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被同学击中腹部,她的意外反应震惊所有人

教育   2024-06-05 20:31   瑞典  


最想说的话

当妈的都懂,最怕工作时间突然接到老师电话。




1


小7入学这么久了,我还是第一次因为在校突发事件收到老师来电。


-喂,我是学校的某某老师,请问你是小7妈妈么?


-是,什么事?


-如果你方便的话,有件关于小7的事想找你聊聊。


-啊?小7怎么了?


当妈的都知道,工作时间突然接到老师电话还委婉开头,就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短短几秒钟时间,我脑海里一下子闪过两种可能:小7在学校惹事了?还是出了什么意外?


出于对女儿的了解,后者可能性更大。如果是后者的话,但凡能劳驾瑞典老师专门亲自给打电话的,肯定都不是小磕小碰。


想到这,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当时家里正好有人,不方便接电话,我只好先问一句是不是“紧急的”?听到老师的否定回答后,我才稍稍放心下来。


十分钟后我迫不及待回拨过去,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2


老师说小7被同学一拳打中腹部,应该是不轻。


打人者是班上一个有暴力倾向的男同学,他发生这样突然推人打人的劣迹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小7也曾经在家说起他对其他同学的暴力行为。


这孩子发起脾气来像晴天霹雳一样毫无征兆,而且下手没轻没重。


小7说有一次见他把另一个同学从一米高的石头上推下来,运气不好还真可能造成危险!虽然这娃之前没怎么欺负过小7,但听说后我还是心有余悸。


一边让小7学会预警自保,一边趁家长会见老师时,提出希望他们对这个孩子加强看守。



而这一次小7成了受害者。


当时老师就在身边不远处看到了事情发生的全过程,说无辜的小7什么也没做,但等她想上前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事后她马上确认了小7的状况,女儿也不娇气,只是说打在胃部有点疼,没哭。


说完她还安慰老师说,下次她会注意在玩危险运动的时候(比如荡秋千和攀爬时),提前确认这个小孩不在附近。


但是小7又接着说了一句话:


不过我可能会感到,

在学校没那么安全。


就这一句话,着实把老师紧张到了。




3


这次老师来电话找我的目的也很明确:


1.告知:提前说明事情原委,让家长有个心理预期;


2.免责:声明学校已经在尽力帮助这个肇事孩子,只是不可能万无一失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3.处理:小7回家后,让家长视情况对她进行心理疏导


安全感是人类的基础需求之一,仅次于生理需求(如食物和水)


如果我们缺乏安全感,就很难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如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换句话说,没有安全感,生活和教育的其他东西就无从谈起 。


万一小孩真的对学校产生不安全感,处处紧张,那可真不是件小事!


所以小7这么一说,比身体上挨上一拳更让老师紧张。





4


放下电话不久我就动身去学校接小7,一路上在想怎么跟她谈起这个事。


主动提起吧,怕她本来觉得没什么大事,我们在这小题大做;不主动提起,又怕她憋在心里不说,因为不是所有小孩子在任何时候都愿意跟父母分享所有事情。


没想到见到小7之后,她和平日并没什么异常,也没主动提起今天发生的不快。


于是我就“漫不经心”问了一句:


今天在学校过的怎样呀?


平常这么问是个开放式问题,今天是个明知故问,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挺好的”,小7说。


“有什么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么?”我继续引导式的明知故问。


“哦,对了,我今天被某某打了”,小7的脸色突然由晴转阴。



正当我思索着怎么继续下面的对话,打探下女儿是不是真的对学校开始丧失安全感的时候,她却说了一句让我无比震惊的话:


某某(打人者)其实也挺好的。


啊,为啥?!!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还是那一拳给砸脑袋上了?


他其实也不想打人,

只是控制不住自己



这句话一下到顶,看来我准备的那一大堆劝慰根本无需派上用场。




5


突然觉得,我们这些大人太凡俗了。


面对别人的伤害,女儿并没有选择以牙还牙;而是用天真善良的慈心,包容和化解了短暂的纠纷和不快


根本没预料到,孩子会有如此智慧的一番心理操作。



那你以后还会跟他玩吗?

会呀!他比以前的脾气好多了。


在学校有其他小孩跟他玩吗?

有啊!其实他不发脾气的时候挺好的。


那万一他以后发脾气,你知道该怎样保护自己吗?

我在玩一些危险动作的时候,会看看他在不在附近;如果他伤害我,我会告老师。


那你会不会觉得在学校不安全呢?

不会!


老师交代的事后疏导作业,就这样轻松愉快毫不费力的结束了......


让我有点猝不及防。



6


也许你会说,这样的毒鸡汤不适合我家孩子喝。如果不让孩子从小学会强硬一些,以后走到社会上一定会吃亏!


我只想说,分情况,只要孩子觉得自己舒服自在就好。


如果小7遇到的是一个通过在精神和行为上践踏别人来获得自我满足的蓄意霸凌者,那她估计自己也咽不下这口气,会想办法遏制和摆平,必要时向大人寻求帮助。


但这回打小7的这个孩子,应该更偏向于生理发育导致的抑制控制能力受限(也不排除和家庭对待他的方式有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并不是蓄意为之。


小7和同学们对他的接纳和包容,肯定和老师平常的说教有很大的关系。


看动机,不看行为。


女儿给我上的这一课太重要了!!!


好多时候孩子“故意”惹我们生气的行为,本质上和小7同学忍不住打人并没有什么区别。


孩子是故意想对我们不好吗?

还只是因为他们控制不住情绪?


孩子是想故意耍赖偷懒吗?

还只是因为他们活在当下,大脑还不擅长规划?


如果连一个六岁多的小孩都知道看动机,不看行为,能给予一个施暴力者强大的慈心和理解,难道我这个做妈妈的不该对自己女儿抱有这样的慈心和理解吗?



再往大了“圣母婊”一点去说(虽然我还做不到),用这样的慈心去理解配偶的有口无心,体谅邻居的无意冒犯,甚至对立者的雕虫小技......


看起来好像是在给别人找台阶,其实是一种高级的自洽啊!


因为这世界上就没有跟自己过不去的人,也没有让自己无法忘却的伤害了。


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更多吧!



你远方的朋友,

小7妈


「 ⭐星标7妈看精选好文 」


🔥英语启蒙 | 🔥数学启蒙 | 艺术启蒙 

中文启蒙 | 思维培养 |🔥知育玩具

正面管教 | 东西文化 | 育儿讲座 

🔥在家瑞吉欧 | 教育规划 | 早教启蒙

🔥生活故事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查看对应文章合集


牛爸津妈
牛津大学教育硕士+同校数学博后搭伙养娃,北欧风,格局品,真性情。(本年度全力写书中,更文质量稳但节奏不紊,若关注请考虑星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