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朝万历年间开始,在县(邑)学和府(郡)学中增建了名宦祠和乡贤祠。其中县学乡贤祠崇祀邑内的乡贤,府学乡贤祠也会把府内各邑乡贤祠内的乡贤请进府学并祀,行春秋二祭之礼。
何谓乡贤,嘉靖年间时官方给出的定义是:“生于其地,而有德业、学行著于世者,谓之乡贤”。入祀乡贤祠者,必是已故的当地乡绅名贤,生前品行端方、学问纯粹,并有一定的声望。如果仅只是乐善好施,并无学术文章足以成为士林者不可轻率签请。可见成为乡贤的标准甚是严格。
清朝时入祀乡贤祠过程是由多名乡绅收集其生平事迹公举申报,各级地方官员要核实其事迹无误后签加意见再转呈上一级,最后到了督抚学政这一级,须在每年八月前具体提加意见并将事实册结合一起提呈礼部,经礼部核实是否名实相符,确认后才奏请皇上,经圣旨批准后才能入祀于县学乡贤祠。入祀县学乡贤祠后,又要经省内大吏批准之后,再可以并祀于府学乡贤祠。
死后能入祀乡贤祠者,是府县对其生平功迹的最大肯定,可以拥着无上的名望传耀后世,配享春秋祭礼,也是其后世子孙鼎建乡贤祠或乡贤坊传世炫耀的根基。虽然入祀乡贤祠者出身多为官宦,但亦有不少处士。
平步村乡贤祠,为乡贤孙蕡而建。
广州府包括南海、番禺、顺德、香山、东莞、新会、清远、三水、花县、从化、龙门、增城、新宁、新安这十四县,能入祀府学的乡贤祠者大都是从这十四县的乡贤中请入,但也有一部分乡贤只祀于县学,并没有祀于府学,亦有少部分乡贤只祀于府学,不在县学中崇祀。能够入祀府学者,就可以称之为“广州(府)乡贤”。
根据光绪《广州府志》记载,府学乡贤祠在崇圣殿西,崇祀者有:高固(南海)、董正(番禺)、罗威(番禺)、王范(南海)、冼劲(南海)、冯融(新会)、刘瞻、郑愚(番禺、香山)、何鼎(番禺)、简文会(南海)、钟允章(番禺)、邵曄、古成之(增城)、冯元(南海)、梁观国(南海)、马持国(新会)、简克己(南海)、曾槐(番禺)、崔与之(增城、南海)、蒙甄(番禺)、梁百揆(番禺、顺德)、李昂英(番禺)、郭阊(番禺)、李用(东莞)、陈大震(番禺)、王道夫(番禺)、张震孙(南海、顺德)、陈息卿(番禺)、李肖龙(增城)、马南宾(香山)、熊飞(东莞)、伍隆起(新会、新宁)、何真(东莞)、关敏(南海、顺德)、张度(增城)、孙蕡(南海、顺德)、王佐(南海)、黄哲(番禺)、李德(番禺)、赵介(番禺)、黎贞(新会)、廖谨(南海、顺德)、陈琏(东莞)、周新(南海)、罗亨信(东莞)、翟溥福(东莞)、陈谔(番禺)、彭谊(东莞)、卢祥(东莞)、陈琮(新会)、鲁真(新会)、陈政(番禺)、李嗣(南海)、康麟(顺德)、鲁能(新会)、吴让(南海)、黄瑜(香山)、何淡(顺德)、张璝(番禺)、陈骐(南海)、祁顺(东莞)、余谅(新会)、黄皞(南海、花县)、林光(东莞)、张泰(顺德)、李聪(顺德)、邵智(南海)、黄錀(香山)、梁储(顺德)、张诩(番禺)、涂瑞(番禺)、苏葵(顺德)、梁奎(顺德)、方用中(南海)、王缜(东莞)、黄衷(南海)、冼光(顺德)、汤文经(增城)、伦文叙(南海)、陈则(南海)、卢纶(增城)、张撝(新会)、陈献章(新会)、湛若水(增城)、陈锡(南海)、方献夫(南海)、黄著(顺德)、黄重(南海)、何鳌(顺德)、梁亿(顺德)、张澯(顺德)、钟善经(顺德)、霍韬(南海)、梁焯(南海)、伦以训(南海)、张拱宸(顺德)、刘士奇(顺德)、王渐逵(番禺)、黄畿(香山)、黎贯(从化)、黄佐(香山)、余经(顺德)、黎瞻(番禺)、李义壮(番禺、三水)、梁廷振(南海)、陈建(东莞)、赵勳(番禺)、郭大治(番禺)、庞嵩(南海)、林烈(东莞)、黎民表(从化)、陶凤仪(南海、番禺)、何维柏(南海、三水)、陈绍儒(南海)、卢梦阳(南海)、马钟英(顺德)、林咸(番禺)、李尧卿(番禺)、欧大任(顺德)、梁有誉(顺德)、梁绍震(顺德)、胡庭兰(增城)、梁士楚(番禺)、何道澜(顺德)、庞尚鹏(南海)、古文炳(番禺)、杨茂先(南海)、陈万言(南海)、蒙宗远(番禺)、黎民衷(从化)、黄应龙(顺德)、霍与瑕(南海)、郭棐(南海)、蒙诏(番禺)、王原相(番禺)、陈吾德(新会)、庞尚鸿(南海)、梁绍震(顺德)、陈堂(南海)、林培(东莞)、朱让(南海)、王学增(南海)、曾象乾、何上新(新会)、潘梧(番禺)、卢龙云(南海)、陈策(