住留下自己的评论。
我们隔空交换的不仅仅是以文字呈现的想法,更是意念涌起时的能量。
是的,人每时每刻都在与外界进行着或显或隐的能量交互。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在无意识的被自己的每一次呼吸,每一口食物,每一帧浏览,每一句问候,每一个意念影响着,并塑造着。
钱,正是这样一种存在于外部世界中的,会对我们起到极大作用的存在。
钱的能量可正可负,我们可能被它滋养,也可能被它埋汰。
钱对你而言,到底是补品还是泻药?
对这个问题答案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你坐拥钱财数额的多少,而是你和钱财的“关系”。
你在南昌的朋友,
小7妈
「 ⭐星标7妈看精选好文 」
doul🔥生活故事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查看对应文章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