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吃水产品好 好处在哪里?

创业   2025-02-03 08:02   山东  



1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产品包括鱼、虾、蟹和贝类等,这些食物均富含优质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人体必需营养素。

优质蛋白含量高

鱼肉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5%~22%,且均为优质蛋白,其氨基酸的组成与人体内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十分相似,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健康的脂质

水产品中脂类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含有DHA(二十二碳六烯酸)、EPA(二十碳五烯酸)等Ω-3不饱和脂肪酸。和畜禽肉相比,水产品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更低,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丰富的维生素

鱼肉中存在一定数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也是维生素B2的良好来源,维生素E、维生素B1和烟酸的含量也较高。

丰富的微量元素

水产品钙、钠、氯、钾、镁等元素含量丰富,海水鱼类含碘量尤为丰富。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确提出,动物性食品“优先选择水产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收集了全球45个国家的膳食指南,其中,很多国家的膳食指南中都特别指出鱼虾类食物可以提供其他动物性食物所缺乏的多种营养物质。

死亡风险降低

一项涉及672389名研究对象的荟萃分析发现,每天吃鱼60克的人群总死亡风险降低了12%。
对中国40~50岁人群进行14年随访的研究发现,与从不吃鱼的人群相比,每日摄入鱼大于68克的人群全因死亡风险降低30%。

脑卒中风险降低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海鱼鱼肉,可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从而对防止中风起到积极作用。
一项涉及40多万例18岁以上研究对象的荟萃分析发现,每天吃鱼量每增加100克,脑卒中发生风险降低14%。

阿尔茨海默病风险降低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中提到,增加鱼肉摄入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降低多项心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与认知障碍、全因死亡与女性抑郁症的发生风险,还可增强儿童认知功能。

一项对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随访5.3年的队列研究发现,与每周吃鱼低于100克的人相比,每周吃鱼大于100克的人认知下降率平均降低了35%。

因此,为了我们的健康,日常饮食中可适当增加鱼虾类的摄入量,如果嫌吃鱼麻烦,可以选择已经处理好的鱼肉,方便烹饪,快捷享用。同时,也不必追求特别的水产品品种,常见的淡水鱼也极富营养。

文章来源:  中国水产,转载请注明来源 

提醒: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欢迎留言指正和交流。且读者不应该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采取行动,因此导致的损失,本运营方不负责。如文章涉及侵权或不愿我平台发布,请联系处理。



更多研发培训会议请扫码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戳“阅读原文”加入“
产行业工程师联盟”


水产加工技术联盟
食品伙伴网旗下公众号,聚焦水产食品领域,涵盖水产工艺优化、线上线下技术交流活动,技术培训,技术分享、市场分析、质量安全、添加剂应用、车间生产管理、水产加工先进机械等。
 最新文章