东莞)、刘景辰(南海)、曾一传(番禺)、吴继禧(顺德)、何熊祥(新会)、罗应许(顺德)、梁有年(顺德)、曾陈易(番禺)、冯奕垣(南海)、潘濬(南海)、伦大礼(新会)、欧阳晖(从化)、郭尚宾(南海)、关骥(南海)、黄儒炳(顺德)、李待问(南海)、何天球(增城)、伦肇修(新会)、区龙祯(顺德)、梁鋐(南海)、李孙宸(香山)、唐梦鲲(番禺)、林枝乔(新会)、陈熙昌(南海)、萧嗣立(番禺)、赵恂如(顺德)、关季益(南海)、黎宏业(顺德)、萧奕辅(东莞)、李廷龙(顺德)、梁元柱(顺德)、胡平运(顺德)、黎崇宣(番禺)、刘士斗(南海)、钟鼎臣(新会)、邝曰广(番禺)、李孝问(南海)、袁崇焕(东莞)、胡日乾(顺德)、陈邦彦(顺德)、彭燿(顺德)、梁若衡(顺德)、马观鹏(顺德)、马应芳(顺德)、韩上桂(番禺)、霍子衡(南海)、霍应兰(南海)、霍应荃(南海)、霍应芑(南海)、李作楫(东莞)、陈遇夫(新宁)、劳翀(南海)、胡方(新会)、冯成修(南海)、劳潼(南海)、温汝适(顺德)。
光绪《广州府志》记载的广州乡贤并不全面,根据潘楳元辑、谭莹续辑的《广州乡贤传》记载补充的有:唐颂(番禺)、黄舒(番禺、东莞)、孔戣、黄勳(南海)、温若春(番禺、顺德)、杨英(新会)、李孔修(顺德)、梁景行(顺德)、钟云瑞(东莞)、黄镐(顺德)、黎密(番禺)、谭炜(从化)、曾应珪(南海)、曾仕鉴(南海)、莫与齐、袁有信(东莞)、胡与京(顺德)、莫象年(新会)、林谦(香山)、尹谨(东莞)、张买、杨孚(南海)、区册(南海)、罗忠(顺德)、黎遂球(番禺)。又据道光《南海县志》记熊季芳、陈良珍同祀县学、府学,雍正《从化县志》记张朝玉同祀县学、府学。
以上广州乡贤中,清朝对比起明朝人数特别少,《广州乡贤传》只记有李作楫、陈遇夫、劳翀、胡方、冯成修、劳潼、温汝适、莫象年、林谦、尹谨这十人。这是因为清朝时提高了入祀乡贤的门槛来抑制乡贤冒滥,在光绪五年,更是明令各级官员严禁为已故年限不足三十年者申奏乡贤。
光绪到宣统年间获入祀府学的乡贤难以找到资料,笔者只能确定到还有番禺林伯桐和南海何文绮入祀到府学,他们都是经特例破格同时入祀于县学和府学。
烟桥村何文绮“郡邑乡贤”牌坊的残件。
在这些广州乡贤中,有部分原籍并不是在广州府,但也崇祀于府学,如刘瞻、孔戣、邵曄等。也有一部分乡贤是同时崇祀于两邑的学宫,有张镇孙、崔与之、陶凤仪等。乡贤同祀两邑其中一个原因是涉及县域的变更,如顺德建县前的南海乡贤关敏、孙蕡、廖谨等都是后来归属顺德,顺德建县后也同样把他们都崇祀于本邑学宫。
南海县乡贤,道光《南海县志》记县学乡贤祠崇祀七十一人,后加上何文绮共七十二人,据本文名单崇祀于府学的为六十七人。
番禺县乡贤,同治《番禺县志》记县学乡贤祠崇祀三十九人,后加上林伯桐共四十人,据本文名单崇祀于府学的为四十四人。
顺德县乡贤,民国《顺德县志》记县学乡贤祠崇祀六十人,据本文名单崇祀于府学的为四十七人。
东莞县乡贤,嘉庆《东莞县志》记县学乡贤祠崇祀四十九人,据本文名单崇祀于府学的为十九人。
香山县乡贤,康熙《香山县志》记县学乡贤祠崇祀十四人,据本文名单崇祀于府学的为八人。
新会县乡贤,道光《新会县志》记县学乡贤祠崇祀四十四人,据本文名单崇祀于府学的为十七人。
从化县乡贤, 雍正《从化县志》记县学乡贤祠崇祀十四人,据本文名单崇祀于府学的为六人。
增城县乡贤,嘉庆《增城县志》记县学乡贤祠崇祀十六人,据本文名单崇祀于府学的为八人。
三水县乡贤,康熙《三水县志》记县学乡贤祠崇祀七人,据本文名单崇祀于府学的为二人。
清远县乡贤,民国《清远县志》记县学乡贤祠崇祀二十三人,都没有崇祀于府学。
牌楼村郭大治、郭棐“父子乡贤”牌坊的残件。
在这些广州乡贤中,伦文叙与伦以训是父子;黎贯与黎民表、黎民衷是父子;霍韬与霍与瑕是父子;鲁真与鲁能是父子;蒙宗远与蒙诏是父子;胡与京与胡日乾是父子;何上新与何熊祥是父子;曾一传与曾陈易是父子;曾应珪与曾仕鉴是父子;霍子衡与霍应兰、霍应荃、霍应芑是父子;郭大治与郭棐是父子,有趣的是,郭大治是番禺乡贤,入祀番禺县学,而郭棐是南海乡贤,入祀南海县学。梁储与梁亿是兄弟;庞尚鹏与庞尚鸿是兄弟;李孝问与李待问是兄弟。方用中与方献夫是祖孙;陈绍儒与陈熙昌是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