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起源于西周,是对帝皇、诸侯、文臣、武将死后的盖棺定论。
官员死后能获皇帝赐到谥号是其最无尚的荣耀,也是对其一生为官作出重要贡献的肯定。
本文辑录了获赐谥号的明朝及南明的粤籍官员二十四人,除因理学成就从而从祀孔庙和追谥的陈献章以及南明永历所赐谥号的“岭南三忠”的张家玉、陈邦彦官位较低外,其他都为尚书、侍郎、布政使等高官,官是侍郎和布政使的只是个别,其他大部分官至尚书。其中袁崇焕是在南明永历时被追谥,郭之奇则是在清朝时追谥,黄士俊是在清朝时死后被赐谥,盛端明的谥号后来被新君主所剥夺,另外陈子壮殉国后被永历帝赐谥后,到清朝乾隆时又再被特谥。
官员获赐的谥号后人也会对其尊称使用,如梁储的尊称是“梁文康公”、方献夫是“方文襄公”、翁万达是“翁襄敏公”等,家族后人为其建祠时祠名也有选择用谥号的,如何熊祥的“文懿家庙”、李孙宸的“李文介公祠”、霍韬的“霍文敏公家庙”等,述著名称有杨起元的《杨文懿集》、《海忠介公年谱》等,墓碑的见有陈子壮的"明礼部右侍郎陈忠节公之墓"等。
因笔者水平有限,除以下辑录有谥号的人物之外,或许还有遗漏之人。
何真(1321-1388),广东东莞人,洪武浙江布政使、湖广布政使,谥号“忠靖”。
丘濬(1421-1495),广东琼山人(今属海南),弘治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谥号“文庄”。
陈献章(1428-1500),广东新会人,成化翰林院检讨,万历追谥“文恭”。
梁储(1451-1527),广东顺德人(今属佛山市南海区),正德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谥号“文康”。
霍韬(1487-1540),广东南海人(今属佛山市禅城区),嘉靖礼部尚书,谥号“文敏”。
方献夫(1485-1544),广东南海人,嘉靖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内阁首辅,谥号“文襄”。
翁万达(1498-1552),广东揭阳人(今属潮州市金平区),嘉靖宣大总督、兵部尚书,谥号“襄敏”。
盛端明(1476-1556),广东海阳人(今属大埔县)。嘉靖年间,因以方术显贵,为世宗炼长生药,官工部、礼部尚书,死后谥号“荣简”。到穆宗继位后,盛端明被剥夺了官职和谥号,其传记也在《明史》中被归列到《佞幸传》。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嘉靖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谥号“文简”。
谭大初(1504-1578),广东始兴人,隆庆南京户部尚书,谥号“庄懿”。
海瑞(1514-1587),广东琼山人(今属海南),万历南京右都御史,谥号“忠介”。
何维柏(1510-1587),广东南海人,隆庆南京礼部尚书,谥号“端恪”。
杨起元(1547-1599),广东归善人(今属惠州市惠城区),万历南京礼部右侍郎、南京吏部右侍郎摄吏部、礼部尚书事,谥号“文懿”。
韩日缵(1578-1636),广东博罗人,崇祯吏部尚书,谥号“文恪”。
李待问(1582-1642),广东南海人(今属佛山市禅城区),崇祯南京户部尚书,谥号“忠定”。
何熊祥(1567-1642),广东新会人,天启南京工部尚书、吏部尚书,谥号“文懿”。
袁崇焕(1584-1630),广东东莞人,崇祯兵部尚书,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遭凌迟处死,南明永历追谥“襄愍”。
林熙春(1552-1631),广东海阳人(今属潮州市潮安区),万历户部侍郎,谥号“文宣”。
李孙宸(1576-1634),广东香山人(今中山市),崇祯南京礼部尚书,谥号“文介”。
南明政权时,一众粤籍官员在两广之间抵抗清军而殉难,死后获永历帝赐有谥号的有“岭南三忠”之称的陈子壮、张家玉、陈邦彦。
陈子壮(1596-1647),广东南海人(今属广州市白云区),崇祯礼部侍郎,南明永历兵、礼二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谥号“忠节”。到清朝乾隆时,再被特谥“忠简”。
宋名贤陈大夫祠高挂的乾隆特谥“忠简”牌匾。
张家玉(1616-1647),广东东莞人,南明永历右佥都御史,谥号“文烈”。
陈邦彦(1603-1647),广东顺德人,南明隆武兵部职方事,谥号“忠愍”。
黄士俊(1570-1661),广东顺德人,崇祯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内阁宰辅,南明永历礼、兵二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清朝顺治赐谥“文裕”。
南明时殉国的还有郭之奇,郭之奇(1607-1662),广东揭阳人,南明永历礼、兵二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清朝嘉庆时,被赐谥“忠节”。
郭之奇太史第高挂嘉庆二年所立的钦谥“忠节”牌匾。(耕道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