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有纵目科技员工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他们公司行政在钉钉群内发消息称,2月8日18﹕00后开始断电并封楼,员工可在以上时间内把个人物品取走或者办理离职证明。
2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纵目科技位于浦东新区的科贤园办公大楼。园区物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是纵目科技的员工,现在肯定进不去大楼。对于封楼消息,该工作人员予以否认。“现在只能凭他们工作证,进去拿他们私有东西,办理离职也是可以的。”该工作人员说道。
据悉,如果员工要进入大楼内部,需要从东侧门才能进入。记者现场看到,东侧门内有数位保安把守,进入大楼也要在保安那里进行登记,不时有员工拿着私人物品从大楼里出来。
从纵目科技办公楼拿东西出来的员工
大楼其他方位也有保安,一位保安告诉记者,他是从别处抽掉过来的。东侧门外,不时也有员工聚在一起讨论公司的现状。现场的一位纵目科技员工告诉记者,他今天已经提了离职。
1月26日,纵目科技曾召开全员会,该公司CEO唐锐表示,公司一直在与某家宁波上市公司对接业务并购事宜,但收购方还需要春节后1—2个月时间才能完成项目尽调与资产评估。唐锐也表示,公司有意出售智驾泊车业务,但保留移动充电机器人业务。
对于上述唐锐的发言,已经在纵目科技自动驾驶研发端工作1年、现在在办离职手续的一位员工表示,“CEO一直画饼骗人。1月16日,他还说让大家安心过年,年前会把钱发给大家的。”但现在“公司高管都离职了,CEO现在也跑去国外了。”
值得注意的是,唐锐96年毕业于清华,99年拿到清华电子工程硕士,目前48岁,美国国籍。
“每次公司开会都说有新的意向合作公司或者政府啥的,但每次都没有后续了。”该员工向记者解释道,“移动充电机器人业务一直说后面有几千台的大单,但其实落地的很少。”
对于公司所处现状该员工表达了他的看法:“公司把重心放到机器人上,那乘用车的高阶泊车技术就停止,业务也开始收缩。而机器人业务采用的乘用车的技术路线,现阶段很难真正做到量产落地,这就导致公司在这一块的资源越投越多。”
纵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是国内ADAS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覆盖全面自动驾驶功能的解决方案,其总部位于上海,在上海、北京、厦门、深圳、重庆以及美国密歇根Novi市、德国斯图加特设有研发中心,生产制造中心位于厦门、湖州、东阳(在建)。
在资本市场,纵目科技一直是个“香饽饽”。招股书显示,纵目科技已经有过9轮融资。第一轮发生在2015年10月,最后一轮则发生在23年10月,9轮融资共计22.27亿,2022年3月,纵目科技融得 8.67亿元,估值超90亿元。
纵目科技曾多次冲刺IPO。2017年、2022年,纵目科技就曾挂牌过新三板、冲刺过科创板。2024年3月28日,纵目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而后由于招股书满6个月后未能通过审核,纵目科技港股上市申请于2024年9月28日失效。
截至招股书最后发行日,唐锐及其一致行动人(唐锐母亲李晓灵)合计控制纵目科技33.30%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其中,唐锐持股大约25%,李晓灵持股7.91%。
此外,上市前投资者来看,东阳市国资旗下的东阳冠定持股6.48%,普通合伙人为财通证券旗下财通资本;联想系合计持股近10%,旗下资本联想控股持股1.2%,君合资本持股8.74%;协同创新持股7.96%,
君联资本通过君联成业与秀悦投资分别持股7.55%、1.19%,联想控股通过联瑞前沿持股1.20%,协同创新通过协同禾盛、协同创新分别持股4.27%、3.69%,高通持股2.6%,小米产业基金持股4.73%。
这就意味着投资人22亿可能打水漂,其中,小米在2021年受让了1.51亿,同时投资了0.6亿,合计投资大约2.1亿。
文章参考:
https://mp.weixin.qq.com/s/RP_wJxsFKWOpPGZN4PjG2g
https://mp.weixin.qq.com/s/8sh3v7oewioc-ab065oT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