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七年(1928),南海县的地方行政架构变革,区堡制改区乡制。堡是自宋朝以来历明清到民国一直存在的地方自治架构,在这次改革中终告消失,其中兴贤堡和丰宁堡(东部的大部分)、下丰华堡(东部的小部分)、以及绿潭堡的数村结合为芝安乡。芝安乡的现今的范围包括的村庄有庄步、华木、务庄、大丰田、小丰田、上柏、下柏、南星、塱沙、罗村、芦塘、彭边、吴村、周村、白沙桥、冼边、大平塘、招边、庄边、太平、塘头、油榨、白边、旺田、嫩茶、小坑尾、白坭坑、邱洞、岭背、旧誉洞、新誉洞、尚贤、穆院、刘洞等,均属狮山镇。
究竟芝安乡的地名来由是什么呢?原来芝安这两字是取王芝围和良安围的各一字组合而成的。
王芝围始建于明代,在兴贤堡东部与西隆堡交界之处,即在今罗村寨边村, 王芝围保护的主要是丰宁堡村庄。据道光《南海县志》载,“王芝围共基长二百七十九丈六尺五寸,脚宽二丈五尺,面宽五尺,高一丈二尺,坐落(黄鼎)司前。丰宁堡内小河内正迎水头,再次险,基三十丈。围内载税四十三顷零。村庄一十六:塘头、洲村、冼边、大平、芦塘、平床、平塘、背坑、黄田、庄边、白沙桥、墟边、邓边、上㘵、彭边、下㘵。通潦窦穴二:丰宁窦、兴贤窦”。
良安围始建于明代,在兴贤堡的南部,在佛山涌的北岸。《南海县志》载,“良安围,共基长二千七百零四丈,面阔八尺,高七尺八寸。自罗村起,至庄步止,坐落兴贤堡。内土名急水角、沙口二处石基,俱次险。又土名雾冈、涌口上下石基,顶冲首险。围内载税七十顷零。村庄十三:庄步、雾冈、圳口、松柏、岑边、上丰田、下丰田、沙径、佈村、罗村、寨边、上沙村、下沙村。通潦窦穴五:单窦、涌边窦、涌口窦、庄步窦、雾冈窦”。
《黄鼎司属基围图》局部图,王芝围与良安围。(道光《南海县志》图)
可见芝安乡主要是由受王芝围保护的地区和受良安围保护的地区结合而成,芝安乡属于南海第五区。到民国三十五年(1946)改属南海第四区,三十六年(1947)时芝安乡的乡长是叶荔村。
民国三十六年(1947)的南海县芝安乡公民证。(网络图片)
1946年《南海县第四区行政区域图》芝安乡局部。(《南海市罗村镇志》图)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的芝安乡范围略有扩大,到1953年芝安乡就拆分为雾庄乡、罗寨乡、松柏乡、沙塘乡、招大乡、穆院乡、芦塘乡。至此芝安乡从出现到消失只不过是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
1950年《南海县全图》芝安乡局部。
1950年南海进行的防洪培修工程,将王芝围和良安围结合而成了芝安围,芝安围总长9.2公里,共有5座水闸。在1953年芝安乡被分拆后,芝安的地名仍有芝安围继续延续。但近数十年来,庄边到寨边的芝安围被纳入到佛山大堤的支堤,平时使用上已经统称为佛山大堤,因此旧名芝安围已很少有人提及,芝安的地名几乎是处于消亡的状态,已不为人所知了。
《南海县1985年堤围及涵闸工程设施图》芝安围局部。(《南海县水利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