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与本田 600 亿美元巨额交易破产内幕

文摘   2025-02-13 06:51   湖南  

日产总部大楼 2024 年 

去年年底,日产深陷困境之时,竞争对手本田抛出了一条救命稻草:一项价值 600 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这将助力两家日本汽车制造商与正在颠覆汽车行业的中国品牌展开竞争。

多年来,销售疲软和管理动荡已使日产实力大减,尤其是在其低估了美国这一最大市场对混合动力汽车的需求之后。

然而,据六位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日产的自负、对自身困境缺乏足够警醒,以及本田突然决定修改合作条款并提议让日产成为其旗下子公司,这场合并谈判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便宣告破裂。

其中三位知情人士称,直至 2020 年,日产一直是仅次于丰田的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尽管处境相对弱势,但在谈判中仍坚持要求获得近乎平等的待遇。

三位消息人士还表示,本田向日产施压,要求其进一步削减员工数量和工厂产能,但日产不愿考虑关闭在政治上敏感的工厂。他们称,尽管困难与日俱增,但日产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是,日产认为自己能够自行恢复元气。

三位知情人士表示,日产的这种强硬态度,加上本田管理层眼中日产决策迟缓,最终导致了这项本可缔造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之一的交易流产。 

01

日产抵制大规模裁员举措

关于这场巨额合并流产的相关情况,本文包含此前未报道的信息,包括日产希望保留的工厂细节、日产对本田进一步削减要求的抵制,以及日产内部对本田部分要求的反应。本文基于对十几位人士的采访,由于话题敏感,所有受访者均要求匿名。

这一报道为深入了解日产在面临日益严重危机时的内部想法提供了新视角。这家著名的汽车制造商如今还面临着美国对墨西哥产汽车加征关税的额外威胁,墨西哥产汽车占其美国销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日产和本田均定于 2 月 12 日公布财报。

研究公司 Pelham Smithers Associates 的分析师朱莉・布特(Julie Boote)在谈及日产的动荡局势时表示:“我认为这是一个管理问题。他们完全高估了自己的地位、品牌价值以及扭转业务的能力。

日产和本田均拒绝对路透社消息源所描述的谈判具体内容发表评论。

上周,在本田提出让日产成为其子公司的提议后,日产首席执行官内田诚(Makoto Uchida)拜访了本田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表示希望终止谈判。

两家汽车制造商均表示将在本月提供最新进展。

02

日产将利润预期下调 70%

去年 11 月,日产因中美市场销售恶化,将利润预期下调 70%,震惊了投资者。日产宣布了一项转型计划,包括裁员 9000 人并削减五分之一的全球产能,一些分析师认为这一举措力度太小且为时已晚。

内田诚承诺放弃一半薪酬,并表示将专注于让公司业务更精简、更具韧性。

去年 12 月,日产和本田宣布合并计划,这是自 2024 年 3 月以来双方谈判的成果,当时他们表示将寻求技术合作。

但两位知情人士称,合并谈判很快在计算合并后公司的持股比例问题上陷入僵局。

03

本田认为日产转型计划缺乏细节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称,私下里,内田诚对交易前景心存疑虑。四位知情人士表示,本田管理层抱怨日产决策过于迟缓。原定于 1 月底公布的谈判最新进展,后推迟至 2 月中旬。

两位消息人士称,本田管理层认为日产的转型战略缺乏细节,并对日产在工厂产能削减方面力度不足感到失望。

无法确定本田是否要求了具体的裁员人数或指定了需要削减产能的特定工厂。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日产不想关闭工厂,因为这将导致工厂账面价值减记,进而影响其收益。

作为日产转型计划的一部分,已承诺的裁员人数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 7%。其中一位知情人士指出,本田在过去两年里仅在中国裁减的人数就比这多。

一位熟悉日产想法的人士表示,本田似乎不愿在其计划上做出让步,这意味着本田并未将日产视为平等的合作伙伴。

1 月下旬,日产高管坂本秀之(Hideyuki Sakamoto)前往日本西南部的九州岛,宣布计划建设一座电动汽车工厂,该工厂将创造 500 个就业岗位。

坂本秀之在当地政客的陪同下表示,日产也不会削减其现有九州工厂的产能。他说,九州在 “地缘政治上是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基地”,对未来的电动汽车计划至关重要。

04

本田要求日产成为其子公司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坂本秀之访问九州的次日,本田的三部敏宏向内田诚表示,日产需要成为本田的子公司,而这一规定并不在两家公司去年年底签署的最初合并谅解备忘录中。

路透社无法确定三部敏宏的这一举动是否是由日产在九州的声明所引发。然而,此次九州之行凸显了两家公司在未来发展最佳路径上的紧张关系。

九州工厂并非日产认为不可触碰的唯一工厂。一位消息人士称,田纳西州的士麦那工厂、墨西哥的阿瓜斯卡连特斯工厂以及英国的桑德兰工厂,都被视为对公司电动汽车战略至关重要,日产不想关闭这些工厂或削减生产线。

两位知情人士表示,本田突然改变交易结构,反映出其对与日产谈判进度的日益不耐烦。

两位知情人士称,本田的这一举动让日产猝不及防,因为这与之前商定的备忘录相悖。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在日产内部,这一提议被视为 “离谱”,是对历史更为悠久的日产尊严的冒犯。

日产的最大股东雷诺表示,虽然未参与谈判,但最新消息表明,此次交易将导致 “本田在未向日产股东支付控制权溢价的情况下收购日产”。雷诺称,这样的结果 “不可接受”,并补充说将 “坚决捍卫” 自身利益。

05

日产对与富士康合作持开放态度

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任何因素能让两家汽车制造商重回谈判桌。三位知情人士表示,他们似乎可能会回归最初的技术合作协议。

根据去年 12 月的谅解备忘录,如果两家公司同意终止谈判,双方均无需支付 1000 亿日元(6.5 亿美元)的分手费。

路透社报道,日产对与新伙伴合作持开放态度,其中包括为苹果生产 iPhone 的中国台湾代工制造商富士康。富士康未回应置评请求。

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 2 月 12 日表示,富士康的目标是与日产合作,而非收购日产。

这家中国台湾公司的电动汽车业务由前日产高管关润(Jun Seki)领导,曾有一段时间,内部人士认为关润有望成为日产首席执行官。

日本股票咨询公司 Asymmetric Advisors 的策略师阿米尔・安瓦尔扎德(Amir Anvarzadeh)表示,富士康可能会是一个比本田更大方的追求者,因为它需要在汽车行业拥有一个品牌,而日产可能颇具吸引力。

谈到日产时,他说:“无论你对他们的汽车、资产负债表等有何看法,至少这个品牌仍然相当知名。”

到目前为止,日本政府尚未表明对本田与日产谈判破裂的看法,也未表明是否会接受富士康收购日产,富士康同时也是消费电子公司夏普的最大股东。

布特表示,对日产而言,现在的问题是管理层将采取何种行动。

“他们对汽车行业的现状以及日产真正需要采取的行动,没有一个现实的认识。”

欢迎加入我们,连接10万+汽车产业链人员、1000+汽车行业投资机构人员、10000+汽车产业链企业、1000+汽车行业专家、100+地方政府、100+汽车猎头、1000+科创企业!!!!

加群请扫管理员微信请注明您企业名称
图片

汽车产业前线观察
二十年汽车产业研究,近十年产业投资!传递前沿资迅及前沿认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