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未来】科技小苗在校园萌发

文摘   2024-12-03 19:48   江西  


       科技小苗          在校园萌发


科学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南师附小高新校区一直以来以兴趣培养和实践探究为导向,强化以探究为重点的科学教学,鼓励在校科学教师、学生积极参与科技类专题活动,通过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成功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探索欲望,为培养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01

科学教育,奠定理论基础

高新校区本着科学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融入更多实践性和探索性的元素。学校设立了“科学探索实验室”,配备了专业的科学实验器材和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动手实践、观察思考的平台。

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类科学实验,从简单的物理现象探索到复杂的生物结构分析,每一次实验都是一次科学探索的旅程。



02

放飞思想,创造无限可能

在系统的科学教育下,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去发挥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进行天马行空的幻想与假设,超越现实,去探索未知的可能。高新校区的学生们在父母与老师的帮助下大胆创新,参与南昌市科学讲解比赛以及“节水”的宣传视频、征文活动,并在其中大放异彩。

席萱儿和吴潇然搭档拍摄的小短片荣获南昌市“节水在身边”全民挑战赛二等奖,并在颁奖仪式上得到市领导的高度赞扬,为宣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李蓁玥同学在水科技发明比赛中,她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宣传创意视频荣获南昌市三等奖。



征文方面,附小娃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在南昌市第二届科学嘉年华·青少年科技征文比赛中,裴灵毓同学获一等奖。



在裴灵毓同学的《星星之“水”,可以解忧》里,通过和“外星人”的对话,展示出裴同学对地球与火星之间的水源的大胆畅想,并结合火星与地球的实际情况,利用科技手段,在地球和外太空设计搭建一座管道,采用“取水”“输水”“储水”“配水”这四个环节,层层递进。



席萱儿、吴雅馨在2024年“国宝李渡·洪科杯”南昌市科普讲解大赛中被授予“南昌市优秀少年科普宣传员”称号。席萱儿的《风的秘密》,引用唐代诗人李峤的诗句“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向大家讲诉了风的科学现象。



吴雅馨的《嫦娥奔月》用简单又富有童趣的语言,详细介绍了我国的探月工程发展历程,感叹我国科技发展的艰难与不易。



03

科创制作,实践出真知

高新校区积极推选学生参与各项科技节活动,通过活动鼓励学生围绕实际问题或科学主题,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学生们纷纷化身为小科学家,亲手操作着自己设计的科学项目,带着自己的设计参赛,并获得了好成绩。

其中,在南昌市科创设计与劳动技能制作比赛中,孙以衡、方冰权、高博涵同学获南昌市一等奖。



他们参与的是制作无碳小车项目,赛前经历了一个月左右的训练,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修改、精进,制作了近十几个版本,从最初始的复杂结构再考虑到时间、外形等问题,在不断简化中形成了最终版本。



在训练期间,队员之间也在不断磨合,分工明确,互相配合。

最终的比赛中,他们用时70分钟,比预计时间提前了半小时完成,并且在小车测试阶段成功通过两个减速带并跑出300cm的好成绩,夺得第一名。



在南昌市水科技发明比赛中,籁贞好、张钧文同学荣获二等奖,张振轩、李蓁玥荣获三等奖的好成绩。



在老师的指导下,籁贞好同学的自制饮水机、张钧文的自制喷泉,还有张振轩的生活污水净化以及自动浇灌系统,都做了更为完善地修改,他们脑洞大开,每一个设计都充满了科学的趣味,尽量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还原出来。



科技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现才华的舞台,更在校园内播撒了科学的种子,激励着每一位附小娃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科技梦想。参与科技节、征文活动不仅是一次科学知识的碰撞与交流,更是对未来科技创新教育的一次有力推动。

我们深信,今天的小小科学探索者,将是明天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科技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课本和理论,更要动手实践,激发每一个孩子的无限可能。




统筹:集团教学科研部

撰稿:吴笑倩

编辑:张琦琦

复审:蓝晓霞

终审:罗英

来源:高新校区

宣发:集团新闻中心



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点击图片,解锁附小媒体矩阵,期待您的关注

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发布本校最新动态,提供家校互动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