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清到民初,广州城都为南海和番禺两县所分治,东番禺,西南海,两县县治均在广州城内。晚清时,根据光绪二十六年(1900)羊城澄天阁点石书局版《粤东省城图》,南海和番禺两县在广州城的分界是从越秀山镇海楼东侧起,沿东溪上游,经昭忠祠西面、东溪东侧到小石街尾、大石街东都土地巷,下正南街,沿布政使署东侧至惠爱大街;再折回布政使门前由双门底上街直下过拱北楼,沿双门底下街到大南门,折西沿城墙脚到归德门,沿小市街南下,转西出五仙门,沿五仙门直街南下到江边,折西沿江岸到花地涌口,以花地涌为界,东番禺,西南海。
羊城澄天阁点石书局版《粤东省城图》,地图内有南海番禺两县分界线,笔者再用红线标划。
南海番禺在广州城的分界处,如果按《南海县志》或《番禺县志》的划分,个别地方与《粤东省城图》的南海番禺分界线是略有区别(《晚清广州内城的南海番禺两县分界以及南海属的建筑》)。
1929年的《南海县全图》广州市局部,地图上依然有原来南海番禺的分界线,笔者再用红线标划。
1918年广州筹备设市,1920年划出广州市区,包括南海县城和西关。1921年12月,广州市设市,广州市政厅成立,1923年拟定广州市权宜区域,将1920年划定广州市区的经界拓展为权宜区域,这是广州市正式设市以来确定的完整的广州市区划界。1924年1月由海陆军大元帅孙中山核准,广州市面积再扩大,权宜区域进一步扩展为拟定区域。1928年8月22日,广州市正式公布拟定区域为广州市区,1930年广州市户口编配委员会通知南海、番禺两县划入广州市区范围有关地区之户口填表汇送,1931年2月广州市按照行政区域筹办自治,1931年7月1日开始划分行政区自治。南海与番禺两县县治于1932年先后搬离了广州。
1925年《广州市区域图》局部,笔者用红线标划部分为南海县实际上最初划入广州市的区域,和广州市初期规划的权宜区域和拟定区域的方案都稍有不相同。
其中南海县当时实际划入到广州的区域,包括县城和西关部分;还有第二区下恩洲堡乡的泮塘、南岸、泥城、西城、澳口、源头、增埗、西场、小桥、三元里、王圣堂、瑶台、鹅掌沙(上步、粤溪、田心)、松洲(松溪、新村、螺涌)、牛牯沙(河沙、坦尾)等村;第九区黄歧乡的石围塘火车站、山村、南塘、太平约、贝底水等村。
南海县治搬迁到佛山之后,广州市又和南海县作出了土地交换,广州市让出了松洲、贝底水回归到南海县管辖,而把南海县的上恩洲乡一部分地方和葵蓬洲划入到广州市范围。
1925年《广州市区域图》局部,笔者用红线标划部分为是作为土地交换由南海县划入到广州市的上恩洲乡区域。
作为交换土地划归到广州市的区域南海县第二区上恩洲乡有棠溪、棠涌、平沙、横滘、棠下、上沙涌、下沙涌、江贝、大圃等村。葵蓬洲则有西滘、凤溪、葵蓬等村。
1925年《广州市区域图》局部,笔者用红线标划部分是南海与广州交换的贝底水和葵蓬洲。
据《广州市志》载,1940年10月,原来由南海和番禺划入广州的10个乡和葵蓬洲分别各自回归南海与番禺两县代管,直到1947年11月,南海番禺代管之乡村才归还到广州市,也包括葵蓬洲。
1947年修正后《广州市全图》局部,葵蓬洲确实属于广州。
1950年的《南海县全图》局部,南海与广州的边界。
但在1950年南海县人民政府建设科制的《南海县全图》,葵蓬洲是属于南海县第三区秀水乡。因此究竟是否《广州市志》记错了,南海县并没有在1947年把葵蓬洲归还到广州,还是之后在这数年间广州又把葵蓬洲划归到南海呢?不过《广州芳村区志》和《芳村文史》都证实葵蓬洲于1949年前后是属广州市的,那么既然葵蓬洲是归属广州了,为何《南海县全图》还依然把这地方划入南海县版图呢,这是一个存疑的地方。
1929年的《南海县全图》局部,笔者红线所画部分为民国时期(1918-1949)南海县实际上划给了广州市的地方。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