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安井、蜜雪冰城、海天等品牌筹备港股上市,真的只为融资吗?

创业   2025-01-31 21:50   陕西  
最近大量国外网友涌入小红书,这些被称为“Tik Tok”难民的网民给中国用户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与此同时诸多国内食品饮料品牌也连夜加班制作双语海报,想在第一时间里抓住这波突如其来的海外流量,用最直接的产品图片和文字介绍品牌。

有网友表示,几乎一夜之间,中国品牌“被出海”。

事实上从2024年开始,品牌出海已然成为关键词,在各大场合被提及,而想蜜雪冰城、喜茶等饮品品牌的成功出海,也让中国食品饮料品牌蠢蠢欲动。

全食在线观察,从2024年初到2025年初,有不少食品饮料品牌谋求港股上市,比如华润饮料于2024年4月22日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并计划在中国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2024年12月5日,有媒体报道,东鹏饮料寻求2025年在香港上市,目前正积极与银行合作,以推进上市进程,预计筹资约78亿港元。
2024年12月15日,古茗再次在香港递表,高盛、瑞银联席保荐。
2024年12月27日,沪上阿姨再次递交招股说明书,继续推进赴港上市进程。2025年1月10日,沪上阿姨获得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 “全流通” 备案通知书。
2025年1月7日,蜜雪冰城取得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
2025年1月13日,海天味业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递交了发行 H 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

2025年1月20日,安井食品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高盛为其联席保荐人。
这些品牌里有一些已经成功在A股上市登陆资本市场,那么为什么他们还要继续登陆港股市场呢?

海天味业表示登录港股市场的目的主要有这几点,拓展国际市场、优化融资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安井食品则为了助力国际化战略、增加融资机会、吸引国际投资者是登录港股的目标;而在东鹏饮料身上,想通过港股寻求更合理的估值,尽管东鹏饮料在A 股市场表现良好,但港股市场的估值体系和投资者结构可能与 A 股有所不同,企业可能认为在港股上市能够获得更合理的估值,从而提升公司的市场价值;拓展国际业务和增加品牌影响力。

蜜雪冰城登陆港股的目的是满足投资机构推出要求,助力海外市场扩张,提升品牌价值。

可以看到每个品牌登陆港股市场的目的各不相同,但在他们的需求中都出现了同一个目标,那就是拓展海外市场。

事实上在国内消费回暖,但市场增长趋势放缓的今天,一些具备品牌力、产品力的品牌开始将目光瞄准海外市场,希望通过出海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尤其对于喜茶、安井等品牌已经开拓海外市场的这些品牌,想通过港股来拓展融资渠道。

因为港股市场可以作为企业另一个融资平台,即便你在A股上市,也能通过港股市场来增加资金来源,满足企业扩大规模,发展多元化业务,及时创新等,而这部分资金也能够更好的帮助品牌拓展国际市场。

同时港股是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港股上市有助于企业进一步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合作伙伴和消费者的关注,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而借助港股市场的国际化平台,企业可以更容易地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获取国际市场的信息和资源,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业务拓展、渠道建设、并购重组等提供支持,实现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布局。

所以品牌要想成功的进军海外市场,成功登陆港股是一个绝佳的跳板,不仅是企业自身实力的体现,也是对外展示品牌价值的机会。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走进全球市场,也让后来者认识到只要有品牌力和产品力的企业就能够成功出海,但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在全球品牌出海中,有着许多本身拥有知名度但出海失败的案例

比如家乐氏在印度市场初期的失败,就是忽视了印度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和文化差异,因为印度人早餐习惯吃热食,而家乐氏推广的冷牛奶搭配冷玉米片不符合当地习惯,且热牛奶会使玉米片口感变差。此外,定价过高,产品定位高端,价格远高于印度本地竞争对手。

再看全球碳酸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在印度市场也曾经陷入困境,因为印度政府对外资企业的政策限制以及当地对水资源使用等问题的争议,导致可口可乐在印度的业务拓展受到阻碍,工厂运营和市场推广都面临诸多困难。此外,印度本土饮料品牌的崛起也对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构成了威胁。

达能因为对日本消费者独特的口味偏好和饮食习惯了解不足,其产品未能充分满足日本消费者对于食品的细腻口感、精致包装和健康诉求等方面的要求。同时,日本国内食品饮料市场竞争激烈,本土品牌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达能在品牌竞争中处于劣势。

星巴克在以色列的失败,是因为以色列有着浓厚的咖啡文化,当地消费者对咖啡的品质和口味要求极高,且已经有许多优秀的本土咖啡品牌和成熟的咖啡店铺。星巴克进入以色列后,其咖啡产品和经营模式未能充分展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难以吸引以色列消费者放弃本土品牌而选择星巴克。

你看并不是品牌实力强就能够成功出海。

那么要想品牌成功出海,我们需要做好哪些方面呢?

