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减持疑云”:承诺锁定3年,为何半年就下手?

体娱   财经   2021-05-24 15:38  

上市公司的减持故事,总有各种花样和套路,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多赚一点。所以我们会看到,有的是一边公司在回购,一边高管在减持,配合地天衣无缝。如今,长安汽车给我们展示了另一种玩法。


5月21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和第三大股东将合计减持1.6亿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问题是,就在去年10月,这两大股东参与公司定增,曾宣布锁定期为3年。那么,它们是不是违规减持呢?





突然减持

过去的一个月里,长安汽车的股价涨势喜人。4月15日的收盘价是14.37元,到5月21日收盘时,股价锁定在25.00元。也就是说,短短20多个交易日,公司股价涨幅高达74%。


正当散户们欢天喜地以为吃到肉的时候,5月21日晚上,长安汽车的一纸公告,把他们的热情浇透,心里拔凉拔凉的。因为公告上说,大股东和三股东都要减持。



其中,作为控股股东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长安”),计划减持不超过5439.59万股;作为三股东的东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资产”),计划在未来6个月里,以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09亿股。这两项减持合计减持量约为1.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


参与减持的这两大股东,是一致行动人。而且,南方资产还是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截至今年3月21日,大股东中国长安的持股比例为18.78%,三股东南方资产的持股比例为7.11%。此次减持完成后,这两大股东的排位没有变化。


受到这个“坏消息”的影响,5月24日上午,长安汽车开盘后很快大跌到7%。



并不违规

股东减持原本很正常,但很多投资者发现一个问题:就在半年前,它们才宣布锁定股份3年,也就是承诺3年内不减持。那么,这次减持是不是违规了?


原来在去年10月,长安汽车完成定增,公司的几个大股东也参与了定增计划,南方资产和中国长安的锁定期为36个月。受此消息影响,公司股价迎来一波上涨,涨幅几乎翻了一倍,并创下历史新高28.38元。


5月21日的公告中,长安汽车明确表示,本次减持计划未违反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因为本次减持的股份并非半年前锁定的股份,中国长安减持的是2016年参与定增的股份,南方资产减持的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无偿划转的无限售流通股。



这样解释下来,确实不违规。但我们会闻到一丝“割韭菜”的味道。因为这两大股东去年参与定增的价格是10.70元,如今上市公司股价大涨,如果以5月21日收盘价25元计算,两大股东半年就浮盈23亿。


当然,股民也是不甘于当“韭菜”的,5月24日开盘大跌就是证明。根据公告,这两大股东并不是马上完成减持,他们和其他投资者还会继续“斗智斗勇”。



减持套路

事实上,上市公司股东在减持的时候,为了攫取最大利益,总会玩弄各种套路。


一是炒热点减持。很多上市公司爱蹭热点,什么概念热就去购买一点相关资产,甚至无中生有宣布自己涉足该领域,引发不知真相的投资者买自家股票。公司大股东趁着股价推高的时机减持,成功割一波“韭菜”。



二是明增暗减。一方面,上市公司宣布回购自家的股份,让投资者看到公司的自信,从而购买其股票。实际上,当股价推高后,公告的一些股东却在减持,这有点“损公肥私”的意思,而且也掩盖不了“割韭菜”的嫌疑。


三是玩业绩变脸。上市公司先是宣布过去一年的业绩预增,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公司大股东顺利减持。等时机差不多了,公司突然宣布业绩不增反减,让跟风者被套牢。


四是出售可转债减持。出售可转债是不需要事先公告的,而且可转债不受涨跌幅限制,还是T+0交易,是许多大股东的心头爱。


上述方式只是常见的几种减持方式,还有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可交换债、持股换购ETF等多种方式“花式减持”,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受伤的总是小散们。





蓝兔财经
在纷繁复杂的商业世界,寻找价值和真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