首先企业的产品一定是满足大众需求的,如饮料、冻品、休闲食品,因为受众群体越广,被接受的可能性就越高。

其次要有独特的创新性,比如国民佐餐调味品老干妈,之所以能够横扫海外市场,一是因为大量海外华人定期的复购,二是老干妈独特的香辣味口感征服了消费者。

再者就是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和消费者口味,并且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研发新的产品,如果品牌不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特点,产品可能会在口味、包装、营销等方面出现“水土不服” 的情况。如中国的白酒在海外市场,由于饮酒文化的差异,其接受度相对较低。

同时还要尊重当地的消费者习惯,拿零食品类来说,在中国散装零食很受欢迎,因为我们平日购物渠道非常多,甚至不用出门就能够送货上门,但在一些国家人们习惯在超市购买大包装的食品饮料,而在另一些国家,小型便利店或自动售货机销售更为普遍。如果品牌不能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进行渠道布局和产品规格设计,可能会影响销售。

当然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品牌认知度,虽然有的品牌在中国已经非常知名,但进入陌生的海外市场,往往缺乏知名度和美誉度,消费者对其信任度较低。如果没有有效的品牌推广和宣传策略,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当地消费者的认可和接受。

然而还有一个因素也可能导致品牌出海失败,那就是盲目自信,一旦盲目自信就会定位失误,品牌定位不清晰或与当地市场的竞争环境、消费者需求不契合,可能导致品牌在市场中缺乏独特的价值主张和竞争优势。例如,将高端品牌定位在对价格敏感的市场,或者将年轻时尚的品牌定位在传统保守的消费群体中,都可能导致市场反应不佳。

同样渠道供应链的畅通也是决定品牌出海能否成功的关键,比如未能建立起适合当地市场的多元化营销渠道,过于依赖单一渠道或传统渠道,可能会限制品牌的市场覆盖面和销售机会。如一些品牌在海外市场只注重线下实体店销售,而忽视了线上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新兴渠道的潜力,同样一些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出海的品牌,在获得一定体量的市场销量后,也必须落地当地线下渠道。

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为什么很多中国食品品牌都开始谋求港股上市,甚至不乏一些已经成功登陆A股市场的品牌。

这是因为港股面对的是更开放的全球资本,能够帮助品牌更好的融资,寻找合伙人,提升品牌影响力,甚至拓展国际市场业务。

虽然登陆港股市场能够更好的打开国际市场,但不意味着一定能够出海成功,品牌出海面临诸多因素,除了宏观的全球经济波动和国际政策以及汇率因素之外。

产品的创新力,海外消费者的习惯掌握,渠道的建设,品牌的海外营销,品牌的国际定位都在决定着品牌出海能否成功。

推荐阅读
中粮可口可乐大股东中国食品,任命新董事总经理,员工待遇会提高吗?
年销56亿的崂山白花蛇草水有了新动向,今天青岛饮料集团在2025年营销大会上这样说
霸王茶姬,回应“冰勃朗风波”!

2025经销商纠结选无糖茶还是中式养生水,而行业旧宠NFC果汁竟要卷土重来!

乳业巨头伊利,为何盯上中式养生水?|全食在线
瑞幸联名乡村爱情!海河天津炸糕味牛奶?蒙牛、李子园、让茶、汇源等上新
可口可乐任命全球执行副总裁,是位老员工
糖果巨头玛氏箭牌,“翻新”白箭口香糖背后的小心思,你知道吗?
任职3个月,好时糖果总裁重返百事可乐,会影响中国巧克力市场吗?
亿滋想用500亿美元收购好时,对中国巧克力市场有影响吗?
金宝汤将换帅,中国市场能做起来吗?
关闭上海工厂,养乐多不硬了?
欢迎扫码关注全食在线视频号
行业动态随时知晓!
商务合作:麦兜(微信同号:15833978876)
新闻爆料:青林(微信同号:13649295020)

全食在线
《全食在线》,由龙品锡传媒主办,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中国食品饮料行业新媒体。线下活动“全食展”,为国际展览业协会Ufi成员。2025春秋两季全球高端食品展览会,将分别于2月23-25日深圳宝安国展和8月27-29日上海虹桥国展举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